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学教育》2018,(6):32-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1978—1992)、探索发展阶段(1993—2009年)、黄金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演进的逻辑表现出以公共权力调整为动力的形成机制、以效率为主导的政策价值、以制度规范和经济规范为抓手的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文化规则等特征。随着教育制度和普通高中教育政策自身的发展变革,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动力机制将转向公共教育权力体制重建,价值取向向以公平和效率互促调整,政策的过程保障将向全面有序演进,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将向尊重和引进民意参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政府、高校与考生之间围绕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形成一定的利益冲突关系,高考政策公平的本质就是对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达到多重利益均衡。合法性、合理性与现实性是高考政策公平的三个基本维度。高考政策合法性的核心是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平等权利的保障,以提升政策的正义性;高考政策在运行上应该遵循教育、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政策手段具有可计算性与价值指向上合逻辑性,在程序上合乎规范,以提升其合理性;高考政策公平性的建构不能超越现实条件,应综合考虑运行成本,保障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运作性,以提升其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在政治哲学里,公平常常被拿来作为合法性论证的重要前提和决定性因素。教育公平是关涉教育政策合法性论证的价值前提,它决定了教育政策合法性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规范和引导着教育政策合法性的确立。同时,教育公平引导下的公民广泛参与是提升教育政策合法性的主要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价值取向历经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从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从效率优先到教育公平的回归的演进路径,彰显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追求充足、致力保障”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应以保障相对贫困学生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创新、改进与完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40年来,我国高考政策的演进历经了恢复与调整(1977-1984年)、制度化改革(1985-1998年)以及深化改革(1999年至今)三个阶段。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我国高考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体现了以多元主体利益驱动为动力的形成机制,渗透了以注重效率为取向的政策价值,形成了以制度和机构规范为抓手的政策实施保障,反映了以政治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与高考改革的渐次深入,我国高考政策应不断调整,其动力形成机制应向"分权"转变,价值取向应向"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转变,过程保障应由管理向治理转变,话语应向"多元利益主体参与"转变。  相似文献   

6.
根据关键性事件和典型性特征,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建、中断时期(1949-1976年),城乡倒挂、二元结构时期(1977-2009年)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2010年至今).教育发展定位、教育实践发展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分析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演进历史逻辑的要素.差异与均等,公平与效率,结构、规模与质量是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历史演进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根据关键性事件和典型性特征,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建、中断时期(1949-1976年),城乡倒挂、二元结构时期(1977-2009年)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2010年至今).教育发展定位、教育实践发展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分析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演进历史逻辑的要素.差异与均等,公平与效率,结构、规模与质量是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历史演进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机制已经深刻影响着教育和学校的发展 ,并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教育市场。与此同时 ,教育公平正在受到市场的挑战。市场机制给教育领域带来了竞争、选择等新的社会关系 ,并由此产生了新的教育公平问题。当前 ,教育公平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基础性伦理诉求。因此 ,教育公平必然会成为教育市场的合法性前提之一。为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解决市场与教育公平的矛盾 ,我国教育政策应确立差异平等、差别原则等新观念 ,应创造性地作出新的教育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以推动教育公平为目标的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本身是一项能够体现正义性的合理政策,但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了目标偏离,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其正义性的质疑。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需要重申“指标到校”政策的价值取向,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偱证决策路径,构建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教育界的头等大事。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有效解决当前众多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是教育政策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目前众多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政策和制度问题。”因此,在公平、效率、自由等重大的教育政策目标之中,教育政策应把公平作为基础性的政策价值目标,承认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之间教育权力博弈的合法性,建立起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之间公共教育权力的制衡机制,让有志于兴办教育的个人或民间团体拥有公平的创业和发展环境,这样,才能进一步向教育公…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台湾地区的原住民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升学优待政策是基于积极差别待遇的理念,为弥补原住民长期不利的家庭环境,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而采取的有效措施。本文从这一政策的历史演变入手,分析了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台湾升学优待政策改革的最新动向,并剖析了它在实施中遇到的争论激烈的几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课程政策分析必须深入到价值层面。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公正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必备品格,课程决策应优先考虑公正原则。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优先考虑效率问题,对政策的公正性缺乏足够重视,有必要遵循补偿原则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追求高等教育公平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不公平问题大都可归结为制度性不公平。因此,建立高等教育政策运行的公平机制,推进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和制度变迁创新,是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断趋近公平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While many policies, pieces of legislation and educational discourse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inclusion, or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s a whole lacks a clear, precise and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that is both globally sensitive and based in social justice. Even international efforts including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 Education for All action merely reproduce efforts in the West,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The current article proposes a definition for inclusive education that is both globally sensitive and centred around social justice for individuals with exceptionalities.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当代教育的架构,教育公正依赖于制度的公正。教育制度公正是对教育制度的公正性诉求或公正伦理的审视,目的在于确立符合教育公正理念和要求的规则体系及其行为模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教育制度公正的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罗森布鲁姆的公共行政“管理、政治、法律”三种途径为理论基础,借鉴相关学者的价值结构模式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选择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文本作为分析样本,根据变量操作型定义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结果发现:管理价值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主要价值属性;“效果”、“回应性”和“公平公正”是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关注的主要价值维度;管理价值属性中“效率”和“经济”维度的价值并没有得到重视;法律价值属性中“个人权利”和“正当程序”的重要性没有提高,“公平公正”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运用公平理论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政策中的公平取向,以及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探讨了这些不公平现象背后的社会制约因素和幼儿教育自身的原因,进而从政策学的角度提出了改善我国当前幼儿教育公平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digenous groups in Latin America face a double exclusion from higher education, with low levels of access to institutions and little acknowledgement of their distinctive cultural and epistemological traditions within the curriculum. This article assesses current policies in Mexico and Brazil towards indigenous popul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responses to the challenge, including affirmative action programmes in mainstream universities, intercultural courses and autonomous institutions. These policies and initiatives are analysed us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s of redistribution and recognition, focusing on demands for formal equality and material wellbeing on the one hand, and a distinctiv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pace on the other. While state-sponsored policies focus primarily on the redistributive element, initiatives based on recognition come largely from autonomous organisations, raising a series of dilemmas and tensions around educational justice for indigenous population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9.
政策是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杠杆,也是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重要依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有总政策和基本政策,但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政策,即具体政策。而我国目前已有的办学政策是基于单一所有制经济基础而形成的,并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要求。在国家近期尚未出台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具体政策的情况下,要鼓励和推进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就必须积极扶持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按“就近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政策,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闯、大胆试。但要从根本上规范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行为,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还需要系统的政策供给。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完对象的讨论主要有“一个规律论”和“两个规律论”之争。“一个规律论”主要有思想与行为规律论、思想关系规律论、思想价值观念规律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四种观点;“两个规律论”主要有思想意识变化发展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政治思想和行为规律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规律以及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变化发展规律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四种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这样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完对象,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需要,同时也是科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内容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