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祁振悦 《河南教育》2008,(11):42-42
一、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既是教育培养的对象,又是认识、接受、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事,也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和谐发展,都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说: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校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走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的工程。学校是每个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搞好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搞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王向东 《现代教育》2003,(17):87-87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国家教育部提出,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4.
夏学斌 《湖南教育》2002,(12):22-22
一要确立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的观念。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是对德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科学界定。把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原因是:一个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主要在学校阶段,所以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二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育人场所,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全部任务。为促进发展不平衡学生向全面发展,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此,对学生应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素质教育学生观要求我们认识学生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难得机遇。素质教育与减负的大力推进,使学校体育教学有了重要的地位,从而使学校体育教学有了重要保障。只有抓好好以下四个方面:(一)确立全面发展的体系教育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素质教育;(三)加强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能力;(四)突出学校体育的教育作用——的工作,学校体育教学才能真正适应素质的发展,推进学校减负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讲,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第三是使学生主小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面向全体。能否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实施与否的一个根本标志。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讲,实现面向全体,就是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当前,就是要把工作重心向薄弱学校转移。如,充实和加强这些学校的领导班子,优化师资队伍,经费…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在实现素质教育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在实现素质教育中应积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对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认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我校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经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讨,我们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思维的激活,立足于教…  相似文献   

11.
回顾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喜忧参半,喜的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忧的是尽管实施了素质教育,并没有遏制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择校热、补课热、高分复读等现象大有愈演愈热之势。为了切实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索质.我校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应进一步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通过科学的、艺术的、能够抓住学生心灵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学生智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意志的培养,体质的增强,进而发展学生的终生体育能力。笔者认为:“和谐、主动、发展”应成为现阶段对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和谐 要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效益,必须使体育教学中各要素达到和谐统一,这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标志。学校体育教学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教学气氛的和谐 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3.
面向全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银川六中钟九菊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班级每个学生的发展参差不齐,能否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是衡量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尺。后进生的主要表现:1.厌学,自暴自弃,对集体的...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目前我省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着重智育、轻美育的倾向。这种不良倾向必须及时得到纠正,才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是谁湖涂了?     
斯文 《科技文萃》2001,(3):186-187
五年级的小学生有点糊涂了:学校为了争取评上“文明学校”,关照学生,上级领导来开座 谈会时要如是说。例如,当被问到学校有没有乱收费、有没有体罚时,只能说“不”。在模 拟座谈会上,有的同学讲了几句真话,就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小学生在信中说,老师一方面 教育我们“一生一世做真人”,一方面却要我们在荣誉面前说假话。“我们真的被搞糊涂了 ”。 学校的老师也有点糊涂了:学校自然是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培养学生从小说真话、做真 人。然而,学校能否评上“文明学校”确实关系到今后的发展。试想,倘若能评上等级,上 级领导和学生家长就会认为学校办得好;由此,学生来源就会越来越多,办学条件就会越来 越好,对于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就会越来越有利。于是出现了“统一”学生思想的做法,甚 至于让学生说假话。老师真的也糊涂了。 学校的上级领导也有点糊涂了:开展种种评比活动,设置种种评比条件,原本就是为了激励 和促进各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可是,有些学校为了评比,竟不惜弄虚作假。于是,面对评比活动,上级领导真的也糊涂了 。 写到这里,笔者也糊涂了:不知究竟是谁糊涂了?  相似文献   

16.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所谓应试教育,即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地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是教育的一大进步。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年级、一所学校、一个局部地区教育部门所能完成的。因此,它不单单是学校的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而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沈克非 《湖南教育》2002,(22):37-37
以学生为本,或者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观点,也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就是以学生为本位,把培养人、完善人、发展人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中小学阶段,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发展、完善人。爱因斯坦指出:“有时人们把学校看成仅仅是将尽可能多的知识传递给成长中的一代的工具,但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是为活人服务……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我更认为应该反对把个人像无生命的工具一样对待。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着重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基础教育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面向 全体学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德智 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是全面性的,主要的有以下几项:加强德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改革课程,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学校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 课程。学校和教师要根据新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体育,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开…  相似文献   

19.
姚淑云 《教育探索》2001,23(2):10-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校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点。”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带有纠偏的性质。应试教育偏在何处,如何纠偏,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还教育以本来面目,是每个有志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同志应当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1.素质教育   马克思说:“要改变人的一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劳动…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引入学分制及弹性学制模式教学的过程中,选修课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巩固专业教学,发挥学生的专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一、弹性学制下选修课开设的目的中等职业学校选修课的目的是: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弹性学制教学,使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里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并为学生学习最新知识和最新技术成果提供方便,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适应多变的市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二、弹性学制下对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