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论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养学生适当的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个人科学本质观是个体对科学知识发展所持有的信念和假设.它是一个观念系统,涉及对科学知识、科学研究与科学事业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是在日常生活经验、社会文化、科学课程和课本以及教师的教学影响下形成的.揭示学生科学本质观的结构和成因有助于预防并转变学生错误的、不充分的科学本质观.  相似文献   

2.
班级物质文化就是班级自然和社会学习生活环境中的文化象征,是最可见、最易接近的文化层,科学合理的班级物质文化所形成的氛围,既有益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又有利益于陶冶学生的心智,培养高尚的情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  相似文献   

3.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万敏 《考试周刊》2009,(35):170-170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作为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生物学的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生物科学素质与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五个方面。教师要真正达到培养科学素质.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质的目标.就要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转变教育理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那么,教师怎样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新教材中开辟的“科学·技术·社会”版块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供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联系生活的教学素材.这些素材,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STS教育,是科学(Sic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简称。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运动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思。STS教育的两个基本点就是突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STS教育主张在教育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合作精神。也就是科学、技术教育必须和当前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有很多有关个人和社会的事务需要应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世界观作出适当的决策。因此,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人在今天科学技术起主导作用的社会里生活起来可以更应对自如。传统的、重视学科结构和英才培养的科学教育理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开展科学的本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正确的科学本质观建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基础之上。通过实施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改革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师教学策略,使学习科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必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概念转变”这一术语表明这样一个事实:通常学生的前概念和生活中关于科学现象的认识,与即将学到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是有很大差别的。科学学习是学生关于自然现象的原有概念的发展或转变的过程,而不是新信息的点滴累积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概念转变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如何促进概念转变?首先,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能够支持概念转变的学习环境,例如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互相讨论的机会。其次,教师要选择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渐成熟,带动现代化教育发展进程。在教育新形势下,要想做好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把教学中的相关科学知识,如地理相关知识、化学相关知识、物理相关知识等,和学生生活建立联系,促使学生感受知识的变化,形成感性的认知以及特有生活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强化教学效果,也为后续的科学概念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利于学生在思维中形成科学概念,理解科学规律和正确应用科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科学建构科学概念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为相关学者以及教师提供理论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12.
Ignoring the role of chance in science distorts the nature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Teachers can address this issue by means of several in-depth historical case studies, such as the discovery of electromagnetism by Oersted. Oersted was led to his lecture experiment by logic (two new hypotheses), but its success from the first trial was largely due to chance. Reproducing Oersteds experiment in the classroom complements the story by allowing students to see for themselves the role of some accidental factors, such as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and instruments. The message to students is that chance and logic go together in science.  相似文献   

13.
An important objective in science education is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science.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hat science textbooks, which are key resources in elementary science curricula, convey an accurate conception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This study examined first- to fifth-grade elementary science textbooks with regard to their presentation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14.
科技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研究型大学在美国科技创新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对于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展的新一轮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60年代科学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蕴含着值得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借鉴的丰富经验,如科学教育改革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尤其是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科学课程改革具有系统性和配套措施;科学教育改革高度重视科学探究和科学教育的普及;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美国科学教育改革有大量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17.
18.
美国大学提供科学教师真实研究经历的课程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探究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从事真实的科学研究的经历,理解科学的性质,能够将自己的研究经历转化为在中学实施的探究教学。美国大学提供在职教师和实习教师研究经历的课程模式有短期模式,师徒模式和探究的课程学习模式。我们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xtent to which a State Systemic Initiative (SSI), 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gram designed to improve science education across an entire state, impleme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reform science education. Impacts that were measured included teachers'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fluence of the SSI on school policy, external influences on science instruction, and family involvement. In addition, students' views of instructional practice, school community and family involvement were measured. 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design was used to collect survey data from 46 middle schools; 23 that had significant amounts of contact with the SSI and 23 matched schools that had little to no contact with the SSI.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ere were important differences favoring schools whose science teachers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SSI. Included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standards-based instruction, and external influences on science instruction teachers' influence on policy.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found for professional community or family involvement. For studen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nly found for access to standards-based instruction. Results imply that SSIs can help change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system, but broader impacts are more difficult to achieve.  相似文献   

20.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教学是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配合以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训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要利用法学知识与社会现实情况密切联系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微格教学”;“应用社会实习教学”。多方位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机会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好地完成法律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