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嫦娥一号"探月以来,我国相继派出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测器飞上了月球,经过了几年的考察,仍未发现月球表面存在生命。如今,我乘坐着"嫦娥五  相似文献   

2.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嫦娥二号”的顺利升空,必将成为2011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本文对这一热点从化学角度进行全方位分析,希望对同学们的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F0003-F0003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4.
"嫦娥3号"探月卫星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嫦娥3号"最大的特点是携带有一辆中国自行制造的月球车,实现月球表面探测.它将于2013年下半年发射.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育》2010,(12):41-41
月球南极将成载人登月着陆点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专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二号最终的结局将是撞月,为嫦娥三号在虹湾区登陆做准备。接下来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等的着陆点,极有可能选择更难的地方——月球南极。月球南极在科学上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在月球上,它是最早最大的盆地,里面有很多小坑。它也是月球最古老的一块区域。把最古老的东西挖出来了,就可以了解月球最古老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杨巍 《物理教师》2011,32(5):66-68
“嫦娥2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了序幕,它主要任务是为“嫦娥3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搭载在“嫦娥2号”上的7种有效载荷,能帮助卫星实现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等4大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地球,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大草原上。那么,嫦娥五号到底是如何从月球返回地球的呢?从月球起飞当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取样完成之后,就要准备返回地球了。怎么才能返回地球呢?首先要让上升器(或上升舱)飞离月球表面,来到环月轨道上。  相似文献   

8.
越飞越高     
我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已经启动。3~5年内,我国将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并实现在月球软着陆。中国探月计划将分三步走,可以用“绕、落、回”三个字概括。“绕”指的是在2007年之前发射一颗重约2吨的月球卫星,绕月工作一年。获取一些科学数据,包括拍摄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的资源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表面土壤厚度以及监测地月空环境。“落”是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1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绕月人造卫星飞入太空,开始探月之旅。它装有先进的激光眼,从月球上空垂直向月面目标射出激光,测出直线距离,通过距离的变化,分辨月球表面地形地貌的高低起  相似文献   

10.
陈英俊 《考试》2014,(3):45-46
<正>【热点背景】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实施二者联合探测。"广寒宫"选址虹湾,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游90天,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嫦娥三号执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预定撞击点.至此,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静谧、遥远的月球大地,成为中国首个月球使者的最后归宿.而随着此次嫦娥一号卫星受控撞月,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必读》2012,(10):6-6
不久前,我国发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国际上已公布的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  相似文献   

13.
七色镜     
《小学生导读》2012,(3):2-F0002
嫦娥一号 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1日清晨,在嫦娥三号"奔月"4年多之后,中国又做出一个探索月球的大动作——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简称:地月L2点)的通信卫星,它的成功与否对2018年年底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至关重要。在月球背面建地月通信"服务区"  相似文献   

15.
孙国华 《广东教育》2010,(12):47-52
随着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19时55分许,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这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40年以来的第60次发射,也是全世界第127次月球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16.
毅飞 《科学启蒙》2014,(Z1):4-11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10日成功降轨。15日凌晨,玉兔号月球车小心翼翼地从"嫦娥三号"着陆器上驶出来,缓缓开到布满尘埃和砾石的月球表面,"广寒宫"迎来了来自中国的新客  相似文献   

17.
减速、下落、撞击……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月球丰富海区域。在撞击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CD相机传回实时图像,图像清晰。撞击月球表面的一瞬,也是这位中国首个探月使者生命的最后一抹绚烂。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宣布完美落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即发射首颗探月卫星,围绕月球进行探测;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采回月壤样品。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迈出了探月计划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毅飞 《科学启蒙》2014,(3):4-11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10日成功降轨。15日凌晨,玉兔号月球车小心翼翼地从“嫦娥三号”着陆器上驶出来,缓缓开到布满尘埃和砾石的月球表面,“广寒宫”迎来了来自中国的新客人。  相似文献   

20.
新华网上海电:我国自行研制的月面巡视探测器,近日在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亮相,月面巡视探测器通常被称为“月球车”,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实现第二步“落”的重要部件.国防科丁委昨天发布消息,承担探月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多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探月”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嫦娥一号”卫星在今年发射探月,2012年我国的月球探测器将登陆月球表面.随之携带的“月球年”机器人也将开始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