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余梅 《上海教育》2014,(4):112-112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语文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语文课程的可资利用的一切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语文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各种资源和学生本身。它既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对象,也是语文课程实施的载体。教师多渠道合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改革顺利达到预期目标,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证,并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充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变,促进学生真善美的转变,给学生带来快乐,完成语文课程任务,加强语文知识积累,满足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需要。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主要有: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要重视语文课程特色,遵循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科学合理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3.
李庆风 《新疆教育》2013,(14):122-1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体会到语文课文中的语言美以及作者所描写的风景与情境美。最终还应当将这种审美素质的教育上升到对美好情感和美好追求的培养和优化上。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项需要持续积累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课程内容。教师立足于语文课程的教学实现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价值的认知,同时在审美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拓展语文课程学习的范围和深度,使得小学阶段的基础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提升和优化。教师只要不断融入应用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就能够最终取得良好的学生审美素质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5.
樊华强 《教育探索》2006,1(3):25-26
在回顾和反思建国后两大语文课程观(知识本位语文课程观和能力本位语文课程观)的基础上,联系当前时代背景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应重建以人为本的语文课程观。其内涵是:课程的主体是学生:课程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课程的学习方式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付登海 《考试周刊》2010,(56):59-5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探究创新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因此,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郜敬稳 《语文天地》2010,(12):133-13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  相似文献   

12.
李燕 《学周刊C版》2010,(2):67-67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有针对性写作的教学: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语文的活动课.渗透写作教学: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中具有很强的优势。然而,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使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衔接存在问题,影响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因此,为了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本文着重分析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论述高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与意义,明晰高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提出高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变语文课程的统一性和求同性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语文课程的与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的发展本位。这样的语文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无疑给沉默多年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水,本文是对新理念下的几种阅读教育法深切体会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语文素养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素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由于"语文课程的多重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时说:“语文课程应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面又包含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手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国家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规定了语文课程所应该培养的语文素养。包括学科育人价值和学科核心素养,其主体是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一、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种类型“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是什么”的问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大致包括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这两个方面。理想的情况,语文课程目标应该得到明晰的表述,以使大家对目标的内涵有一致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就是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时刻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教学目的。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一、充分读书,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