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横滨每日新闻是日本的第一张日报。明治3年(1870)12月8日在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创刊。这张报纸是八开张,一张两面印,版面是竖排。栏数不固定,宽窄也不一。第一号的第一版是:竖排五大栏,横题。右起第一栏从上到下是“社长伏禀”,说明“报纸的大功用”,有社论的味道。第二栏是社长的“报纸告白”,讲报纸的销售。下面是报纸售价、广告价格。这一栏分三段,用横线隔开。这象是今天报纸自己登的广告。第三栏是汇兑行情,美、英、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上海海港报》有个读者批评专栏叫“引以为戒”,从一九七八年恢复办起,这个专栏,至今已坚持了十年。在今年的上海市报纸新闻栏  相似文献   

3.
翻开日本报纸,你会发现那里辟有一个又一个的专栏:社论栏、短评栏、人物栏、家庭栏、来信栏等等。为什么要辟那么多专栏?日本新闻界的朋友们也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人解释说,之所以要辟那么多专栏,第一,专栏可以使小话题变得突出,引人注目,是生动活泼地宣传自己主张的好办法;第二,在消息的采写方面,竞争激烈,不易超过对手,而专栏比较从容,可以办出自己的特点;第三,报纸上辟有固定的专栏,便于读者阅读,便于读者剪报。总之,好比一块园地,某一个地方专门种植某一种花草,把它精心围起来,告诉人们,这是什么花,这种花有什么特点,就会格外引起人们的兴趣,吸引人们住步观赏。专栏的作用大概也是这样。由于版面位置固定,长时期连续不断地登载,就会  相似文献   

4.
凡是报刊上专门登载某类稿件的一部分篇幅,统称为专栏。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专门设有一个社会服务处,相当于现在的群众工作部或读者来信组,报纸版面上设有“社会服务”专栏,同“副刊”共占一个版面。当时的“社会服务”专栏,相当现在的“读者来信”专栏。为社会服务,也就是为读者服务,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社会服务处除通过报纸联系群众之外,每天还要接待不少来访的读者。“社会服务”专栏除回答读者法律、医药、寻职、求学等方面的问题外,还为读者代购书刊、车船票等。河南日报1949年6月1日创刊后,设有读者来信组,报纸版面上辟有“大众往来”专栏。1954年一年内,“大  相似文献   

5.
专栏,是支撑报纸版面的“三大件”(头条、言论、专栏)之一,是报纸的名牌产品之一。所以,办好一张报纸,专栏是举足轻重的。《泰安日报》自1985年一创刊就推出了《农业  相似文献   

6.
专栏——报纸上专门刊登某一种内容的版面,一般都有固定的名称或位置,通常带有“栏题”,表明栏目名称,有相对独立性,单独进行稿件组合。名专栏,顾名思义,即较有名望、在读者中知名度较高的专栏。从  相似文献   

7.
时事报道离不开时事专栏.不少报社都在把精办时事专栏作为提高时事版可读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大多数报纸的时事报道主要依靠新华社电讯稿,时事编辑在办专栏时,往往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无法自己为专栏组织稿件,栏目常常闹“稿荒”.于是,为了让专栏不至因临时缺粮而中断,有些时事编辑便想出个“万全之策”:给专栏定一个涵盖面宽的栏名,让选稿范围变得宽泛一些.这样,在一些报纸的时事版上便开设了诸如“时  相似文献   

8.
有独特个性,上乘水平的专栏、专刊是报纸的“拳头产品”.实践证明,一个好的专栏,可以吸引一批读者.难怪有位老报人曾经说过:“专栏、专刊,半壁江山.”没有专栏,报纸缺少个性;没有专栏,就好像电影没有特写镜头一样,使人感觉平淡乏味.当然,要使所有的专栏成为“拳头产品”是不可能的,但一张报纸若有一至两个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专栏,报纸将增色不少.那么,报纸如何办好专栏,使它成为“拳头产品”以吸引读者,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何谓政治专栏作家美国资产阶级报纸上有形形色色的“专栏”,例如政治、经济、书评、电影、广播、电视、戏剧、音乐、体育、交际、家政、医药、科学以至连环滑稽画等。政治专栏是对国内、国际时事的“分析”和“评论”。它们的作者便称为政治专栏作家或政治专栏评论员。著名政治专栏作家的专栏,往往通过特写辛迪加(注)供给数十家至一、二百家报纸刊登。政治专栏作家在资产阶级记者中地位最高,收入最多,最著名的专栏  相似文献   

10.
郭瑞璜 《今传媒》2006,(10):22-23
今年6月2日,日本公正交易委员公宣布,搁置废除报纸“特殊指定”的作业,“特殊指定”继续有效。执政的自民党也宣布,不向国会提交为维护报纸“特殊指定”的《禁止垄断法》修正案。至此,日本报业、各政党同公正交易委员会之间长达半年之久的报纸“特殊指定”存废之争,以公正交易委员会退让画上了休止符。缘起去年夏天,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开始考虑废除教科书的“特殊指定”问题。后来,考虑到所有受“特殊指定”限制的行业,实行“特殊指定”已经几十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当进行重新评估,以利市场自由竞争。日本《禁止垄断法》对所有商品都…  相似文献   

11.
郭瑞璜 《今传媒》2006,(10X):22-23
今年6月2日,日本公正交易委员公宣布,搁置废除报纸“特殊指定”的作业,“特殊指定”继续有效。执政的自民党也宣布,不向国会提交为维护报纸“特殊指定”的《禁止垄断法》修正案。至此,日本报业、各政党同公正交易委员会之间长达半年之久的报纸“特殊指定”存废之争,以公正交易委员会退让画上了休止符。  相似文献   

12.
(二) 如何正确掌握和巧妙运用分栏技术? 分栏是报纸组版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技术手段。正确掌握和巧妙运用分栏技术,是做好报纸组版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每种报纸的版面均分为若干栏。其中最常用的、相对固定的、宽度相同的栏称为基本栏,在基本栏基础上变化出来的栏称为变栏。各种报纸的基本栏和变栏不完全相同。目前我国报纸基本上分为对开大报和四开小报两大类。《人民日报》、《新疆日报》等属对开大报,《参考消息》、《乌鲁木齐晚报》等属四开小报。对开大报每个版面共有8个基本栏,每个基本栏13个新五号字;四开小报每个版面有6个基本栏,每个基本栏11个新五号字。对开报有规则的变栏主要有两栏(27字)、三栏(41字)、三破二(每栏20字)、五破三(每栏22字)、四破三(每栏17字)、五破四(每栏16字)、八破五(每栏21字)等。其中五破三在每栏  相似文献   

13.
一、时事报道需要名牌专栏随便翻开一张报纸,就可以找到一些带有头花标明栏目名称独具特色的报中小园地.这就是专栏.专栏作为报纸的名牌产品之一,它和头题(头条)、言论一起构成支撑报纸版面的“三大件”,它在报纸版面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一个或多个专栏,都想方设法经营出名牌专栏.一个名牌专栏,可以提高一张报纸的身价和知名度.在报纸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争创名牌专栏也成为竞争的一个重要的砝码.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报纸上的“专栏”是什么?“副刊”又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解释。陕西岐山县曹潇曹瀟同志; 了解报纸上的“专栏”、副刊等专用名词,对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很多报纸载文介绍日本的“植树节”,但在谈到具体日期时,竟有好几种说法。一、“岛国日本不叫植树节,而叫绿化周,时间是每年的4月1日至7日。”(1983年3月10日羊城晚报第三版) 还有与此类似的说法散见于中国环境报、中国商业报等其它报纸。二、“在日本,每年3月1日植树节这天,全体参加植树劳动。”(1984年2月28日深圳特区报第四版) 与此相同的说法其它报刊也有。三、(日本)“他们从1951年起把4月3日定  相似文献   

16.
这两年,干报纸编辑,不免常翻各种报刊杂志,但见文摘栏的各种“之最”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忽一日,我的两位朋友来电话,说编了厚厚一大本《世界新闻界之最》,有出版社准备出版,稿酬值一台彩电呢! 耳染目濡五花八门的“之最”,我的木榆脑瓜居然转起来了,居然还灵机一动想起编一本《当代中国新闻界之最》。然而苦于资料难寻。幸好有本杂志叫《新闻战线》,便想到借其“一月谈”专栏,公布所拟的题目。 1、读者面最窄的报纸(或杂志)是哪家?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向来以他人为目标,今天发消息,明天抛特写;而新闻界自身也在发生许多很让人开眼界的事情。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扫描。开个个人专栏如何? 海外港台报纸都有很多固定的专栏作者。他们定期为报纸的专栏写文章,每个人拥有不少的读者。对于大陆的编辑记者和作者来说,在报刊上开个人专栏,不说绝无仅有吧,也是凤毛麟角。最近“火爆”地做一回的,是经济日报的几个“大腕”记者。 1992年初《经济日报》扩大版创刊,一版责任编辑毛铁倡议筹划个人专栏并付诸实际,该报的“冯并专栏”、“詹国枢专栏”、“范敬宜专栏”令报界为之一振,也使读者耳目一新。此后,专栏之风渐渐吹开。《新民晚报》秦绿枝(吴承惠)早先的“休息时断想”和后来的“不拘小记”专栏,使该报《夜光杯》副刊更加情趣盎然,意味深长。鸡年伊始,《羊城晚报》推出“花地专栏之页”,梁凤仪、伊始、迟轲等人的“勤十缘”、“落草集”、“说美谈情”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尔街日报》是以财经报道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在《华尔街日报》头版的第4栏出现的报道,通常称为“中栏报道”(Middle Column),是深受读者欢迎的一个专栏。《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介绍该专栏时称:“讲述商界奇闻轶事,文笔诙谐幽默”,并且取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中文名称:非常之道。本文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探析《华尔街日报》这一专栏的报道手法以及当代美国报纸新闻写作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精心设置并办好专栏,对一个版面乃至整张报纸至关重要。人民日报社前不久举办版面主编培训班,社长王晨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如何设置栏目就很有学问。一个版上总得有一两个、两三个很叫座的栏目,并且精心把它办好,这需要新闻专业技能。”有人说,专栏是版面的“眼睛”,“眼睛”炯炯有神,版面楚楚可人——这是办报经验之谈。我国近现代报纸有重视专栏的传统,不少好专栏的故事传为佳话。归纳其经验,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曰名字好,二曰会经营。前者指有特点,易叫响;后者指能坚持,有看头。栏名人云亦云必然失之泛化,经营虎头蛇尾当然也很可惜。新年伊始,很多报纸都在设计改进方案,其中栏目设置是重要的一环。有鉴于此,本期《前沿关注》专栏讨论《精心设置并办好叫座的栏目——增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选登5篇文章,有的谈言论专栏如何阐发观点,有的说新闻专栏怎样常读常新,“高招”各自有,“真经”一脉连:匠心独运,用心经营,则专栏可青春长驻,永葆活力。您想让自己负责的专栏也魅力恒久吗?捷径无它,重在用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很多报纸载文介绍日本的“植树节”,但在谈到具体日期时,竟有好几种说法。一、“岛国日本不叫植树节,而叫绿化周,时间是每年的4月1日至7日。”(1983年3月10日羊城晚报第三版)还有与此类似的说法散见于中国环境报、中国商业报等其它报纸。二、“在日本,每年3月1日植树节这天,全体参加植树劳动。”(1984年2月28日深圳特区报第四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