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录德 《体育师友》2011,34(5):40-41
1、课外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课外活动的组织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好活动计划.同时将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融入活动之中。因此。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课外活动的价值,全面、认真地组织好课外活动;科学地安排和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场地器材、设施在活动前准备齐全;教师要精选活动的内容、设计活动的步骤并负责指导中学生开展活动。同时.还要保证充分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课外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阳  焦巍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5):531-534
以阳光体育背景下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的内涵是指由学校组织领导,用以补充校园足球校本课程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校园文化以及普及足球运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的目标体系由整体目标和水平阶段目标组成;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了管理体制、活动方案、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等;通过对三所学校的试验研究,验证了研制的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正> 多年来,我们对中学的课外体育活动感到很棘手,课表上的活动课常常被其他课程挤掉。由于我校体育教师编制少(19个班仅3名体育教师),课外活动没有专人负责检查督促,安排的活动很难落实,因此,课外活动往往是有名无实。然而,由于青年学生的天性好动,他们需要体育活动,因此,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发地组织了一些“体协”,以满足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由于体协的组织者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外活动面面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的人过了四级、六级,但遇到真正的会话场景,仍然是畏畏缩缩,难以问答。为达到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之目的,光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辅助措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C一、开展会话活动培养学生口头交际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C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开展会话…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深入贯彻,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得到了高度重视。本研究以篮球课外活动为依托,通过实验教学法来探究其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团队意识各项指标的影响,以篮球课外活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团队意识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南通市启秀市北小学篮球课外活动为例,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旨在为进一步丰富小学篮球教学体系、课外体育活动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可调式课外活动安排表,即将课外活动的内容按有关要求和学校具体情况安排好后,各班便可在相应的位置找到相应的活动内容。此表制作简单,使用简便。 制作方法: 1.取一长方形(长宽要适宜)的三合板(或硬纸板),在其左侧画大小合适的三个同心圆,并将其分成二十等分,最外一个圆环表示周次,第二个圆环表示活动项目(见图1)。在其右侧注上使用说明,其内容为:使用方法、项目设置等。 2.制一个和图1中第三个同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法方法,对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同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目的明确,兴趣动机广泛。课外体育活动已逐步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数同学对参加课外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缺少活动伙伴,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是制约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 按照贯例,开一次运动会要停课好几天。当然,开这样的运动会有其特点,但占的时间多,耽误课程,小学生又易于疲劳等。为了摸索竞赛改革的新路子,近年来我们对运动竞赛进行了改革,即将一年一度的田径和乒乓球运动会,改为课外活动运动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安民告示。学年初就将本学年要举行的各种运动会及比赛时间告诉师生,使师生胸中有数,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为参赛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课外活动安排的几个原则 1.群体性原则。课外活动面向是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无论素质优、中、差都有一个循序渐进、增强体质的过程。注重信息反馈,尽量征求各班同学意见,照顾各班不同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激发广大同学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课外活动是课上教学的延续,是课堂讲授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实践应用,而课内讲解能丰富和充实了课外活动的内容。二者有机能结合有效地增进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竞赛要体现全体性原则。竞赛是普及体育活动的动力,多开展小型多样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0.
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有效渠道,应引起所有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开展田径运动,以跳跃、跑、走、投等形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田径运动,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田径运动之中,还可以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有效提高,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本文主要对小学课外活动中少儿田径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阳光体育背景下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的现状和对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管理组织机构职责不明确;计划方案不配套,难以落实;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专业素养不足;课外活动的内容不系统、针对性不强;组织形式单一,保障体系不完善。基于此,提出相应建议:进一步完善、健全校园足球课外活动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市、区、校三级课外活动方案;合理制定安排校园足球课外活动内容;进一步完善、健全保障体系;校园足球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2.
钱军 《精武》2014,(4):179-180
本文主要通过改变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和教师的支持下,自主开展各种不同项目.不同水平的课外活动形式,形成自主的课外活动模式,在积极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往,在共同的学习探索,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中,交流思想.情感.互相学习,互为榜样,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有效的抵制社会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并使学生在锻炼身体、培养能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同时违纪现象得到减少与抑制,使中职学校的管理水平能够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3.
课外活动的单元化,是经过对传统活动模式的任务、内容、形式和特点与不足的分析,结合对现代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之基础上提出来的,针对传统的循环轮流活动方式的不足而设置。其特点为:1.目标明确,内容与课堂教学密切配合,充分体现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作用。2.采用活动单元,内容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巩固和提高。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管教不管会,管会不管懂”的弊病。3.单元化亦有助于对班主任的培训和辅助,以弥补体育与保健知识的不足。4.单元化与运动竞赛紧密配合,增强了课外活动的激励机制,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课外活动的单元化模式的实施,应重点解决以下  相似文献   

14.
谈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成都水力发电学校薛瑜一、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比体育课灵活机动得多,但由于项目多、人多、场地使用大等情况,其组织工作要比体育课复杂得多。因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以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不...  相似文献   

15.
汤劲光 《精武》2012,(12):69-70
初中学习的阶段,是学生心理逐渐走向定性以及身体茁壮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很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奠基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初中体育课外活动是开展初中体育课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们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初中体育课外活动进行研究与探讨对我们的教学有着至关中的作用。我们主要通过对初中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以及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有效地管理措施。以此来综合性的探讨初中体育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外活动俱乐部形式,就是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采用俱乐部的管理体制,使学生对某一体育项目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训练,以达到快速提高这一项目运动水平的目的。   长期以来,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国体育课教学都是以“全面发展”为指导方针。由于教学内容偏多,学生在体育课上每个项目都要学习,但又不可能有较长的时间系统地学习,因而只能达到初步而不能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这就造成了学生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的问题,时间一长所学动作技术就会淡忘和消失。因此,我们提出课外活动采用俱乐部的形式,来完成体育课所不能完…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的严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国内外的一些学校增加体育课等做法使我们受到了启发。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我校从上学期试行把每周的两次课外活动作为正式体育课时列入课表,并建立了体育教师、班主任岗位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对高校体育课外活动采用俱乐部形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身体素质、体育知识的掌握及对体育的认知程度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课外活动形式的对照班学生。采用俱乐部活动形式,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及兴趣、掌握运动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育协会把课外活动搞活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校是一所县级中学,有20多个班,学生1400多人。近几年体育组有3~4名教师。场地器材基本上能满足中学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的需要。如何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开展好我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是摆在我校体育教研组面前的一个课题。为开展校内群体活动,...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体育课外活动多以班级为单位,项目单一且形式死板,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我校自2008年初步实行的选项活动与体育社团相结合的课外体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实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