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这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结合社会现实,从多方面进行德育渗透。一、爱国主义教育地理课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强的学科之一,尤其是中国经济地理,所涉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城一地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在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2.
1要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地理教材是很好的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材。中国地理每章节都有能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必须身怀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富饶的资源就容易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要用爱国主义的激情唤起学生改造自然、保护环境、创建美好家园的爱国主义情操。例如:我国国土面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寓德育于日常的知识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地理教育既传授知识又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成为品学兼优的有用之才,是地理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地理课堂教学永恒的旋律,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以及道德品质和人格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我在地理教学中,不断探索对学生进行最佳思想教育的最好时机,把握好教育的重要环节.这样,地理教学的内涵就比较广泛了,对学生教育的内容就比较丰富了,有机地和德育、美育、智育联系在一起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肯定也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一种疏忽:即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教学的根本内容,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既有必要、又有可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中指出普通高校的德育内容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6.
初中地理新教材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教育、爱国主义和国情、国策教育等.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围绕这些德育内容,深入挖掘教材,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初中地理新教材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教育、爱国主义和国情、国策教育等。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围绕这些德育内容,深入挖掘教材,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魏家武 《甘肃教育》2014,(21):85-85
正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年龄特征、教材内容而定。总结起来,建议大家重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蕴含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统一起来。二是渗透集体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部曲赖远英\福建龙岩市东肖中学现行中学地理课本中,涉及到的国情内容较多,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国情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地理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要达到哪些目...  相似文献   

10.
方小培 《中国德育》2014,(11):69-70
正地理课程承载着重要的德育功能,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地理德育是学科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育应以育人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重点,着力突出地理德育内涵,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一、地理德育目标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概括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1986年颁布的地理教学大纲提出了"要进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1.
<正>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深入分析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材出发,谈谈信息技术课堂上从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意识、文明上网三个方面落实德育纲要的一些策略。一、将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科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科教学都必须进行的内容,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2.
周游 《考试周刊》2009,(14):153-154
地理教学应有智力和非智力的教育功能。教师是用教材教书育人的,就是说,每一个教师不仅要“授业”,还要“传道”。长期以来,尤其是当前,通过地理学科教学,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中的品德教育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对本学科的德育功能不断加深认识,从地理教学的总目标中,确定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及探索进行品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以达到正确处理地理学科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关系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德育渗透.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13.
时代呼唤着德育,面向21世纪的教育期待着德育。德育功能是各门学科共有的,但地理教学的德育功能却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固有特点。它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内容。也就是说,德育渗透于地理教学之中。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地理教育本身所有的德育和智育两种作用,有目的地以地理事实、地理知识熏陶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撒播做人的优良种子。  相似文献   

14.
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教育,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并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摆在每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乔德胜 《考试周刊》2008,(48):169-170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学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侯田中樊晓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17.
<正>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德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其表现尤为突出。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的德育内容。分析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内涵,并在教学中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地理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愈来愈重要,地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的阵地,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极其丰富,教育途径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