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一琼 《科教文汇》2008,(21):119-119
高职英语教育强调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普遍低下,特别是听说能力薄弱。基于多媒体教学的视听说课将“视”、“听”、“说”三者有机结合,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崔高鹏 《科学中国人》2014,(7S):175-175
本文以《行政管理史》为例,以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为指导,重新建构历史研究法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分为五个阶段:即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历史的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的资料查找能力、培养学生资料解读能力、培养学生逻辑建构能力以及独立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分别为:首先、教师从以“讲”为主转变为以“讲”为辅;其次、学生从以“被动的听”为主转变为以“主动参与”为主;最后、师生关系从“对立”走向“合作”。  相似文献   

3.
李春香  张婷  王卫兴  黄建华 《内江科技》2022,(5):125-126+131
<正>本文以培养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看”的能力为中心,对内江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访问调查,对学生看英语的图片、图表、视频、符号、新闻、外刊、周刊时事等的能力进行评估,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划分标准,对其能力进行划分,并根据量表中的等级提出培养学生“看”的能力的具体建议,培养并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看”的能力,由此从整体上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及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看”英语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为了尊重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教育部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8年版)中提出了对语言专业学生“看”能力发展和培养的要求。同时,根据中国英语能力量表,“看”的语言能力对评估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起着重要作用,也对教学方法和教师如何培养这种语言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研究“看”能力的培养现状,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主题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汽车实训课程4W3H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可目前不少教师认为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视为“拆拆装装”、“练练手”的过程。而学生到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训实践发现,实训课程不但要注重学生的规范操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企业要求“零距离”。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始终,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学关键是教会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文章从培养学生“数形”整合、“方程”思维、“对应”思维、“转化”能力、增强自信等五个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具体方法上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刘春霞 《科教文汇》2009,(29):177-177,179
本文旨在讨论英语写作课堂中“软技能”培养的问题。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与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软技能”的训练息息相关。提高学生的“软技能”等于增强了“硬技能”,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提高,真正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成为国际型、复合型、通识型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7.
钟健 《科教文汇》2007,(12X):120-120
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8.
万邦海 《科教文汇》2009,(5):122-122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学活动要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转变,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实践”等自主性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寻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突破口,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地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柯强 《科教文汇》2008,(24):54-54
实现“三维目标”,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关键要把握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善于自我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整个实践过程,体验学习即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而在物理学的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得到能力的提高。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探究式过程,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虚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这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内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陈冬云 《科教文汇》2007,(12X):70-70
“学贵存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与途径。当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已为大多数人所重视。文章指出了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质疑”能力的现状及出现的原因,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彭锋  谭长银  林晨露 《科教文汇》2014,(12):164-165
地理新课程改革强调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增加则是对于地理新课改的具体贯彻实施。湘教版地理教材中“活动”注重学生获取、处理、应用和评价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突出地理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锻炼,“活动”的分析处理对实际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活动”教学处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赵增钦 《科教文汇》2008,(22):115-115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强调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观察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创做的初始,联想则是创作的助动力。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李锐  郭全  郝学军  徐鹏 《中国科技信息》2009,(20):217-218,227
“暖通空调”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讲授空调、供热和通风等专业技术理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设计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是多方位的,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通过实验技术课激发学生对“暖通空调”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7.
糜晨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226-226
现代社会是科技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开展“七巧科技”活动是科学活动课的一个很好素材,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玩”中开动脑筋,“玩”中动手操作,通过讲规则,按图分解,专题设计,举一反三,观察创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提高智能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王积芳  陈思永 《科教文汇》2010,(21):103-104
“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能力非常有效。本文分析院校生源现状及成因,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指导青少年学生开展发明创造活动的实践中深切领悟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三心四力”——进取心、自信心、好奇心和想象力、洞察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至关重要。这些基本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是“授之以渔”和使学生发明创造获得成功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从“引导学生个性选择,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尊重学生个性解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鼓励学生个性质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则能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全面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