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电视剧《走向共和》已经落下帷幕。在播放过程中,观众反映强烈。若干报纸上刊载了不同看法的评论。网友评论如潮,意见分歧较大。我看过电视剧的一些片断,也从网上浏览了《走向共和》剧本的部分文字。这里说一些零星感想。《走向共和》的一位编剧说:“如果这部电视剧定位是‘一部带有崇高悲剧意味的英雄史诗’,那么我们的先辈就是史诗中的悲剧英雄!在中华民族走向共和的漫漫长途上,每一个探索者都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我在给主要人物如李鸿章、慈禧、光绪、张之洞、袁世凯、孙中山他们定位时,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  相似文献   

2.
《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这篇政论文的开头部分鲜明地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并指出《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已五十周年,但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新民主主义论》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课文分四方面进行论证。第一,中国由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向何处去?”毛泽东同志“深刻地阐明,中国革命必然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必然要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必然”作了规律性的判断.这是本段分论点。为什么由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  相似文献   

3.
一个长期被误解的历史概念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误把“共和行政”理解为召公、周公共同执政。这种错误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其实“共和”是指共伯,他的名字是“和”所以称作“共和”。故而“共和行政”应是一人执政。古本《竹书纪年》、《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表...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当推成书于 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 ,其“采获旧闻 ,考迹《诗》、《书》 ,推表山川 ,以缀《禹贡》、《周官》、《春秋》 ,下及战国、秦、汉”。由此可见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 2 0 0 0多年前 ,但它出现并形成为一门现代的学科却是在 2 0世纪。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来说 ,2 0世纪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尤其是 2 0世纪后2 0年 ,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地理学逐渐从近代历史地理学走向现代历史地理学 ,研究思维更新颖 ,研究手段更先进 ,研究内容更广阔 ,成果更突出。在此基础上 ,出现了 1 0余部通…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投拍的大型电视剧《日出东方》,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拍摄,5月底完成全部制作,向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隆重献礼。剧中的毛泽东由曾在《开天辟地》、《秋收起义》等多部影视剧中扮演青年毛泽东的王英扮演。《日出东方》主题宏伟,是一部全景式的、具有史诗风格的、偏重艺术性纪实的剧作,展现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27年秋收起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前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  相似文献   

6.
用历史生态的眼光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月3日《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刊登了朱志方的《易学与人关怀》、芮国强的《加强生态政治学研究》、季荣臣的《近代中国的反现代化思潮浅论》、颜炳罡的《解读先进化的本质》、彭时代的《走向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等若干篇章。乍一看来,这些章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而且和将要在这里讨论的“历史生态眼光”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走向共和》在国内播放后引起巨大的震动,各路媒体纷纷报道,相关的争论也随之而起,其热闹的程度,已是近几年所少见。后来,据说是为了减轻震动的力度,就不仅将剧中一些“较为敏感”的情节删去,而且加快了播放速度,以便在更短的时间里结束争论。  相似文献   

8.
近日,看到了两则引起我深思的报导,一是当《走向共和》剧中出现宋教仁时,据说有人问:“这宋教仁就是宋庆龄的父亲吗?”二是《中华读书报》的“荧屏舛误举偶”说:“电视剧《日出东方》中,剧中的‘毛泽东’在读报时说:‘蒋介石就要结婚了。新娘是宋教仁的第三个女儿。…非但此宋非彼宋也的张冠李戴,而且事实性的错位与历史性的误解也不禁使人扼腕唏嘘:90多年过去了,随着殉道者的血迹湮没、消失,近代中国为民主宪政牺牲的第一人——宋教仁正在被后人淡忘着……  相似文献   

9.
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历史,更能看清现代政治潮流中的中国近代历史脉络,呈现中国近代逐渐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主题。郭富斌老师原研究课程标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学习重点的基础上,在保持岳麓版必修Ⅰ第四单元“内忧外惠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框架的基础上,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如何在面方冲击下一步步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的艰难转型。  相似文献   

10.
长沙电视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内陆电视台,在1999、2003、2007三个年度拍出了风靡全国的《雍正王朝》、《走向共和》、《恰同学少年》三部电视剧。追求差异化的生存策略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这一策略的关键点就是内容创新、传播途径创新、功能创新和风格创新。  相似文献   

11.
历史乃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的历史。不是历史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历史。历史也需要我们去延续,延续历史的根本意义还是在于当下和未来。我们应该改变物化的历史观,拉近历史与当下生命的联系。历史教育必须超越知识的教育,而成为提升个人主体性,提升生命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情怀的教育。正是生命化的历史与历史教育,使我们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失误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它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提出文明发展的多线论,打破生硬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面,真正走进中国历史资料库,着力揭示中国历史的具体特征,在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14.
世界教坛中出现的历史教科书公然违背历史的现象,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美国一些宗教团体为了维护其宗教利益,日本右翼势力为了掩盖日本在侵略战争中的罪行,任意修改、篡改历史教科书,严重误导了青少年,破坏了民族和国家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有意识地篡改历史的反科学做法,还历史以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此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不仅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新的编制,而且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使得中学历史教学处于一个转型期,需要研讨的问题很多。本仅对新历史课程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进行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区域社会史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界从地方史到区域史研究的学术研究历程,这种转向体现了国内学者追求本土理论和方法的学术研究,成就了不少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范式.但争议也不少,主要集中在区域是如何划定的,争议的背后在于如何看待自己研究的“区域”.这些区域史的基本问题,对于做区域社会史研究来说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史学、史才、史识,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治史三长,是作为一名史学家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的要素。把它移到当今的历史教学中非常契合,符合素质教育对课堂改革的要求,也可以解决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怀旧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是重述的历史,以二月河、唐明浩和以《还珠格格》等为代表的戏说历史;二是以上海怀旧类小说,使小资情调渐成时代风尚;三是知青怀旧类小说,使曾经被叙述为苦难的历史成为审美对象。历史小说的流行,是90年代多元文化语境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文化显现。  相似文献   

20.
History     
Rachel Theilheimer teache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t Borough of Manhattan Community College in New York City. Rachel Lebwohl is a fourth-grader at Irvington School in Portland, Oregon. Rebekah Lebwohl is in third grade at the Portland Jewish Academy. Sean Masterson is a third-grader at the Chapel Street School in Stratford, Connectic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