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在数字版权合作中存在协议文本不合规、授权流程不健全、出版主体错位等。存在着版权风险隐患,导致出现大量版权纠纷。通过比较国内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模式的差异,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版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国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前后变化;科技期刊数字版权授权链条断裂、授权文本内容欠规范、数字版权稿酬标准不明确、科技期刊数字化能力不高、平台同质化严重、作者的版权地位缺失、我国开放获取进程缓慢等。提出我国科技期刊数字版权合作的对策:树立科技期刊数字版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学术作品数字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与作者版权授权方式的规范化转型;循证数字平台使用流量,制订不同类型作品的付费标准;在规范作者确权方式同时,强化作者权益的全方位维护;推进与国际接轨的开放获取出版,促进公益仓储服务;强化学术作品数字版权的市场监管,消除独家传播。  相似文献   

2.
郭媛  卫亚东  王晓琪 《编辑学报》2020,32(5):492-495
信息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多元融合为科技期刊在内容建设与传播力提升方面注入新动力,但媒体融合产生的诸多新形式作品以及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传统版权保护在内容、范围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通过调研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常见路径,分析版权制度不完善,侵权成本低、认定难,维权成本高及版权价值难以评估等问题,指出加速修订著作权法势在必行,现阶段可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版权管理和版权价值评估,加强科技编辑的版权保护意识,妥善处理版权保护与扩大期刊传播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使版权更好地服务于科技进步和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下,出版业走出去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一。在本文中,笔者从版权保护、版权贸易、版权相关产业三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图书版权贸易发展情况,资料丰富翔实,数据准确,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我们深入思考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和战略,把握版权贸易的未来走势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视开展版权行政保护是我国版权保护制度的重要特点.但当前我国文化领域版权保护形势仍较为严峻,我国版权行政保护体系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保障机制建设滞后、法定版权行政保护力度偏低等制约因素,版权行政保护的效能仍较为有限,需采取多方面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版权协议是当前科技期刊运营与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此,通过网络调查法和文献研究,结合我国《著作权法》新修订部分和《民法典》中合同篇部分梳理我国国内版权协议现状,分析当前版权协议在版权主体、转让权利、转让价金、违约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意识、科研伦理、体制机制、技术发展、市场利用5个方面分析其问题出现的内在原因,并从法、德、技、联、用5个方面提出版权协议改进的对策与建议,力争为国内科技期刊版权协议的改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曾莉  张颖  陈冰 《新闻世界》2023,(5):85-89
短视频行业高速发展,蕴含着极大的商业价值,但也存在众多的版权纠纷,制约着传统媒体与新兴短视频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鉴于此,本文从版权纠纷问题所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入手,考察平台、版权人和用户在短视频版权保护问题中的现实困境,分析平台与版权人、用户之间的利益失衡状况,为优化短视频版权保护提供参考。建议利用技术手段控制审查成本,明确平台版权保护责任;提高版权侵权的赔偿数额,缓解版权人维权难的现实困境;通过加强短视频用户管理,降低用户侵权风险,以优化我国短视频版权保护,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国内外有关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法律规定,阐述我国数字图书馆利用和开发计算机软件在版权方面可以采取的现实可行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晶 《中国出版》2023,(8):60-64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物在版权保护方面尚存在作品侵权认定模糊、盗版侵权行为泛滥、数字版权收益不力等发展困境。数字版权管理在数字出版物中侧重于对作品文本内容的保护;非同质化权益凭证借助区块链特性,在数字出版物的全流程管理方面有所助益。若将二者融合赋能数字出版物,将数字版权管理嵌入NFT交易生态系统中,在搭建的数字出版物联盟链中可对数字出版物形成全方位的、高阶的版权保护机制,有效缓解数字出版物在版权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在不同国家与地区存在差异。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版权权利碎片化、版权授权与使用、版权保护等新问题,不同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纷纷出台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我国网络文学版权发展现状和版权治理困境,从法律层面提出应对策略。我国网络文学版权发展存在生产环节抄袭现象屡禁不止,流通环节传播侵权泛滥成灾,消费环节公众偏好免费阅读等现状,导致网络文学版权治理存在困境,着重体现在网络文学作品价值与版权保护强度间的理论困境、网络文学版权侵权与司法救济机制间的实践困境,以及网络文学版权侵权与损害赔偿制度间的平衡困境。文章从法律层面提出治理网络文学版权困境的策略:重构网络文学版权利益平衡机制、完善网络文学版权侵权赔偿制度、重视网络文学版权作品登记制度、强化对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的立法保护,以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制度和规则,为网络文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郭毅  张小强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13,25(2):171-173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推进,有关科技期刊版权保护和版权经营的问题日益凸显。对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所属73家会员单位的版权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期刊社或编辑部没有与论文作者签订版权转让合同,承担着极大的法律风险;现有版权转让协议存在较多问题;大多数科技期刊没有经营意识,版权收益甚微。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版权保护意义宣传、加强版权知识培训、规范版权协议签订、增强版权经营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语料库建设已有多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其版权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语料库建设的发展。文章按照"语料库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具体版权问题——综合列举国内外各种解决的办法——适合我国语料库版权保护的具体措施"的思路来探究语料库建设中的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桂珍 《编辑学报》2006,18(5):339-340
阐述科技期刊版权标志的作用.通过对广东省160种科技期刊进行调查,指出期刊版权标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体育赛事网络版权运营是指对体育赛事进行现场直播、转播或录播的网络媒体平台,通过体育赛事产权经营途径,以体育赛事各项权利及其资产与相关企业进行交易,从而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过程.文章针对我国体育赛事网络版权运营存在的版权保护意识与版权运营意识不强、运营方式不科学和运营措施不精准等问题,提出加强体育赛事网络版权保护、加快版权授权与转让及加大版权链的延伸与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试论古代图书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版权保护起于近代。1910年,清政府颁布中国第一部版权法《大清著作权律》,标志着中国的版权保护进入系统的法律实施阶段。但是,版权保护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图书版权意识以模糊复杂的形态存在于古代图书史、出版史和法律  相似文献   

16.
去版权论者认为版权保护导致文化垄断,抛弃版权是数字时代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版权的本质入手,指出取消版权无法扭转大型文化企业对文化市场的垄断,亦不会消除“明星”与众多普通艺术家的收入差距,甚至还有可能使上述问题更加严重.文章还针对数字时代版权保护“法不责众”的窘境,提出了兼顾权利主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的版权维护新模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技术研究领域的成熟与深化,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迅猛.但是,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盗版侵权行为泛滥、版权所有者维权困难以及数字版权归属模糊的问题.对问题根源进行分析,可知当前相关配套法律不完善、公众对数字版权保护意识淡薄、相关技术保障不到位是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数字版权进行研究,文章提出,有必要在立法层面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出台专门针对数字出版领域的法律;在意识层面加大版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在技术层面积极推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阳 《出版广角》2021,(3):46-48
数字化版权的出现与现代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在数字化版权保护中,网络技术提供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条款约束、以技术规制是网络技术提供者保护数字化版权必须履行的义务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软件探析我国数字版权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并结合相关文献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发现,我国数字版权领域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特性,文献数量呈波动性变化,目前该领域已有多个研究团队,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研究的中坚力量;数字版权、数字版权管理、数字版权保护、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区块链、数字版权应用研究、数字版权法是研究热点,未来法律和技术结合将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版权保护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时代,信息传播技术与商业出版模式的迅猛发展,推动新型字体在作品个性化表达方面成为重要元素,也同样刺激着字体设计行业的成长与维权。但在字体的法律保护问题上,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却一直存在着可版权性认知尚无定论、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缺乏共识的基本问题。综合知识产权负空间视角下利益平衡的理论分析与否定版权保护模式下产业发展的实证考察,否定字体的版权强保护模式是一个更符合我国本土利益平衡与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同时,字体设计者可以通过字体程序的版权、字体名称的商标权、字体设计的专利权、字体库的反不正当竞争利益等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协调运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及获取鼓励创新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