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联合出版:e时代高校学报的一种可能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统计,全国9000余种期刊中,约有2000种高校学报,基本上是每所高校办了一份,有的高校甚至还不止办一份.在目前讲究效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2000来种高校学报似乎已落入一种尴尬处境:不办吧,学校的学术地位,学术成果,办学成就的体现会大打折扣,可以说不能不办,而办下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蚀本赔钱又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
宋嘉扬  靳明全 《新闻界》2006,(6):62-62,72
在传媒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传媒之一的高校学报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从经济效益来讲,高校学报是赔钱出刊。除少数著名大学的学报外.目前大多数高校学报的印数只有一、二千份。发行量更是少到只有几十到几百册,最少的仅为几册;印刷精美的高校学报大多仅供“内部交流”的赠送之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报靠发行回收印刷费用都绝无可能.更别说回收其它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了。假如没有学报所属高校的财力支持。各高校学报恐怕早就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档案资料丰富,有着独特的价值功能。既有原始性的记录功能、整合性的信息情报功能,也有全方位的服务功能。了解高校学报档案资料的价值功能,有助于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应具有美国科技期刊的读者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报应具有美国科技期刊的读者意识●续维国【呼和浩特】中国高校学报的自然科学版,无论是刚刚问世的,还是创办于本世纪初的“百年老刊”,发行过千份者寥若晨星,发行百余份者却俯拾即是,更有少者,发行仅几十份的,亦在举步维艰地办着。发生量的问题,不知给学报...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科技期刊的读者意识看中国高校学报续维国中国的自然科学版高校学报,无论是刚刚问世的,还是创办于本世纪初的“百年老刊”,发行过千份者寥若晨星,发行百余份者却俯拾即是。更有少者,发行仅几十份,亦在举步维艰地维持着。发行量的问题,不知给学报编辑们带来了...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学术空间是高校学报赖以生存的基础,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目前高校学报学术空间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高校学报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学术研究日益功利化、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难等等。要实现高校学报学术空间的健康化、有序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建立一种尊重学术的整体社会氛围,尽量减少功利因素对高校学报学术空间建设的影响;二是要建立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体制;三是学报编辑要力争学者化,同时,主办单位也要为学报编辑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和学科建设彼此相互依托,两者之间存在内部共生关系.由于高校学报和学科建设之间缺乏良好的创新互动机制,高校内部各个单位之间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学报与学科建设脱节,科研转化率低.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在人才、科研、学科创新等多方面可以进行协调发展,具有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可行性.通过整合资源,多方协调合作,积极探索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协同创新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拓展网络空间 ,是扩大高校学报影响的有效途径。随着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 ,以及中国教育科研网的日益完善和成熟 ,高校学报上网创办网络版的条件也已经具备 ,并且全国已有 2 0多家高校学报在网上安家。 1997年 7月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开始探索并创办了网络版。两年来 ,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现总结如下 ,供大家参考。1 高校学报是主要反映本校师生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大多数高校学报的名称前都冠有学校的名称 ,学报的影响 ,实际上也是学校的影响 ,因学报是依附于学校而存在的。要查找某某大学学报 ,首先想到的是学校 ;到某…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校学报创新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高校学报在改革开放后的20余年时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传播理论、交流学术、促进科技、培养人才等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新世纪的来临,高校学报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面临着出版产业化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克服自身弊端的挑战,学报如何进一步发展,也成为学报界同仁所日渐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创新才是高校学报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高校学报创新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高高校文科学报学术质量的几点意见胡敏中高校文科学报(下简称学报)是反映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窗口,是衡量高校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参数。因此,不断提高学报学术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学报和其它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相比有自身的特点:一是稿源的内部性。这一点对...  相似文献   

11.
解读高校学报"栏目主持人"现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勇 《编辑之友》2006,(4):58-60
一、"栏目主持人":命名与意义 "栏目主持人"现象,作为高校学报进行栏目建设的实验地,最早是由《南京大学学报》(下引高校学报,皆指其哲学社会科学版或人文社会科学版)于2000年第1期开始实施的.当然,最初的四个栏目后边注明的并非现在的"栏目主持人"而是"本专栏特约主持人".此后几年,《南京大学学报》一直保持着一枝独秀的局面.从2004年、2005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求是学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复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等十几家高校学报都先后推出了"栏目主持人"制度,开设了一个或几个由"栏目主持人"主持的"栏目".  相似文献   

12.
<正> 大学学报作为连续出版物的一种,和其他学术刊物比起来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的个性,主要有三点: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具有教学价值;反映本校各方面的状况,是同行间联系,了解的桥梁.因此,全面地搜集和利用大学学报是高校图书馆藏书与利用工作特点的一个反映.这项工作开展的好坏应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为教学与科研服务质量高低以及工作开展的是否全面的一个重要标志.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就本人经验,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军校学报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军校学报与地方学报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从军校学报的特点出发,认为军校学报可持续发展应重视解决主编核心作用的发挥、刊物的保密性、特色及质量4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的水平与实力迅速提升.与此同时,高校学报举办者期望其学报水平与实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能否实现这一愿望?如何实现?这些问题涉及高校学报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卢志新  陈秀英 《编辑学报》2002,14(Z1):21-22
学报上网是高校学报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几个典型高校学报上网的实例,分析我国高校学报上网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报上网不积极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呼唤策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者按:我国现有高校学报1000多份,占全国注册期刊数的1/8,在社会文化选择、积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我国高校学报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期的三篇稿件,分别从高校学报的质量、高校学报的策划问题、知识经济对高校学报的挑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近几年来,图书的选题策划、组稿策划、发行策划以及期刊的总体策划、形象策划、特色策划、发行策划等等已为业内人士广泛接受和采用,并逐渐为广大公众所接受。然而,高校学报似乎远离市场,与策划几乎无缘。其实,经过分析时代对期刊的要求,经过分析高校学报中现存的问…  相似文献   

17.
把学报送到需要学报的地方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高校学报发行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了"把学报送到需要学报的地方去"的发展思路,并从注重高校学报内部交流的价值、做好学报的交流交换和扩大学报论文的检索途径3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生存基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葛赵青  刘杨  杜秀杰 《编辑学报》2005,17(2):148-149
分析高校学报的历史、性质和功能.认为:高校学报是由高校拨款,为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宣传交流的需要而自觉创办的;高校学报虽然也有销售,但在本质上具有宣传品的属性;讨论高校学报的改革,不能脱离高校办学报的目的而仅从学报自身的角度考虑;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生存基础正是高校对学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周宁 《出版参考》2017,(11):35-38
在全民阅读背景下,高校学报如何进行阅读推广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学报传统的发行量小、面窄,数字出版缺乏对电子产品的研发和宣传,学报的体制虽然保障了学报的正常出刊,但也逐渐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高校学报必须寻找新的生长点,而在当前形势下在阅读推广上下功夫是一个可行的出路.高校学报,在满足特定群体基础需求的同时,应更多立足于服务整个大学生和社会群体潜在需求的阅读.  相似文献   

20.
论地方高校学报的区域先进性--以《保山师专学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丁强 《编辑学报》2005,17(5):379-380
分析地方高校学报的优、劣势所在,提出地方高校学报的特色定位策略,并探讨地方高校学报实现区域先进性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