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赵公退休之前二十多年,上下班尽是小车伺候,从来不知坐公交车有何规矩。退休之后赵公第一次乘坐公交车竞从后门上车,不料受到司机的斥责:“还有这样的人,连上车都不会!”赵公不作辩解,笑嘻嘻、乐呵呵下车再从前门上车。此后,  相似文献   

2.
一辆公交车,在这座城市里行驶着。车上一位名叫汤姆森的乘客突然发现兜里的钱包不见了,马上告诉司机。司机一边开车一边问:什么时候丢的?刚刚发现。汤姆森说,不过我也是刚上车,上车以后还买票了呢。买票的时候钱包还在呢……  相似文献   

3.
兰本达教授把科学学习比喻为过河,科学教学就是教师设置好踏脚石,引领孩子们从河的此岸到达彼岸。这里所说的此岸即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初始想法),彼岸即学生要建构的新概念,踏脚石则是教师设置的承载概念发展内涵的探究活动。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概念转变的过程和不断修正并  相似文献   

4.
倒过来想想     
那天乘公交车到县城去,刚上车就听到司机向我问好。抬头一看,原来是我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当车启动时,售票员开始售票。这时,我的那位学生司机却对售票员说:“二哥,陈老师的票钱别要了。”我说那不行。可是一再推让,最终还是省了车票钱。我抬头看到车前面写着标语:“亲友免票和贪污一样。”  相似文献   

5.
兰本达教授把科学学习比喻为“过河”,科学教学就是教师设置好“踏脚石”,引领孩子们从河的此岸到达彼岸。这里所说的“此岸”即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初始想法),  相似文献   

6.
我两年前从初中到了高中,教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感到高中和初中的教学确实有许多不同之处,而学生知识的断层和不适应,更让我有强烈的感受。他们好像站在河的此岸,极目张望,想要渡到河的彼岸去,但苦于没有船和桨,更难找到一座桥,时间一长,有的还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园丁语粹     
最值得称道的教师,不仅因为他有渊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有驽取课堂的能力。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知识层次观望学生,而不应该站在自已的知识角度“居高临下”,苛求学生。教师如渡船,把学生从知识的此岸到厚实的彼岸。  相似文献   

8.
<正>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后通常进行任务设置以开展教学活动。任务设置包括针对情境进行设问、师生互动探究、组织学生活动体验等。任务设置是为了"渡"学生从情境的此岸到素养的彼岸,这一设置是否科学到位,关系素养培育能否抵达彼岸和抵达彼岸的程度如何。那么,任务设置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设问要精准,忌盲目随意在议题式教学中,情境设问犹如指挥棒,指引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方向。设问是否精准,直接关系核心素养能否抵达培育彼  相似文献   

9.
一天,小个子司机像往常一样将公交车驶出总站.一开始,一路顺利.过了不久麻烦就来了.在一个停靠站,一个大个子上了车.这个乘客体格高大,面目粗犷,一双虎眼透出凶神恶煞.他上车后,两眼逼视着小个子司机,说:"我不买票了!"然后在一个位置上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放学铃声已经响起,我也结束了开学第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刚走到校门口,校车司机就焦急地问我,是否看见一个还没上车的学生。“‘在什么地方上车,司机是谁’,这些细节班主任在报名时都向家长和学生反复交代过呀,难道这个学生忘了?”我正纳闷呢,一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来。  相似文献   

11.
黄祥芳 《成才之路》2009,(26):I0008-I0009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也要讲究节奏。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相似文献   

12.
漫水桥     
正 04推荐李存刚漫水二字,让人油然想到时间;桥有两头,仿如时间史上的过去时和现在时、彼岸和此岸。作为路人,从这头去到那头,是我们必然要做的事情。但是,等我们真的到达"彼岸",却发现,曾经的"此岸"依然在视线里,只是已见遥远,已见模糊。  相似文献   

13.
正某日坐公交车,上来一个年纪挺大的老爷爷,站不太稳,把着扶手从刷交通卡的地方慢慢踱到第一排的位子,感觉花了好久。但司机耐心地等他坐定,才发车。突然想起自己有次上车后突然找不到交通卡,在钱包,口袋摸索了好久好久,但司机一直等我找到卡,刷完,坐到位子上,才发车。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现在回想起来,那天自己刚好穿了一双高跟鞋,司机大概也是怕我会站不稳吧。我还在国内的时候,经常要一手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一般以童真来认识现实生活。他们充满幻想.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作文则要求他们将这些感性的认识用充满理性的逻辑语言表达出来。这正如站在此岸望着彼岸.彼岸小草青青、百花艳艳、蝴蝶翩翩。在此岸感知得到.如何由此岸达到彼岸.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这番美景呢?这就需要在两岸之间架一座桥.架“桥”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教师的身上。  相似文献   

15.
打车神器     
丁科 《留学生》2013,(10):37-37
最近在杭州出差,要赶飞机回北京时朋友用快的打车帮着叫了出租车,还挺自豪地说这是“神器”,当时我还怀疑这东西的效果,没想到第一时间就有了司机的回应:车一会儿就到。上车就跟这司机聊上了。  相似文献   

16.
乐不可支     
车载电视 今天坐公交车,有一站司机问了一句:“关后门了!”没人回答,于是司机就关了后门,起步。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在上海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八旬老人因腿脚不便被拒上公交车,随后老人与其儿子在车队大闹,直到民警接报赶到现场,事情才得以平息。最终车队特派一辆空车,将父子二人送至目的地。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从车队的角度来说,他们拒绝老人并非没有道理。老人腿脚不便,上车都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司机见状有些担心,我想,司机担心的不仅是老人的安危,更是关乎其他乘客的利  相似文献   

18.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一位先生上了出租车,发现这辆车不只是外观光鲜亮丽,司机先生服装整齐,车内的布置亦十分典雅.司机很热心地问车内的温度是否适合,还告诉他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音乐频道。他选择了爵士乐,浪漫的爵士风让人放松。司机在一个红绿灯前停了下来,回过头来告诉他,车上有早报及当期的杂志,前面是一个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乐也可以自行取用。从一上车开始,  相似文献   

19.
冷笑话     
上公交车 放学后我等公交车,好不容易来了一辆,可是人多得根本就挤不上去。这时,司机叔叔说:“我先发动车,慢点开,你跟在车后面跑。”我听了虽然很疑惑,但还是照做了。眼看车开了几米,忽然一个急刹车,上面的乘客把持不住,全部倒向车前方去了。这时。司机叔叔得意地招呼我:“上来!后门有地方了!”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和飘缈,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摘取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要进入艺术的境界,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