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语言是新闻传播最重要的载体。能否准确运用新闻语言,是能否真实、及时、客观、全面地传播新闻事实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新闻语言运用“失准”,造成信息传播不全或受众信息接收发生误差等情形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意不全。即由于新闻语言遣词造句不到位,使得传播的信息没能“打中”媒体最需传递或受众最想获取的信息靶心。  相似文献   

2.
社会新闻靠什么抓住受众?各纸媒深挖新闻资源,创新报道形式,努力以有限的新闻争取更多的受众,但收效并不明显。报纸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平台,更应是思想与文化的载体。一张报纸的胸怀和文化底蕴,决定了这张报纸的视野和品位。它所关注的社  相似文献   

3.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4.
报纸是读者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一份报纸,向受众传播的不仅是新闻信息,同时也在传播着一种"温度"。报纸通过新闻人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观照角度和情感态度,或隐或显地在向受众传达着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性温度、一种舆论导向。虽然新闻报道历来强调客观,但"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件"、"选择什么样的报道角度"来进行客观报道,这是记者和编辑都不可避免地要作岀的选择。不一  相似文献   

5.
周文 《新闻界》2006,(5):78-79
一、军事新闻传播以及选择该研究对象的目的军事新闻传播就是将事件(军事新闻)经媒体传播给受众的过程,传播过程的起点是满足受众的需要,终点是军事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军事新闻传播价值观的中心是受众,其传播的全过程都是把着眼于受众这一客体当作挖掘军事新闻价值、实现军事  相似文献   

6.
王燕 《河北广播》2009,(5):70-72
新闻受众心理是泛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活动。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能否使受众接受,得到受众的认同和赞赏,可以说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传播学上讲,新闻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客观的新闻传播心理规律。作为新闻从业者,认真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对采写优秀的稿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时下,在新闻传播领域,"落地新闻"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因为受地域性限制,地方报纸不可能将国内外新闻一网打尽,又不能不报道,于是就催生出"落地新闻"。从另一角度看,地方报纸大都把新闻"本土化"作为赢得受众认同、提升自身品牌的重要方式,强化新闻落地就成为报纸的重要选择。新闻落地体现在报纸上就变成落地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的新闻传播呈现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多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广大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动态新闻和浅表层的直观反映,他们迫切需要了解深层次的新闻。而栏目的设立,恰好迎合了新闻传播中受众的需求。栏目在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发挥着它独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传播对象是受众,离开了受众,新闻工作就失去了意义。要搞好新闻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研究受众的心理,掌握受众的心理规律,围绕受众进行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准确反映受众的需求,正确表达受众的好恶,引起受众的共鸣。本文以报纸新闻宣传为例,分析探讨了好奇心理、对比心理、得益心理、求近心理等几种常见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0.
温希伟 《新闻三昧》2006,(11):24-25
新闻心理学是新闻学与心理学交叉融会的边缘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新闻传播者、新闻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在新闻采编、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新闻的发生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偏离了这些规律,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或被淘汰,或完不成导向任务,或成为取缔对象。何况,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也在迅猛的发展。不论传播方式、传播工具、报道内容、导向技巧、报道形式、栏目策划等等,都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因此如何打造专业基础,锐意革新,努力学习,就成为创一流企业报纸的必由之路。从受众的兴趣、需要出发,精心…  相似文献   

11.
今天,新闻的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获取新闻,也可以通过网络甚至手机获取新闻信息。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方式或者说受众获取新闻信息手段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今天的受众对新闻变得更加挑剔。他们不再担心自己能否获取新闻信息,也不再关心自己通过哪一种渠道来获取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2.
接受新闻传播对绝大多数受众来说,不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自主的行为,有很大的选择性。如果受众对传播毫无兴趣,就可能不注意它,即使注意也不会持久。因此,符合受众的兴趣,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受众的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新闻信息的特征所引起的,但也和受众自身的状态,如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的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外界刺激的影响下,由于受众自身的状态不同,无意注意的情况也就不同。因此,新闻传播引起受众的注意不仅取决于新闻信息的特征,而且也取决于传播内容和受众的关系。近年来,我国许多新…  相似文献   

13.
张家恕 《新闻界》2006,(6):73-74
新闻写作/传播策略指的是为实观新闻写作/传播目的、目标而采用的对策或方案。由于新闻写作/传播的根本目的和目标,是实现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新闻写作/传播策略,主要是针对受众的接受而言,即探讨为了达到让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目的而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标题是现代传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新闻信息为受众所接受的必经通道,是新闻发生作用的起始点。不论是报纸、广播、电视乃至网络新闻。都需借助一双双传神的眼睛——标题的概括、揭示、评价,进而起到引导和强化的作用.以顺利进入传播渠道,寻觅自己的知音。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报纸是一项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方式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的新闻时事等信息。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新兴媒体传播手段开始涌现出来,已经成为当下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对于报纸新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在这种情形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以提高新闻采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受众吸引力是报纸新闻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于报纸新闻采编以及受众吸引力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地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报纸具有政治性、信息性、文化性和商品性。报纸言论是对新近的发生的新闻进行评论,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因此具有新闻信息的真实、快速、新鲜的基本属性。而版面上最能体现报纸政治性的则是言论,因此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精彩。  相似文献   

17.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短小篇幅再现现场实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了人们快速阅读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当今各大报纸版面上独领风骚。现场短新闻不仅现场感、时代感和主题感强烈,...  相似文献   

18.
秦超 《军事记者》2008,(8):42-44
新闻传播效果,是指新闻传播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引起受众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军事新闻传播价值观的中心是受众,其传播的全过程都是把着眼于受众这一客体当作挖掘军事新闻价值、实现军事新闻价值的立脚点,选择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事实。传播的军事新闻越被受众欢迎,社会反响越强烈,  相似文献   

19.
步入新世纪,我们蓦然发现身处于立体式和平面型纵横交错的传播环境中。从早晨起,广播、报纸就把昨日新闻刊播出来;直到中午,受众已成为新闻的饱和体,相互传播着新闻,并形成了小环境舆论;随着夜幕降临,电视、互联网重叠展现出今日新闻,而受众对新闻超载已是不堪重负,强烈呐喊:“我要独家新闻 !”舆论一律的时代即将结束,新闻界竞争日益加剧,发现、产生独家新闻便成为各新闻媒体出奇制胜、提高自身声誉的法宝。 慧眼:从能动认识升华独家新闻   发现,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的说法,是“看到人人看到的,却想到别人想不…  相似文献   

20.
一、报纸的受众接触规模:各主要媒介的受众接触规模从大到小依次是电视、报纸、网络新闻、新闻类杂志和广播,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本次调查发现,各个媒介在全国城市居民中的受众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95.62%)、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