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成院士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座太阳塔(塔式太阳望远镜的简称)的研制。该太阳塔定天镜口径60厘米,配备有特色的三波段CCD二维太阳光谱成像系统,开辟了国内CCD二维光谱研究的新领域。太阳塔的太阳光谱仪是目前我国口径最大、性能最好的。该成果曾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利用太阳塔取得了一大批宝贵的观测资料,其中1991年10月24日白光耀斑光谱观测的时间分辨率(5个波段同时,5秒)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高的,首次观测到耀斑红外连续辐射增强,还有一批耀斑脉冲相和日珥的多波段两维光谱资料,在国际上也是不多的。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我国科学家在太阳高分辨力观测领域屡创佳绩:2016年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了当时世界上通道数最多的太阳大气多波段层析成像系统;2020年初,该所又成功研制了中国首套2米级太阳望远镜。这也是美国4米太阳望远镜DKIST正式运行之前国际上已建成的最大口径太阳望远镜。如果太  相似文献   

3.
方成 《中国科学基金》2003,17(4):231-234
1 中法太阳物理研究的基本概况1.1 快速发展的我国太阳物理研究 20年来,我国太阳物理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从人才培养、实测到理论研究的较完整体系。我国先后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太阳观测设备,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磁场望远镜,中国科学院太阳射电宽带动态频谱仪、南京大学口径60厘米太阳塔及其两维多波段成象光谱仪、紫金山天文台近红外多波段两维光谱仪、云南天文台Sokes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家正为设计中的巨型太阳望远镜选址。这一口径为8米的地面望远镜可望在未来20年的"探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计划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主任、总工程师邓元勇说,目前国内太阳研究界已经启动了"西部太阳选址"计划,  相似文献   

5.
大口径望远镜的可见光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对国家领空防御和外空间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大气湍流在可见波段远强于红外波段,受大气相干长度r0限制,数米大口径望远镜的成像分辨率仅与0.1米口径的相当。国内外均采用变形镜校正湍流波前,但其单元数较少,在可见光波段国际上最大匹配5.1米口径望远镜,且匹配1.5米以上口径的变形镜对我国禁运。因此高达百万像素、具有10米口径匹配潜力的液晶自适应系统成为研究热点,但国内外均未突破其速度慢和能量利用率低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张丹丹 《内江科技》2024,(3):106-108
<正>太阳短曝光图像对太阳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目前太阳望远镜通常采用斑点成像技术达到减轻大气湍流引起的图像变形、扭曲而获得高分辨率太阳图像的目的。斑点成像技术中经常使用帧选择算法遴选出太阳短曝光图像进行重建。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重建帧,始终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评价观测太阳短曝光图像的质量,因此质量评价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后续图像重建帧的选择。从多种质量评价方法的仿真实验结果得出,基于梯度相似性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能够对太阳短曝光图像质量评价有着较好的结果,从而提高太阳短曝光图像的选帧效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科技》2006,(11):10-13
在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大型望远镜中,位于西班牙加纳利群岛拉帕尔玛岛上的瑞典1米太阳望远镜(swedish 1- meter solar Telescope)并不以大见长,但它的确是目前欧洲最大的太阳望远镜。这台望远镜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太阳物理学院设计建造。使用某种能够抵消大气层对天文图像的模糊作用的技术,它能够让我们在这张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的超近距离太阳黑子照片中,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观察到太阳的暗纹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天文台丽江2.4米光学天文望远镜目前是东亚地区口径最大的通用型光学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云南省、科技部三方联合资助的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000年立项,2007年5月望远镜落成,2008年4月通过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云南省三方联合组织的验收,投入试观测,成为我国七大天文科学工程之中第一个开始运营的项目。试观测期间完成了其观测研究平台的建设,使该望远镜具有测光观测、高中低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天文宇宙     
正太阳针状物的产生机制和加热过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田晖教授与合作者利用大熊湖天文台1.6米口径太阳望远镜和空间太阳观测卫星提供的数据,在日冕加热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揭示了太阳针状物的产生机制和加热过程。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研究发现不同极性磁场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针状物的产生紧密相关。这些针状物通常产生于太阳上一种对流单元边界处的强磁场区域(称为网络组织)附  相似文献   

10.
太阳紫外辐射是位于X光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辐射,它的波长介于100nm~400nm(nm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之间。科学家根据波长把太阳紫外辐射光谱分A波段(320~400nm)、B波段(280~320nm)和C波段(100~280nm)三部分。由于C波段的太阳紫外辐射受到平流层内臭氧层的强烈吸收,几乎不能到达地球表面,但太阳紫外辐射A波段和B波段却能穿过大气层直射地面,对人体健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适当地  相似文献   

11.
观日"中国眼"2008年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艾国祥表示,首个由中国人研制的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空间太阳望远镜将于2008年升空,这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将全面参与全球科学领域最尖端的太阳探测活动。艾国祥说,这座口径为1米的热光学望远镜将安装在一颗天文探测卫星上,被运载火箭送入离地面735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它将用于全面观测  相似文献   

12.
受到大气湍流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进行天文观测时通过地基望远镜难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天文图像,因而天文学家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天文观测,进而促进天文领域研究成果的实现,将幸运成像技术应用到天文观测领域中,使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能够尽可能的靠近极限分辨率,形成最高分辨率的天文图像。同时,幸运成像技术还具备设施简单、应用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不仅有益于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有助于天文爱好者开展天文观测研究活动。本文通过对幸运成像技术在天文观测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分析单一幸运成像系统和复合幸运成像系统,并对具体的应用方案进行解析,旨在提高对幸运成像技术在天文观测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5):108
<正>太阳日冕爆发现象的观测研究项目利用最优秀的、涵盖从光球到日冕的多台地、空基太阳望远镜的观测资料,开展了多种太阳日冕爆发事件的观测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1.详细研究了几个暗条不稳定性事件及相应的光球磁活动,并强调指出,由暗条  相似文献   

14.
位于怀柔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怀柔观测站的太阳磁场望远镜于1987年投入观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太阳耀斑出现在0.5至2小时之前的HB多普勒速度场反变线红移一侧等大批观测资料,在世界上首次与美国大熊湖天文台开展了“日不落”联合观测(即利用中美时差,对太阳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观测),自1988年以来,平均每年进行4次联合观测。并与日本国立天文台、京都大学飞弹天文台、前苏联克里米亚天文台等也进行了联合观测,自1990年以来,该站学术带头人艾国祥研究员已4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引起良好反应。1991年7月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1次大会第10和第12委员会上做“中美合作的磁场研究”特邀报告,这在中国太阳物理学界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11日,太阳发威,爆发了M6.5级太阳耀斑,这是今年观察到的最大一次太阳耀斑活动。同时,还伴随着对地球产生了日冕物质抛射。NASA的科学家曾经预言,今年5月,我们会迎来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要狂飙了,要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监测太阳?这给科学家们提出了挑战。事实上,自2010年起,我国就启动了"西部太阳观测选址"行动,目的是为巨型太阳望远镜选出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新型用于大气探测的双光栅双波段光谱仪系统,可以把氧气A带(758~778nm)和水汽吸收带(758~880nm)同时在一个探测器上实现超高分辨率光谱测量,其中每个吸收带有三个观测方向的大气辐射分别成像在不同位置。氧气A带(758~778nm)的光谱分辨率为0.07nm,水汽吸收带(758~880nm)的光谱分辨率为0.28nm。每个波段对应狭缝上三个光纤端面,狭缝宽度为25微米,光纤芯径为600微米。光谱仪采用Czerny-Turner结构设计,利用倾斜场镜来校正谱线弯曲,最大谱线弯曲为5微米,获得了良好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1LAMOST的立项背景及意义光学光谱包含着遥远天体丰富的物理信息,大量天体光学光谱的获取是涉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诸多前沿问题的大视场、大样本天文学研究的关键。但是,迄今由成像巡天记录下来的数以百亿计的各类天体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约万分之一)进行过光谱观测。其原因是长期以来,一具望远镜同一时间只能记录一个天文目标的光谱,这种状况直到80年代“多目标光纤光谱”技术试验成功才有了转机。一具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同时测量的天体光谱最多可达660条。世界上几乎所有4米以上的望远镜都已采用或计划采用多目标光…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近期在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基地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极大口径望远镜自主研制能力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宇航局拉马第高能太阳光谱成像探测器(以下简称RHESSI)帮助下,科学家对太阳的圆度进行了精确度空前的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太阳并不是一个完美球体。在活动较为剧烈的年份.太阳会形成一层薄薄的“香瓜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外观的扁率,此时的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  相似文献   

20.
太阳日冕爆发活动是太阳物理研究中的一个国际前沿课题,对理解太阳和恒星活动的起因及相关的磁流体力学过程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改进现有的和发展新的预报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的能力有应用价值利用近15年来最优秀的、涵盖从光球到日冕的多台地、空基太阳望远镜的观测资料,该项目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嚏要进展.该项目具体研究的内容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