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薛晓阳 《中国德育》2006,1(3):76-77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道德健康的出现为心理教育的伦理转向提供了动力,并推动了心理教育从矫正性的治疗技术向道德性教育的策略过渡。心理教育开始调整自己的学术路线,把价值判断引入自身的理论内涵之中,不仅关心个体的心理适应的主观能力,夏关心适应过程和方式的伦理性:当个体不能改变环境时,绝不能以牺牲道德为代价来求取对环境适应。用不道德的方式去适应环境,绝不是一种真正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一、以社会制度引导公共伦理的生成,为道德教育提供道德的社会环境作为育人德性的活动,学校道德教育深刻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人在环境中能够习染成一种符合环境的特性,逐步被环境同化,形成道德素质。由于德育主体生活于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无不影响他们的道德心理,反馈到学校德育活动,并影响着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尤其是社会风俗、习惯、道德等文化意识构成的巨大伦理性场域,深刻地影响着德育。公共伦理是指治理和协调在公共领域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良好的公共伦理…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伦理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着大量“非道德”和“不道德”因素。“非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非道德因素对道德的渗透、异化,甚至是直接取代;“不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有违道德基本精神的道德灌输和悖离道德基本原则的道德欺骗。“非道德”和“不道德”的遗德教育容易模糊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引发学生的逆反、戒备和敌视心理,不利于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确立道德的道德教育观念,让道德教育回归到道德的范畴之内,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的研究应从价值始点入手.回溯道德生活和人的德性的历史和现实的源头,家庭遵循人伦的"情"与价值的"义",是伦理的实体,德性以伦理为前提,是伦理的人格体现,伦理以爱为根本规定,因此,家庭即是德性的最初诞生地.家庭作为伦理与道德的历史价值始点在东西方伦理道德体系中得到典型体现,道德教育以家庭为历史价值始点成为应有之义.在社会转型期间,市场和法制这一新的时代主题与一切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家庭伦理产生了冲突与矛盾,家庭伦理的合理性遭受质疑,但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并不能解构家庭的本始性意义,其可现代因素是解决现代道德问题的一剂良方,家庭之于中国伦理与道德教育依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地位.道德教育理应回归家庭,强化家庭的道德教化功能,赋予家庭更重要的教育和人文使命,弥补学校德育的刚性限制与远离学生日常生活的缺陷,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校与家庭在价值与德育领域的融合、互补与彼此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要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使受教育者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我国道德教育传统中"为他性"的教育并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认为主体性的价值体现于对他者的责任之中,自我与绝对的他者之间有着责任的伦理关系。列维纳斯通过对绝对他者的发现,在道德标准不一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依存,为现代学校道德教育中个体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以及对他者的重新认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传统的规训式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主义使当前学校德育流于低效;另一方面,在物质主义和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当代社会,道德虚无和价值多元使德育面临新的困境。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幸福是人人追求的,道德是通达幸福的手段,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回到生活本身,引导人过幸福生活。德育回归生活,是对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全球问题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这是全球问题与道德教育的联络点,从全球问题深刻的伦理诉求出发,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应强调学会关心的教育理念与对全球伦理问题的探讨和建设,同时,建构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实践模式必须从其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出发。  相似文献   

8.
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被作为法律规范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它既具有现实安排的正当性,也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然而,作为一个问题应当解决的是,如何使其正确扮演在学校德育中的角色.日常伦理和基础道德的教育可能欠缺对价值核心和社会主流的关注.作为价值的榜样、标准和示范,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道德领导功能.与此同时,日常伦理和基础道德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为政治伦理所代替.基础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一般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体,具有相对稳定的体系和结构.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校融入中,必须保证学校德育的基础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心理教育是基于心理学上的价值教育,道德教育是基于社会学上的价值教育,两者的结合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导向基础,然而,并不能就此断定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两相结合是绝对可行的教育策略,基于心理的个体主体性和道德的社会公共性之间的矛盾和选择,以及个人社会化的健康考虑,两者的价值导向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策略与方向问题,在个体主体性与道德社会性的区别和关联的基础上,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可结合性也有其自身独立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0.
技校生的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范,又具有教育实践的要求和内涵,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道德准则、道德心理、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也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中蕴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重视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两者在教育目的、指导思想、工作对象和教育内涵等方面存在一致性,同时在教育功能和形式上存在差异和区别。当前为适应素质教育、德育内容与方法改革的需要,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德育体系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俞国良  靳娟娟 《教育研究》2022,43(1):136-145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基础,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开发心理潜能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融合,必须厘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导向,智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体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质基础,美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都是按照教育规律对人心理层面以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组成的内在系统的发展、维持和修护。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重拳齐发、双向建构,是铸造新时代大格局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一种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心理-道德教育推动心理教育的发展,表现在改变心理教育的边缘化地位,构建伦理性的心理教育模式,纠正人们对心理教育应用范围的误解;另一方面,它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表现为在概念上突破传统德育的局限性,重塑道德教育人性的回归,解除道德教育单一化的偏见。概括起来说,心理-道德教育扩大了心育与德育功能发挥的范围,打破了心育与德育活动设计上的人为界限,实现了心育技术性与德育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德育的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可以从起源、理论基础、特征、教育者队伍、学生观、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来论述;其联系则可以从内容、形式、方法、效果等方面来论述。在学校教育系统中,两者应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替代。强调在“以德育德”、“以心育心”的同时,注重“以心育德”争“以德育心”,可以提高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争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验课程是21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新走向,体验德育已经成为继承和超越传统德育的新范式之一。体验式德育教材是指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德育教材。体验式德育教材是对传统德育教材困境与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当代具有活力和魅力的德育教材新样态。体验式德育教材的基本样态表征为问题式价值模块构架,以智慧和思想内涵举纲,以体验引子、体验独白、体验冲突、体验游戏、体验反思、体验行动为结构流程。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离不开道德健康。通过健康的整体论视角的解读和对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的追问以及不同学派心理健康观的审视,可以认为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的提出,扩大了心理健康的内涵。相应地,心理健康教育在功能、价值与目标等方面也应作一定的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释德育校本化的基本内涵,结合高师院校的德育实际,说明高师院校德育校本化有其现实需要。高师院校德育应走校本化之路,这是高师院校彰显德育特色和个性、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代学校德育生活向度的弱化是德育失效的重要症结之所在,而儒家德育却极为重视道德教育的生活向度。以儒家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为借鉴,探寻学校德育回归现实生活的基本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德育应该坚持"生活世界"与"道德世界"的有机统一;坚持"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内外互动;坚持"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双向引导;坚持"行为锻炼"与"言语说教"的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二者既有区别又联系密切,彼此结合起来能相互促进: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能增强道德内化的效果、为德育提供新的途径、完善了德育内容、改善德育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两者做到有机地结合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一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学素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价值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道德现实的社会建构、道德权威的产生以及学校德育的社会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形成、学校德育的社会化功能、教育权威与教育意识形态、研究者的立场与道德批判的困境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道德教育理论问题的理解,从而走出道德批判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