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郑蓉 《科技风》2013,(17):272
加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品牌建设是提高气象影视业务能力和扩大公共气象服务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建设具有品牌效应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可以提升气象节目的知名度,成为推动气象影视发展的动力。实施品牌战略,塑造品牌形象,将有效地建立起观众与节目之间的稳定联系,全面提高气象影视服务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气象影视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电视气象节目日益丰富。如何进一步满足观众需求,拓宽受众人群,有效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推进电视气象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是气象影视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文章从公众的需求出发,阐述如何丰富电视气象节目内容,满足观众不断提升的收视要求。  相似文献   

3.
电视气象节目作为电视服务类节目的形态之一,其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气象资讯类节目已成为深度挖掘气象信息资源,为百姓提供生产、生活建议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许多气象资讯类节目的内容延伸不够,未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文化和审美需求。文章以西藏电视气象节目为例,对电视气象资讯类节目的延伸难点、原因和解决途径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残疾人气象信息无障碍获取权益的重要载体。我国听障人士获取气象信息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其需求和无障碍供给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本文基于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大背景,从"共享共用"理念出发,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手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进行融合,探讨了手语机器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现实需求、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湖北卫视晚间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改造为例,提出了手语机器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基本设计与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服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忠宁 《青海科技》2006,13(4):36-38
本文通过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分析,得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定位于气象信息的指导服务性、科普服务性和新闻服务性,从节目定位出发,提出了实现节目服务的目标和方法,保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气象编导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对电视气象节目设计中的审美需求及其各种视觉构成要素(文字,图片,颜色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视觉要求,探讨了电视气象节目如何更加有效、合理地传达其信息。  相似文献   

8.
气象部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广泛宣传气象知识。中国气象学会就在《大众科学》杂志上开辟了《气象知识》专栏,《农业气象》半月刊等科普作品搬上荧幕,形象直观地普及了气象科学知识,并有效减少灾害的消极影响。所以利用电视天气服务节目针对西藏气候特征、农事季节、生产实际和人民生活、交通等方面对气象知识的需要,及时发布电视气象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9.
《天气预报》等气象节目在老年电视受众群中有着较高收视率,在"银发时代"来临的今天,老年受众对气象节目的各种诉求与日俱增。西藏地区由于老年人群户外活动较多(转经、接送孩子等),加上高原上天气气候对人体的特殊影响,开拓老年气象节目极具意义。在策划老年气象节目时,应客观分析老年受众的诉求,通过节目外在的包装设计、内容上健康咨询的深挖掘度以及传统民族元素的运用等方式,凸显老年气象节目的定位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电视气象节目在遇到重大天气过程时,如果没有做好整体策划加之编导风格不同,容易出现节目缺乏整体联系性等问题。本文通过总结一些灾害性天气过程中气象节目整体构造的经验,探讨如何做好重大天气过程期间气象影视服务,使节目形式更连贯,内容更全面,过程更具连贯性。  相似文献   

11.
普布  张琼 《西藏科技》2009,(7):79-80
本文阐述了有主持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两种演播室实现方法,重点就拉萨市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的经验和体会,探讨了拉萨市气象影视节目改造设想。介绍了拉萨市有主持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实现过程,栏目的素材收集制作,以及第三方软件设计制作技巧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总结这些年从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编导工作的经验,针对目前西藏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内容雷同、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广大观众气象服务需求的现状,对如何改进节目内容,增强传播信息的科学性、实用性、服务性以及特色性,从而提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服务效益,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田冰 《青海科技》2010,17(1):70-71
本文从思想素质、语言表达能力、主持风格、服务意识、掌握气象专业知识、藏汉双语功底六个方面阐述了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片头的创意、设计,结合实例介绍了片头制作的技术要点。本着促进电视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交流气象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经验为目的,制作重点放在了目前电视上较广泛应用的特效视频软件AE上。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灵魂,主持人的言语举止影响着整个节目的质量,关系到节目的传播效果,特别是作为关系民生实际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更是拥有较高的关注度,主持人对节目的影响力也更大。文章结合作者从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几年来的实践和感受,围绕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对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如何把握和运用等问题,从语言艺术、具备的形象、心理素质三个方面就气象节目主持人应具有的综合素质进行浅析,客观分析指出气象节目主持人应注意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合理应用,注重自身内外在形象。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编辑系统在气象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福佐 《青海科技》2005,12(2):59-61
本文介绍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及其在气象电视预报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肖巧洁 《科技风》2012,(13):233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灵魂,运用其恰当的声调、节奏等有声语言及适当的手势、姿态和神色等肢体语言对所要传播的信息进行讲解、评说和描述,可使专业、科学的气象信息变得明确、生动、形象,能达到更好的播报效果.因此,提高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是气象节目纵深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地市级天气预报节目稿件编辑角度出发,阐述了节目稿件应遵循的内容的新颖性,表明只有保持稿件内容的新颖性,才能保持高质量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稿件,从而创造出优质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另外结合无锡市气象局参加往届全国电视气象节目观摩评比活动中获"最佳解说词奖"的电视天气预报稿件,分析了稿件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最后结合实际工作中得出的一些经验,制定了地市级天气预报节目稿件的编辑流程,对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稿件的编辑将起到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达娃  央白 《西藏科技》2016,(4):78-80
西藏自治区是以藏族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中80%为农牧民群众,汉语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农牧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天气气候依赖性大,防灾减灾意识较弱,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区,所以大力发展象影视气,实现电视气象节目的地域化、特色化,为受众提供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气象信息服务,是气象部门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能。发展藏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对于提高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能力,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融合媒体是多种媒体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媒体,目前生活当中最常见的媒体有5种,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也就是说媒体具有一个共通性,那就是都拥有一个载体进行信息的传播。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事实证明,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的电视天气节目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已经不单单局限于电视传播途径来获取气象信息,这使得电视天气节目的收视率在不断下降,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因此加强气象节目策划与创新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