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领域中有些研究成果是以华人命名的,其中著名的有: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文后公式:1950年,数学家吴文后发现的关于示性类公式,这是拓扑学的基本公式。黄方程:1950年后,固体物理学家黄昆提出了声子——电磁波的耦合震动模式。吴氏通用理论:五十年代初,物理学家吴仲华创立了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华——王方法:1960年后,数学家华罗庚、王元在筛选及运用方面,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的“2+3”。童鱼:六十年代初,生物学家童第周人工育成了新鱼种。朱——刘算法:1965年,数学家朱永津、刘振宏提出的最小树形图算法。侯氏定理:1974年,数学家侯振挺提出了“Q过程唯一准则”的一个“最小非负解法”。建国…  相似文献   

3.
吴文后公式:1950年,数学家吴文后发现的关于示性类公式,这是拓扑学的基本公式。黄方程:1950年后,固体物理学家黄昆提出了声子——电磁波的耦合震动模。吴氏通用理论:五十年代初,物理学家吴仲华创立了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华——王方法:1960年后,数学家华罗庚、王元在筛选及运用方面,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的“2+3”。童鱼:六十年代初,生物学家童第周人工育成了新鱼种。朱——刘算法:1965年,数学家朱永津、刘振宏提出的最小树形图算法。侯氏定理:1974年,数学家侯振挺提出了“Q过程唯一准则”的一个“最小非负解法”。龚氏物…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11,(17):62-63
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毕业。1947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被第三世界科学院(现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选为院士。2000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相关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方法",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动态     
信息与动态首届亚洲数学技术会议于1995-12-18~21在新加坡举行,这是国际数学界的一次盛会,会议由新加坡理工大学承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界专家、学者278人,会议还出版了论文集.我国著名数学家、我刊名誉主编吴文俊先生在大会上作了题为...  相似文献   

6.
李斌 《学习之友》2006,(9):16-17
国际数学界关注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被科学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6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彻底证明了这一猜想。  相似文献   

7.
2006年,哈佛大学著名的华人数学教授丘成桐在北京宣布,国际数学界因为有中国人的强势参入,传来喜讯:在美国、俄罗斯等国数学家的工作基础上,广东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曹怀东彻底证明了国际数学界关注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丘成桐教授认  相似文献   

8.
正吴文俊是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也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从事着在外人看来最枯燥无味的数学,却一辈子快乐;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等领域攻克数个难题,从学生时代就被划为聪明那一类,却总说数学是笨人才能做的研究;那些奠定他在数学界地位的成果,如果不勤奋不可能获得,可他却喜欢光脚穿着皮鞋在屋里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3日,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教授丘成桐宣布: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被我国数学家朱熹平、曹怀东完全证明。  相似文献   

10.
谷超豪先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在2002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帕利斯在开幕词中谈到,中国数学之树是由若干位中国数学家培育起来的.在他提到的数学家中,长期在国内工作,尚健在的数学家有两位,一位是吴文俊,一位是谷超豪.  相似文献   

11.
谷超豪先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在2002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帕利斯在开幕词中谈到,中国数学之树是由若干位中国数学家培育起来的,在他提到的数学家中,长期在国内工作,尚健在的数学家有两位,一位是吴文俊,一位是谷超豪。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在诸多获奖的科学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 .吴文俊院士的成就涉及数学诸多领域 ,主要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 .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成果 ,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 ,享誉世界 ,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引用 ,影响深远 .这次获奖 ,是表彰由他开创的数学新领域———数学机械化的卓越贡献 .数学机械化的思想来源于中国古算 ,来源…  相似文献   

13.
最终谁完成了庞加莱猜想的最后“封顶”工作呢?是中国数学家!国际数学界关注了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近日被科学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6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彻底证明了这一猜想。“这就像盖大楼,前人打好了基础,但最后一步——也就是  相似文献   

14.
国际数学界关注了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终于被科学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庞加莱猜想。“这就像盖大楼,前人打好了基础,但最后一步——也就是‘封项’工作是由中国人来完成的。”丘成桐说:“这是一项大成就,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这是第一次在国际数学期刊上给出了猜想的完整证明,成果极其突出。”数学家杨乐说。在美国出版的《亚洲数学期刊》6…  相似文献   

15.
国际数学界关注了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终于被科学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庞加莱猜想。“这就像盖大楼,前人打好了基础,但最后一步——也就是‘封顶’工作是由中国人来完成的。”丘成桐说:“这是一项大成就,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这是第一次在国际数学期刊上给出了猜想的完整证明,成果极其突出。”数学家杨乐说。在美国出版的《亚洲数学期刊》6…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数学专著中,我们经常看到以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数学理论:希尔伯特公式、希尔伯特定理、希尔伯特方程、希尔伯特不等式、希尔伯特变换、希尔伯特空间、希尔伯特子群……仅此,就足以证明,希尔伯特无愧于"数学界的无冕之王"这个称号.  相似文献   

17.
奥数震动了两位最高科技奖得主 一谈起"奥数",国内当今数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吴文俊院士就急了. 他在沙发上挺直了腰,瞪大眼睛,伸出手掌指指点点:"是害人的,害数学!" "什么奥林匹克?没这回事!" 这位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老数学家摆摆手"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不值得讲——胡闹了,走上邪路了,非但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起到反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在调和分析方面的成绩显著,获得本届菲尔茨奖.22日在马德里开幕的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当天宣布,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菲尔茨奖由4人分享,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陶哲轩.  相似文献   

19.
吴振英 《数学教学》2003,(5):47-48,7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于8月28日在首都北京胜利闭幕了.菲尔兹奖和内万林纳奖这两个国际数学大奖的颁发,作为大会的焦点,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内万林纳奖是一个设奖仅仅二十余年的“数坛新奖”,但它却能够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同时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足见其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和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庄暴见孟子》一文中,有一段孟子与齐王的精采对话:他日,(孟子)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从引文可知,这一段文字完全记叙孟子与齐王的对话,书面上用「曰」字分别引出二人的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