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深圳电视台的《法治纵横》栏目是1995年11月在广东省将深圳确定为依法治市试点市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迄今已播出350多期,经过7年多的“洗礼”和磨练,逐渐成熟并成为全国同类栏目中的知名品牌,节目在全国近20个省市电视台交流播出,1997-2002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电视法制栏目类一等奖,短片类一、二等奖和中广学会城市电视社教节目评比栏目类二等奖。是深圳电视台少数“存活期”超过7年的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2.
2002年4月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开播。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教授和“16大”代表、山东省大棚蔬菜创始人、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为农科频道开播剪彩。  相似文献   

3.
与国外先进的新闻制作理念比较,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水平急待提高。代表国内最先进制作水准的央视新闻频道(2003年5月1日试播,比CNN晚了整整23年)的节目,不要说与CNN这样的世界级电视新闻媒体比较有多么大的差距,就是跟日本普通商业电视台的节目相比也是差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春节期间,CCTV-10(科教频道)在三周的时间内实施了以"科技过年"、"文化过年"为主题的春节教科文行动"特别编排",连续推出了25个共计80多小时的大型特别节目。这次大规模的频道行为创意新、气魄大、实施快、质量高、收效好,在体现节日气氛、科教频道"三品"(科学品质、教育品格、文化品位)追求和节目可视性上实现了预期目标。通过这次"行动",社教中心检验、整合了频道资源,提升了频道品质与声誉,开创了节日期间教科文节目制作、播出、收视的新格局。3月8日,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及时召开了总结研讨会。社教中心主任高峰做了…  相似文献   

5.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央视最近有一档栏目显得格外抢眼.出镜记者锋芒外露的频频发问,打破砂锅的层层质疑,被采访者亲历事件本身的权威阐释,坦露心迹的真诚告白,这一切使得此栏目变得与众不同而魅力独具.新闻在彼此的话语交锋中产生了超越事件本身的深层意义,人物也变得有血有肉,真实可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科普节目近几年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节目收视率并不高,叫好而不叫座,普遍而不普及.  相似文献   

8.
“三贴近”为广播电视工作者指明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目主持人要实现“三贴近”,就要做到心入、情入、身体力行投入,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要使节目“三贴近”只能是空话、套话。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热线”节目,特指近年在全国范围内风行的广播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来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开通。政风、行风热线”的省份已经达到29个”。如何找寻探究这类栏目长久发展的生命因子?如何归纳这类栏目的核心传播力?如何调动各方力量使得热线更热?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探析总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没有很多的鲜花,没有眩目的铺排,2002年4月20日,一个跟“农”字密切相连,以充满生机的绿色为标识的新频道——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开播了。它是山东电视台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为城乡观众伸出的一只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