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写例话《练习给课文分段》教学设计□长春市刘晓燕关于读写例话的教学,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七册起开始编排。读写例话标明阅读和作文训练的重点,担负着指导阅读和写作的任务。读写例话属独立阅读的性质。例话中涉及的训练重点以及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是以“训练组”为单位编排的。每组突出一个“读”和“写”的重点训练项目,目的是为了加强中高年级读写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我们教学时必须认准每个训练组的教学目标,在进行一组教学的过程中把训练重点有层次分步落实到每篇的课例中去,对知识点的训练要做到课课扎实,步步到位。下面以五年制第九册第3组为例谈谈在进行一组教学的过程中怎样落实重点训练项目。本组有三篇课文《古诗三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胡萝卜》和一篇读写例话《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3.
一、把握教材,明确意图本单元的训练项目是“按一定的顺序写”。这一训练项目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理清课文的条理,再通过学习“读写例话”加深认识,然后在“听话·说话”训练中把自己或父母做菜的顺序说清楚;在作文训练中,按一定顺序将自己一家人是怎样度过星期天的叙述清楚。其相对独立性表现在训练序列化,既是前阶段的提高深化,又是后阶段学习的前提。如本次作文要求按一定顺序写,写作前要运用第三单元学到的写作知识列出作文提纲,写作中要把主要事情写具体,这又为第七单元的写作“详写和略写”作铺垫。因此,在教学时要做到训练目标明确,既…  相似文献   

4.
把好作文单元关静宁县城关小学王寨生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在编排体系中,每单元突出一个读写结合点,并围绕这一知识点安排一次习作训练。如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读写结合点是“分辨事物和联想”,作文训练则要求“写一处景或一处东西,把自己联想到的也写进去”。...  相似文献   

5.
小学三年级开始命题作文,重点是段的训练。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作文教学一开始就要注重进行能力的培养。第二,要遵循从说到写,由简到繁的规律。第三,要扣住教材,注意阅读与写作结合。三年级上期,教材中共安排了十二次习作训练,其中有一次复述故事的练习和一个应用文──“通知”的练习。第四,要依据三年级上期读写训练的五个重点项目,侧重安排每次作文的教学目的。这五个重点训练项目是:观察事物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读写结合教学,就是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阅读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练习中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例文),与单元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有着密切的联系,(习作例文)提供了作文范例,作文训练提供了实践机会。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读写结合教学,应根据教材的体系,抓住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循序渐进。先由德好一段到写好一段.再由读好一篇到写好一篇。由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或人物),抓住特点,全面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到选材立意,构…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教材从第七册起编排了读写例话。读写例话点明本组教材读写训练重点的内容和方法,担负着指导阅读和作文的任务.起着统帅整组教材的作用。例话中涉及的训练重点以及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训练,在本级讲读课文的教学中已经渗透,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已经得到初步实践,但此时,如果教师的指导能够密切地与教材相结合,在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小结.就能使学生认识更加明确,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反之.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只是空洞地、泛泛地讲解,学生不动脑、不动手,对所学的知识只能是一知半解,也就…  相似文献   

8.
怎样搞好一组课文的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完成读写方面的训练任务,是小学语文教师关心的问题。现以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组课文为例,谈点意见。一、“选材”是写作训练的重点。四年级上学期写作训练的总要求是,作文必须有具体的内容。为此,教材安排了四个写的重点,与四个读的重点相呼应。整个训练过程是这样设计的:1.要求作文必须有具体的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写作教学指导无序化与空洞化的窘境,我们基于学校的“乡村阅读”活动课程,以写作训练实践为对象,进行读写结合练习。我们认真梳理“乡村阅读”与写作训练的结合点,设置多类型写作支架,借助“支架式教学”,整合读写目标,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互通。笔者在七年级下学期将教材与“乡村阅读”活动课程相结合,开设了“细节描写”的专题指导训练课。一、引入示例支架,明确学生的写作目标在具体的写作教学过程中,示例支架的适时引入可以让作文教学目标更加直观与明晰。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最后一组教材(即第八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是该学期阅读和写作的综合复习单元。通过第八单元的教学,要对该期的训练重点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用学到的读写知识指导阅读和作文实践。因此,我认为:第八单元教学应该做到四个结合(以第十二册第八单元教材为例):  相似文献   

11.
把握重点理清主次第十一册第二组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深圳市罗湖区教研室赵克莉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六个训练重点,其中三个是阅读训练重点,三个是作文训练重点。这六个训练重点教材遵循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原则,分成相对应的三大块。第二组教材训练重点是...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是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划分“训练组”编排的。一个训练组一般包括二至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篇读写例话。教学时,应把握住每个“训练组”的重点训练项目,让不同类型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去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科学合理地编排作文教学的内部程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下面就第六册第四训练组作文教学程序,谈谈笔者的做法。  一、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训练重点第六册第四训练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这是在进行分段训练的基础上,侧重于“写”的训练项目。教学时,应把…  相似文献   

13.
小语第六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二)──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龙宅俊(省教委教研室)“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是本册第一个侧重指导作文的训练重点,安排在第四级教材中。〔训练目标〕继续练习写片段。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能写自己喜爱的水果和熟悉的...  相似文献   

14.
小语第九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二)———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龙宅俊(省教委教研室)“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本册第一个侧重指导写的训练重点,安排在第三组教材中。[训练目标]1能从老一辈著名学者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中受到启发,懂得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好处,并...  相似文献   

15.
张燕 《江西教育》2002,(17):25-25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要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打碎束缚自己的思想枷锁。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散开,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结果等的约束,进行扩散的或辐射式的思考,以求得尽可能多的不同解决办法,衍生出不同的结果。有次上作文课,训练目标:立意。作文题《我的××》。一看见作文题,学生哗然:太简单的题目了。我笑了,要求学生去写,几分钟后,我巡视的结果是:如我所料,大多数学生毫不思索地把××锁定在亲朋好友和同学老师这些对象上;列出的提纲也…  相似文献   

16.
“读写例话”标明阅读和作文训练的重点,指导阅读和写作,同时确定重点课文作为“例文”。如何上好”例文”,充分发挥“读写例话”的作用,是完成阅读和写作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一组教材除了“导读”和“基础训练”外,安排了2~3篇讲读课文、1篇阅读课文和“读写例话”。为了充分发挥“例文”的引导作用和“例话”对阅读、写作的指导作用,我在教学时经常重组教材。首先上好重  相似文献   

17.
作文的写作,历来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课本范文,是写作的模式;习作训练,是写作的实践;有感作文,是写作的目的。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作文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无话可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将生活之水引入作文。  相似文献   

18.
一、传统作文训练的方式和弊端 传统的初中作文训练中,每次都围绕一个训练要点进行,这样安排很好,显得重点很突出。但在实际教学中,具体操作往往是:教师提出这次作文训练的具体要求,然后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然后在下次作文前讲评。这样循环往复。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新版九年义务教材语文五年制第九册第三组教材,依据修订版《大纲》精神,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编排上仍以训练组为单位,内容包括:导读一课例(课文预习、思考·练习)一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字·词·句、口语交际、阅读、作文、实践活动)。本组课文仍有三篇,主要是围绕“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编排的。《古诗两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讲读课文,而原教材上阅读课文《胡萝卜》换成了《欧阳修追字》,这样更能使学生通过学习,从著名文学家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中受到启发,懂得认真修改自己作文…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想]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作文缺乏有效持续的讲评,学生缺乏有效的再修改、再创造。作文是一个不断被敲打完善的过程,因此,我的讲评课多以问题呈现,依据当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有的放矢,不求面面评到。在讲评前,我围绕当次作文的训练目标,进行批阅并遴选出带有共性问题的文章,讲评时摘取出相关段落(依据写作目标而设定)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点评,升格。下面以一节材料作文讲评课为例展示如何做到作文讲评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