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白求恩不姓白,他的本名叫诺尔曼·白求恩,因为热爱中国,他将自己的名字直接简化成了白求恩。提起白求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可能超过了任何一个外国人。就连一些穷乡僻壤、山高皇帝远之地的草民,也都是先闻白求恩后知加拿大的。尽管白求恩先生早在1939年就因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在做手术时不慎感染败血症而去世,但是中国人一直在记着他:课本上有《纪念白求恩》,荧屏上有《白求恩大夫》。每年报考大学医学专业的莘莘学子们,每年都要面对以白求恩的名字命名的院校,揣度一下是否报考。白修德也不姓白,他的本名叫西奥多·H…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战争的光辉史诗中,有一铭刻在亿万人心中的名篇,还有一位值得中国人民深深怀念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同时也产生了一幅永恒的珍贵照片。这就是毛泽东写下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医生;那一张珍贵的照片是《白求恩大夫》(1939年吴印咸摄)。白求恩1938年初来到中国,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由于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延河封冻,枣叶凋零、白求恩的殉职使延安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礼堂为他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当时的…  相似文献   

3.
白修德,一个不该忘记的外国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白求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可能超过任何一个外国人.20多年前我在豫西乡下跟着生产队的大人们在农业社的土地上磨洋工时,就常听那些饿得腹胃紧贴一起但心情却异常舒畅的社员们总爱把一句自编的歇后语挂在嘴边:"白求恩的弟弟--白求(球)了"由此可见,尽管在他的家乡,白求恩的名字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不知道,但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着极高声望的.  相似文献   

4.
正1938年1月白求恩率医疗队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支援抗战,1939年11月他在为战士动手术时不幸感染了败血症以身殉职,临终前留下的遗嘱,曾感动了无数的人宋庆龄召唤下来到中国白求恩为什么会从加拿大来华支援抗战呢?之前有各种说法,1958年白求恩传记的作者西德尼·戈登曾写信询问宋庆龄:"保卫中国同盟有没有以任何参与促成白求恩大夫来中国,或者帮助他从汉口抵达延安?"宋庆龄于  相似文献   

5.
阿元 《档案时空》2003,(7):22-23
知道白求恩这个响亮而伟大名字的人,不在少数;而对白求恩的生前身后,却鲜为人知。这位国际主义战士,为何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何在中国那么深入人心?为何在他逝世后仍熠熠生辉……陶行知介绍白求恩到中国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发动华侨并广泛联合国际进步人士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6年9月,他自筹经费辗转香港、法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以求得道义、人员和经费上的支持与帮助。1937年7月30日,陶行知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恰巧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师白求恩这次也应邀赴宴。当白求恩走到陶行知面…  相似文献   

6.
白求恩与漂亮的苏格兰小姐弗朗西丝·坎贝尔·彭尼的初恋发生在1922年初。白求恩32岁,弗朗西丝21岁。白求恩和弗朗西丝于1923年8月13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婚礼。结婚一年后,白求恩携妻子离开英国,到了美国新兴的工业城市底特律,正式挂牌行医。白求恩热衷于自己的事业,一天到晚忙于工作,夜里也常常被唤醒出诊。弗朗西丝不适应这样的生活节奏。1926年夏天,当白求恩被确诊为肺结核时,他把弗朗西丝叫到身边。白求恩望着妻子焦急的面孔,感到十分内疚,他不忍心拖累弗朗西丝。“有一件事我们必须谈谈,我不知道医生对你说了些什么,不过我快要死了,而你…  相似文献   

7.
当年的狂想     
军营多奇才。我从新兵班刚下到老兵班的时候,看见窗台上摆着一只鹰,以为是标本,仔细一看,才发现是金属的,且底座是炮弹的底火,原来是班里的老兵用炮弹皮自己做的。而据说他的制作工具仅仅是半截钢锯条,制作时间也不过是短短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8.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938年来到中国参加抗日革命,1939年因手术感染后逝世,白求恩精神鼓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白求恩与中国医科大学的联系却少有人知。文章从白求恩遗嘱、白求恩卫生学校两部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新闻这一行,什么是最有意义最值得不懈追求的呢?我们以为是作品,是出一些"有影响""放得住"的东西. 在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摄影史上,有一个人物,他的作品--关于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关于白求恩,关于鲁迅,关于周恩来,关于抗日军民的许多照片,影响巨大,成了历史的珍品,使人们感到震撼,使人们难以忘怀,使人们把他的名字与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相联!他,就是沙飞.  相似文献   

10.
白求恩——加拿大人,外科医生,1939年11月死于中国抗日前线。解放后,中国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医科大学。白求恩在中国家喻户晓不是因为他的医术,而是毛主席为这位  相似文献   

11.
今天,对于中国45岁以上的人来说,几乎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一本书,一部电视剧,因为这一代经历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太多太多了。现在,当我看到祁念曾《新闻探索与实践》的书稿时,非常感慨:在几十年的风雨中他以执著的精神,坚韧不拔地探索着。无论是在“文革”的动荡中还是在工厂的日子里,无论是在执教的年月里还是在当记者的今天,他总是在想,在写,在探求人生、社会、艺术的真、善、美。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一代人来说经历就是一种财富。一个有志向的人生活在世界上,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以为是探索精神。这种精神,对于…  相似文献   

12.
高洁 《北京档案》2009,(1):18-20
诺尔曼·白求恩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许多中国人是通过白求恩医生的故事了解加拿大的.当年,白求恩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用他高超的医术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然而,在白求恩医生来到中国的60年前,有大约17000名来自中国广东的华工已经远涉重洋来到加拿大,他们披荆斩棘,坚韧不屈,用汗水和生命筑成了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为加拿大的统一、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中加两国人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一页页珍贵的文献,一张张古老的照片,一段段真情的告白,还原了加拿大历史上这鲜为人知的重要一章.  相似文献   

13.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1939),加拿大人,外科专家医生,1938年3月,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8月,受聘担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1939年11月,不幸牺牲在八路军抗日前线。这是一位志愿者,一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在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他在共产党人领导的八路军队伍中拯救了自己,改变了自己,更完善了人生。  相似文献   

14.
如果一个人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起一颗对于大自然的亲慕爱恋之心,他的一生定会比没有这样一颗心的人生活得更为健康和幸福。亲近大自然不仅对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十分有益,对于成人来说也同样是再美好不过的熏陶,而且在和孩子一道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两代人的心灵也能更亲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那些倾心并致力于引导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成年人,是格外值得人钦敬的真正的智者。而在这群人当中,你一定能看到青年诗人谭旭东那积极的身影,近几年来,他正是朝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而阳早、寒春夫妇正是这样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相似文献   

16.
白求恩同志说过:"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招呼员的责任是什么?……那就是使你的病人快乐,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恢复力量。你们必须把他们看成是你的父兄,实在说,他们比父兄还要亲切些他们是你的同志。"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岔口乡范家岩村就有这样一位白求恩一样的山村医生,他就是王国平。王国平——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医,一个平平凡凡的共产党员,用他16年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爱民、亲民、为民的大主题。  相似文献   

17.
罗建华 《新闻前哨》2005,(12):23-24
真正的缅怀都在不经意间。这个夏日,偶然从电视画面看到斯诺熟悉的身影,一切就被激活了。哦,7月19日,斯诺诞辰100年,一部文献纪录片正在播放,向他表达中国人的怀念。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而白求恩恰恰是读了《西行漫记》之后走向延安的。斯诺,在共产党人及红军被肆无忌惮地“妖魔化”的时候,凭着新闻良知冲破封锁线,把黄土一样安详、又黄河一样奔腾的中国,推向充满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18.
吕春 《档案时空》2015,(1):28-30
异国情缘分外美,虽苦犹甜 1890年3月,早春的寒风中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白求恩诞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雷文赫斯特镇的一个贫苦人家里.家庭的贫困,环境的艰辛,让少年时代的白求恩没有享受到童年的幸福,他读书非常刻苦,放学后就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懂事的白求恩是父母心中的骄傲.  相似文献   

19.
好胳膊好腿时,老徐是单位的红人。由于其做事认真负责,把工作交给他干比较省事放心,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同事都爱把工作分配给他,或跟他搭帮结伴干活儿。对于这种信任,老徐不以为苦,反以为是好事。用他的话说,多干点儿活儿又累不着,还落个好人缘,有啥不好呢?可是,自从他出车祸后,他突然变成了爷爷不疼、舅舅不爱的人,很好的人缘没有了。如果当着单位领导的面,根本没有人再理睬他。  相似文献   

20.
1938年9月的一天,有通讯员来通知沙飞,说军区政治部朱良才主任找他有事。他想,这一定是重要事情,便挎上相机,去见朱主任。朱主任告诉他说,加拿大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来晋察冀工作已二三个月了。他的精神非常伟大,事迹非常感人。一会儿广州《救亡日报》的记者来司令部采访,聂司令员和白大夫都接受采访。你除了拍下这一场面外,今后要经常采访、拍摄白求恩大夫工作、生活的情况,为历史留下宝贵的形象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