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中,证据自始至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官只有借助于证据,才可以正确查明案件事实、确保案件公正、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极为低下,严重制约了证人作证制度效果的发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因此,若要充分发挥证人证言在诉讼中应有的证据功能,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证人证言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定的基本证据形式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范了我国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证人作证制度,但仍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3.
证人证言是我国民亭诉讼证据中的七种证据形式之一,其可靠性与真实性是由证人来保证的。证人的主体适格是保证证人证言可采性的前提,也是判断证人证言证据力的重要依据。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中有关证人主体适格性的立法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司法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作伪证的现象比比皆是,已严重降低了证人证言这一证据形式的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从现行立法的缺陷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对世界上有关国家和地区矗人作证制度的比较,来探讨现有法律框架体系中如何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有关规定,可以为“拯救”证人证言这一不可或缺的证据形式做出一定努力。  相似文献   

5.
证人证言是司法实践中最常用的证据之一,它对于案件的查明往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刑事证据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早已确立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但是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证人不愿作证、不敢作证或不愿、不敢出庭作证的现象十分突出,从而使这种最常用的证据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务之急,我们应尽快地完善有关法律,建立证人权利保障制度,从而尽可能地让证人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6.
证人证言是一项重要的证据。而我国法律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还不规范,也不够完善,甚至有些还是相互矛盾,而且对证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因此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不便,不利于法律公平公正的实现,因此,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非常必要,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证人出庭作证是证人的法定义务;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措施及证人出庭作证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民事诉讼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可见,证据在民事诉讼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任何案件的审判都必须以证据审查为基础。近年来,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对民事证人制度不够重视,致使民事案件审理实践中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作伪证以及证言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准确评判当前我国民事证人制度的现状与缺陷,构建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事证人制度体系很有必要,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证人证言制度对规范民事诉讼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践的深入,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之处。在审判实践中,克服这些不足和缺点,进一步完善证人证言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证人证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证人证言的真伪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加以判断。交叉询问式的询问模式为英美法系国家所使用。在英美民事诉讼中,只有当事人或其律师才能询问证人,法官一般不主动询问证人。在大陆法系国家,证人作证是作为一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种义务,询问证人是法官的职责。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和当事人都能够询问证人,但我国民事诉讼法缺乏对询问证人的相关制度的规定。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证人询问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作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保证诉讼程序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民事审判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已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一步深入的桎梏。本文论述了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证人证言制度,全面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1.
品格证据,是英美法系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被告人的品格证据对于其定罪量刑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被告人是否构成累犯。但是证人的品格证据是否允许用来质疑证人的作证资格以及证言的真实性,这是需要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证人制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英美的证人品格制度来完善我国的证人制度,以此构建我国证人品格证据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各国的证据立法和实践中,证人证言均被认为是强有力的证据种类。以细致缜密而著称的英国证人制度设计中,针对儿童证人资格、证言证明力、儿童证人的特殊保护问题均有较详尽的规定。我国应充分借鉴现代证据法学的通行规则,即儿童具备实质性证人条件,亦即取得证人资格;同时在庭审前服务、庭审技术屏障、庭外保护方面统筹设计,建立和完善我国儿童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13.
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取证难却是摆在当事人面前的最为严峻的客观事实,尤其是获取证人证言,由此应运而生“悬赏证言”。对悬赏证言法律效力的判定,大家莫衷一是。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具体分析悬赏证言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14.
证人证言是诉讼活动中是最重要、最普遍运用的一种证据。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三大诉讼法对证人作证问题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司法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象屡见不鲜。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结果,最终影响了司法公正、司法效率价值的实现。为了改变当前证人不愿、不敢出庭作证的现状,就证人作证问题作了些探究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建立的《证人作证规则》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集宁师专学报》2013,(3):90-95
证人不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审判的一大顽疾。刑诉法修改后针对该问题,从证人出庭的条件、强制证人出庭、证人补偿、证人保护等各方面做出了规定,但却忽略了证言笔录的证据能力问题。新近出台的司法解释则混淆了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同时也缺少诉权制约裁判权的理念与机制,体现了我国程序工具主义的传统。在该问题上,案卷移送制度的恢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在某些情况下,证人证言是能否给被告定罪的关键,证人出庭作证也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关键。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一直是一件老大难的事情。一方面,证人害怕受到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报复;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先行法律中,对于证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利益等的保护的相关规定和具体措施还不够完善。通过简要地阐释证人保护制度的定义,说明证人保护制度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探究完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取证难,尤其是获取证人证言难,却是摆在当事人面前的最为严峻的客观事实。由此应运而生“悬赏证言”。对悬赏证言法律效力的判定,诸家莫衷一是。本文将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具体分析悬赏证言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18.
在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庭审判中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关键环节。但是,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证人不出庭现象大量存在,有其必然性。以立法来强化对拒不出庭的证人制裁。不能根本解决证人不出庭的问题。因此,设定必要的法律条件,允许证人不出庭作证和使用其庭外证言十分重要。合理界定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严格规范证人在法院之外提供证言的程序,应当成为完善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没有真正确立证人出庭作证的制度,在庭审中,提交书面的证人证言仍是主流。文章着重从刑事诉讼方面分析我国证人很少出庭作证的原因,进而提出改善建议,即建立出庭证人保护制度、建立出庭证人补偿制度、明确证人作证方式、树立法院权威以及提高民众法制意识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证人拒不作证,拒不出庭作证现象广泛存在,以及证人作伪证、证言内容失实等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问题的形式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这些原因,提出完善我国证人制度的若干构想,包括完善我国诉讼中证人资格问题、明确证人出庭范围、有效的证人出庭作证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