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人为本,实施校园“育苗”工程一是认真实施“以德立校”工程。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校园文化重要阵地、信息网络新阵地“、三结合”网络联合阵地、社会实践场所校外阵地等“五大阵地”建设,狠抓德育内容、方法的创新,坚持把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教育、基本素质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二是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督促、指导各中小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刊和“教育法规宣传栏”等阵地,把握有利时机,精选教育内容,组织开展宣誓签名、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  相似文献   

2.
虎台中学在系列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王志勇“五心”教育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理想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具体化,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载体。为推进“五心”教育,我校开展了以“宣传──感染──升华──行动”为一条龙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  相似文献   

3.
我局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积极参与“可爱的广州我的家”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一年来,我们运用生动感人的题材和形象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994年,我局被评为“广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羊城之夏青少年活动先进单位”.有五位老师被评为省、市优秀班主任,16位老师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247位班主任受到局的表彰,还有八位学生被评为市小学三好学生标兵.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个主”(一)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小学德育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性质决定的.我们坚持开展“可爱的广州我的家”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并以这条主线安排各项教育活动,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教育也贯穿全年,带动了全局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是爱国主义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戏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一特殊性,探寻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中如何结合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地区特征,是搞好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三个特征”着重进行“二个结合”,“三项教育”和解决好“二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势在必行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势在必行。首先当今的时代是技术革命的信息的时代,是“改革、开放、搞活”的时代。客观形势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从单轨制转向多轨制,从平面型转向立体型。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就是实现立体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对学生  相似文献   

6.
“爱国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重要思想的传承与发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创新。通过规范政治仪式,关注“大事件”,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等路径,激发爱国情感,厚植家国情怀,引领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屈艳峰 《课外阅读》2011,(8):315-316
通过应用“活教育”开展幼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幼儿日常生活着手,结合中国地域特色、传统教育和民间艺术,帮助幼儿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本文对幼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内容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任何国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都需要一个内容载体,或侧重理论、或侧重文化、或侧重历史,或为以上几方面的融合.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注重以卫国战争这段特殊的历史及形成的卫国战争精神为教育内容载体,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在这类内容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俄罗斯高度重视发挥该国健在“二战”老兵的不可替代历史见证作用.俄罗斯围绕“二战”老兵开展的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其形成的活动特点,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在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视办好家长学校。今年又有一项新举措,就是“创建学习型家庭”。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贵在“实”邹森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各级各类学校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笔者受安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托对安庆市四照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品德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我校经常采用的教育手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抓住这一点,充分利用班队会、晨会和少先队活动、校外教育基地,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了“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简称“双有”活动,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认为开展好“双有”活动要把握好“四性”。一、活动内容的层次性为把“双有”活动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对不同年级学…  相似文献   

12.
长短波     
渠县静边区开展“五个一百”活动 近年来,渠县静边区深入持久开展“五个一百”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生机勃勃,形式多样,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做法是:①围绕“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主题,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百里行”活动。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亲身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②向中小学推荐百种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③每周二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录像片);④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演唱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歌唱祖国》等百首优秀歌曲活动。同时,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自我养成教育相结合,开展百篇优秀读(观)后感征文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 (刘逊 刘刚)  相似文献   

13.
坚持“一进三结合”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王文哲,晁兴元青岛化工学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围绕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对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重要部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纲要”课专题教学相结合,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深刻认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本质,明确“纲要”课专题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功能作用,提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纲要”课专题教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重庆藏族中学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以文明礼仪为中心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德育体系。最近该校又提出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德育“十大工程”。这十大工程是:一、民族团结教育工程。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参观访问、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二、课堂渗透教育工程。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性,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三、舆论宣传工程。以校刊、校广播站、各教研组的黑板报为舆论阵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之后,我们在全市中小学组织了广泛的学习和宣传,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去抓,开展了以“三个突出、三个保证、三个建设、三百教育”这“四个三”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整个学校德育工作中,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文指出:“要重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把热爱祖国作为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活动和文明市(村)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绝大多数学校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许多机关、企业、工厂、农村等的社会活动也是有声有色,唯独家庭这个重要的“社会细胞”显得较为单薄。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在家庭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还是有的,只是方法太少,形式单调,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其实不然,我们学校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坚持以学校为龙头,调动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积极性,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做到了教育性、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五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正>新的时代,党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强国”目标的主题,这也为学校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中小学要把培育少年儿童的“四个自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将其形象化、具体化、行动化,把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的时代,党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强国”目标为主题,这也为学校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几个维度提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以期更好地在高校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