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很多人分不清心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都是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存在心理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的倾向。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必须加以纠正。本文拟从二者产生的渊源、采用教育方法的差异等方面阐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区别。同时,从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必须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等方面,明确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只有把心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将道德教育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互相推动,共同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杜向阳 《生活教育》2012,(20):31-36
鉴于近年来在留守儿童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提出的一些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实际生活中根本行不通,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以心理弹性理论为基础,将心育与德育结合,提高留守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是一个较好的研究方向。当前留守儿童学校德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视同一律,忽视个体差异;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方法简单,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道德教育"的内涵及其教育含义适应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道德教育"可采用四条主要措施,包括:培养"心理——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开设"心理——道德教育"课程;多学科渗透"心理——道德教育"理念;加强"心理——道德教育"校园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心理-道德教育的三重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交叉和融合的产物,它兼具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属性,更体现为两者融合的属性。分别从心理教育视域、道德教育视域、德心融合视域,解读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操作内涵以及学科特色,旨在对心理—道德教育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从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产生的渊源、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采用的教育方法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同时,从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必须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等方面明确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在联系。从而论证了将道德教育同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灌输德育的知识和理念,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优秀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心理教育不等于道德教育。二在目标指向、理论依据、运行机制、工作方式诸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若将心理教育放大至道德教育或以心理教育取替道德教育,定然遭致德育含义的扩展、外延的膨胀与泛化等结局,从而降低德育的实效;不独如此,这种观念与做法还极易使人错解心理教育的原旨,委弃其要旨,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理论视差。将心理教育混同于道德教育,从深层追究,其实是混淆了非道德范畴与道德范畴的界限,潜存着德育泛化的危险,势必给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同时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德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德育课程”这一术语的使用则是近几年的事,德育课程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德育课程发展的同时,心理教育(简称心育)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力量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德育课程的新的“生长点”,德育与心育有何关系?德育课程能否纳入心育的内容?能否建立一门德育与心育结合的新型课程(简称心理—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德育与心育能够结合,那么又如何建构这门新型课程?带着这些问题,下文将从课程论角度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7.
略论德育论学科对象与任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划清学科对象范围对德育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德育论研究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论证了心理教育不属于德育学科对象;同时强调了本应给予重视但容易被忽视的德育论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即对间接道德教育的研究,对学校教育中大量存在的反道德、反教育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主体—发展性”德育是班华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论,代表了班华先生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德育发展和走向的清晰定位,以及对德育现实问题和困境的准确剖析。“主体—发展性”德育理论主要表现为:人化、对话、解放和融合的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学生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注重创造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目标观;涵盖激励教育、个性教育、终身道德学习及心育和德育一体化契合的多样化教育原则;涉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德育与心育结合、规范与能力结合、说理与践行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德育方法体系。“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实践探索主要表现为:对班级与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关注、“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实践、德育教材的编写和“心理—道德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相互融合的产物为心理道德教育,它既有心理教育的特征,又有道德教育的特征,体现了培养完整人格的现代化人才的教育理念。三重视域分别为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德心融合视城,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三个抓手。从上述视域出发,从理论基础、操作内涵和学科特色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旨在对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0.
德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社会倾向性,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辅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现代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曾说: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疏导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疏导与道德教育各有其特点和擅长,整合二者的特色与方法,将心理疏导有机融入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体谅模式、主体间性模式等是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增强家庭育德功能,创设学校道德教育新情境,营造促进青少年品德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确立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是实现心理疏导融入道德教育的价值旨归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道德教育与当今多元化思潮的矛盾日益尖锐。青少年的心态也出现了疑虑:是利己还是要无私奉献,社会究竟是理想国还是镜花缘,笔者从心理道德教育视角,探讨私利心的平衡与合宜性以及公益心发展的可行性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德育与心育     
德育与心育共同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服务于学校的教育目的。解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能够科学地指导学校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分别从道德与心理出发定义德育与心育的性质,而作为相互关联的因素,两者的结合又是学校育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吴树超 《湖北教育》2007,(10):18-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道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重点的今天,体育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15.
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这是大家的共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面临的任务越来越多。德育的内涵和外延亦随之扩大,德育的概念也面临新的突破。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又明确将心理教育(即心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组成部分,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德育功能,心育与德育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发展,具有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  相似文献   

16.
德育与心育     
薛永宽 《班主任》2004,(8):9-10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指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尽管德育与心育在教育的侧重点与内容方面不尽相同,但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实践上如何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研究,应突破表层、直观、静态的分析方法,从内在、纵向、动态的分析观出发,以价值问题的处理为主线,将两者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心理教育主张价值中立与道德教育倡导价值干预是两大学科分歧的焦点。澄清两大学科在价值问题上的分歧,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对象的人相统一,将事实与价值相融合,促进两种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建构融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为一体的心理—道德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18.
道德心理和谐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向个体微观领域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道德认知不同一、道德情感两极波动、道德行为依赖等道德心理不和谐状况分析,以及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与理论双重反思,提出大学生道德心理和谐教育要遵循三大原则,把道德知情交融、道德心与道德行为和谐、道德人格和谐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与互补,是在中国教育的现实土壤上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建构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中国学校教育的现实为心理—道德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为心理—道德教育的形成积淀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心理—道德教育的提出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概念泛化了的我国“大德育”巳步入无所不包却一无所能的尴尬境地。在“大德育”理论框架下,德育方式出现了主知主义与主行主义的两种偏向。德育本应道德教育,德育为教育的道德目的。道德教育应该是社会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自主建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