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传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知识与整个教育的关系。今天,我们讨论这对关系,不应该也不可能简单地把“知识”与“素质”和“能力”对立起来,更不是弱化知识与教育的关系。新世纪新实践并不是不要知识,恰恰相反,而是提出了更加全面的知识需求。从个体角度讲,只有借助于教育,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才能理解和崇尚知识的价值,才能不断地从无知到有知,不断丰富着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内容,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获得、鉴赏、反思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满足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知识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和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几年来大教学中,我对“问题导向学习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下面就这一模式谈谈自己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体会。一、理论指导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2、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应把教育改…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观认为,人应当终生受教育,学校教育仅仅是起步,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学习能力比学到知识更有意义,即“会学”比“学会”更为重要。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热爱学习且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即运用有效的方法,学习并应用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学习能力必须作为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重点培养,这是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学习能力,能学习、会学习,才能自如地、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为自己职业能力的迁移打下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钱玉华 《考试周刊》2012,(78):29-2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小学生了解自然与社会、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打开小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但语言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地点滴积累。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刘阳 《湖南教育》2005,(23):44-44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这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我们必须改变学生这种不正确的学习观念。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很好地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语言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语言是各类信息的载体,它包含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学习英语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最后,让学生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成绩。同时老师自己也要改变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转移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从而使他们真正获得语言技能,提高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即通过旧的知识,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的过程。“新”可以是与别人不一样的,也可是自己新的提高,它突出与众不同。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在多种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巧和方法。人的一生只有通过学习创新,才能不断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南昌市豫章路小学切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毛泽东说过:“教改的问题,主要…  相似文献   

7.
“人非生而知之”。人的知识才能,只能通过学习获得。学习的途径不外两种,其一是,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即经过教,从教中学;其二是,从实践中学。不论是从教中学,还是从实践中学,都离不开自学。自学的效率依赖于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有强弱之分,在形成的过程中,又有着快慢之别。一个人自学能力的强弱、快慢,还影响着其他能力的拓展。就个人而言,它关系着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整体上,它又关系着培养各类人才的质量。因而,增强培养自学能力的自觉性,重视探索从婴儿教育开始的系统培养自学能力的理论和实践,就是十分必要的了。一、自学、自学能力与教的关系一切学习都伴随着自学。一个人从出生直到就业前系统受教育的阶段,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自学,他和她不是都变成“知识的容器”了吗!从实践中的学习,如果没有自学,实践者最多是一个墨守成规的守业者。  相似文献   

8.
一、老师要做到精讲善练,充分实践。   知识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技能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老师不训练,学生就不会。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就是一种能力。使语文知识和能力得以发展的途径是实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只是听,学生的知识是“听”来的,而不是“学”来的,至于能力培养则是空谈。但我认为,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就少讲或不讲了,其实是对老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在更多的时间里,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相似文献   

9.
谢雅斌 《广西教育》2004,(3A):33-34
小学数学学习是小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和各种能力的活动。华东师大著名教授孔企平曾说过:“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教学生学会什么,而是创设良好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学到知识,获得发展。”为此,教师应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机地整合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使学生能轻松地学习,积极地思考,从各方面发展他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瞿葆奎 《新教师》2019,(12):1-1
从教育实践和理论的长河来看,“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争论,在本质上正是反映了知识与能力这对范畴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知识与能力这对范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历史的启示中,在前人或别人的肩膀上,人们将继续不断地作进一步的新的探究,必然会有新的争论,并必然能取得一定的新的成果。真理产生在争论中。可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无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只能在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在学术史上,简单化地嘲笑前人,他自己会沦为被嘲笑者,因为他没有理解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实践出真知。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著名的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刘国正先生也说过“人们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有个特点:语文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实践,而不是依靠知识,更不是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获得能力。”可见.如何强化学生语言实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规程开放教育学习中,学生有意识地依据自己在知识、技能、能力及情感和意志方面的期望来安排自己的学习,通过实践课巩固和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中,实践课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总是肤浅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得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了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储备,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这样才可以真正地成为新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单纯地“盯着”学生学习理论文化知识,即使是在中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去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忽略了对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很有可能成为死读书的应试教育机器,不能够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综合素养,也不能够完成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变.学生如果没有运用知识到实践当中的能力,就无法成为新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对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教育,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1、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 我们的教育一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也的确造就了一大批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但以往的教育不大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这正切中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学习者通过不断“学”的实践,才能学会学习。把老师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其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两全”要求贯穿于每一堂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并不是上课讲的多、进度快,课堂效率就高。而是在每节课的有限时间里,使学生在获得应有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种能力,使学生逐步能独立地获取知识,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一、功夫下在备课上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要做到从多层次、多角度下功夫,上课时才能有…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运用探究方法进行学习 ,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而教学过程不应是教师从书本上力图准确无误地搬运知识的过程 ,而是一个连续地、生动活泼地与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符合的过程 .教师所追求的不是仅仅给学生讲述明白 ,而应力图通过自己的“示范” ,由学生主动探究 ,主动思考 ,亲身体验“活生生”数学思维活动 ,揭示出隐藏在具体知识内容背后的思想方法 .数学探究性教学过程 ,从教学认识过程的任务来看 ,其根本目的不在于仅仅获得和验证真知 ,更…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的课程。教学不再拘泥于课堂上的40分钟,而是把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因此,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成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外有无机会将自己从各种渠道获得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从“知”到“行”,从而提高品德课的实效呢?  相似文献   

19.
作通过几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体会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只有对工作高度负责,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做好工作,从工作中获得快乐,才能更好的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已影响和促进教育理论的更新和发展。理论的进步,推动教育实践在传统教学做法上,不断有新的突破。“第二渠道”教学的提出和实践,给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带来新的喜讯。本文想就其教学及其管理方面的问题试作一些探讨和研究。“渠道”谓之途径,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第二个途径。“第一”和“第二”,殊途同归,都要落实到同一个教育对象上。而不同的是,使受教育者在获得知识上具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