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学教育的理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国学自身魅力、教育发展内部问题等多方面原因,国学教育在全国各地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但是,国学教育作为教育界刚刚兴起的事物,人们对此易于出现较为迷惘的情感倾向和极端的行为举措。为此,我们应该详尽了解国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走向,理性地分析其利弊和发展中的问题,并以泰然、辩证和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今的国学教育,才能为今后国学教育提供一个较为科学、清醒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国学师资的素质不容乐观。国学师资难以胜任国学教学、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国学经典、更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创生能力的现象较为严重。提高国学教育质量,解决国学师资素质偏低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为解决国学教育师资素质偏低的问题,师范院校在国学师资的职前培养上应发挥主渠道作用。而师范院校要发挥在国学师资培养上的主渠道作用,应创建有利于国学师资培养的良好环境条件、加强自身的国学师资队伍建设,构筑“概与元”“专与融”“选与必”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采取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途径,并创建具有浓郁的国学氛围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霞 《教育学报》2012,8(1):13-18
面对围绕国学经典教育所产生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应重新确立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从价值功能上看,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具体到教学方式和作用途径上,则应力求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推进,我国部分高校相继开展了国学教育。但在多元文化、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的影响下。国内一些高校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对国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国学文化无异于快餐文化。为此,对于在高校开展国学课程的意义以及如何推进高校国学教育进行研究与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大学国学教育的严重缺失,本文着重从思想认识和实施策略两个维度来探讨大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大学人对国学及国学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树立新的国学观和国学教育理念,这是顺利实施国学教育的思想前提。二是各高校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不同类型(即专业型、普及型与陶冶型)的国学教育,这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大学国学教育的严重缺失,本文着重从思想认识和实施策略两个维度来探讨大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大学人对国学及国学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树立新的国学观和国学教育理念,这是顺利实施国学教育的思想前提。二是各高校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不同类型(即专业型、普及型与陶冶型)的国学教育,这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国学教育有两次高潮.近十年来关于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国学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国学教育的途径以及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情感向度等问题上,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研究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不强.国学教育研究应进一步深入认识国学教育的地位、明确国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课程地位、协调形式与精神、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的关系,还应提高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8.
国学教育在当下日盛,是教育界的一个话题,更是社会文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话题。国学是我国千百年历史文化的一个归纳,包含着中华文化精髓,其现代社会以及世界文化的意义和作用毋庸置疑,尤其在今天西方工具理性盛行的情形下更亦如此。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加强国学教育有文化基础,但也存在着不足。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就泉州历史与现实提出政府推动,民间参与,形成国学教育联动新格局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国学热"背景下,大学生的国学教育也日趋受到重视,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结合对笔者所处三本院校的国学教育实际情况所作的调查结果,本文从国学教育的重要内涵、现实问题、迫切意义、教学手法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国学教育存在的缺陷,论述了三本院校国学教育的现实意义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国学”内涵众说纷纭,势必形成诸多的掣肘,大学国学教育的推进亟待正面与落实这一问题。大学国学教育的有条不紊实施,尚需多方协同与努力,而对于大学生相关态度趋向的把握,正是加强这一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教育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于国学与国学教育的内涵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国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实施国学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亟待相应的教育建议和措施,促进国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开办国学试验班开始,武汉大学国学高等教育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武汉大学相继自主增设了国学与汉学、国学专业硕士点及国学博士点,设立了国学教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国学院。武汉大学在国学高等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并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教育体系。同时,武汉大学国学教育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郑朝晖 《家教世界》2014,(11):55-56
产生背景: 目前,独生子女大多成长在最常见的“四二一”家庭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普遍性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等。一批教育界人士认为,传统文化经典中汇集了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弘扬国学与传统文化应从教育抓起。  相似文献   

14.
杨克祺 《中国德育》2004,(9):16-17,30
2002年,我报了三个课题,其中一个就是省级的“十五”重点课题——“中国入世与国学教育”。为什么要选择“国学教育”?还在前面冠以“中国人世”的帽子呢?  相似文献   

15.
时下国学正被全社会关注,大学图书馆也正参与其中。在普遍提倡国学教育的今天,图书馆做好国学导读尤为重要。试从国学的含义出发,在剖析大学图书馆国学导读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实行国学导读的具体策略与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国学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这是当前进行国学教育实验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重大问题。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国学?对国学概念的形成和沿革予以概述。第二,国学包含哪些内容?中国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卷帙浩繁,对其中的经、史、子、集的重要经典,一一进行简介和评说;并对其中的天命、人性、历史、政治和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将国学教育纳入现行学校教育体制必须解决其如何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问题。从国学教育的目标、课程开发及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寻找其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即提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发国学课程,释放国学教育的发展空间以教师专业化为契机,融国学教育与教师发展之中三个方面的契合,对当前学校国学教育的开展有所启示,从而促进国学与现代教育相互融合,实现稳定、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国学认知的实证调查,研究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国学基本情况认知现状,他们学习国学的原因和目标,以及考查性别变量和专业变量对他们国学认知和学习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阶段,专业设置的窄口径、国学内容式微导致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对国学范畴认知出现偏差;理工科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崇尚科技,认为科学、艺术无国界,对国学学习态度消极;“公地悲剧”使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学习国学的原因和目标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自相矛盾性。因此,理工科院校需要重视国学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进行国学渗透,将国学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以提高国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青春期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说起,论述了国学经典教育中“孝悌”精神对中学生青春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互融汇过程中,“国学”一词是最受热议和追捧的,无论其是寓于中国文化原典中还是借用日本江户时代以建构日本主体文化的象征隐含,都无一不彰显出“国学”自身所蕴涵的文化使命。面对日益自信的中华文化的崛起,国学教育层次的提升必将成为延续“国学”文化命脉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