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使得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促使我们进一步寻求新的更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班主任肩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任,既是全班学生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在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威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学生对我们的管教往往置若罔闻,甚至会产生不满和对立,工作就会事倍而功半。古人说得好:“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但威信的获得,在我看来主要不是在于社会、学校给予你多大的权力,而是取决于我们教师自身的品质、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所产生的效应;威信并不是通过高压手段让学生害怕、屈服而赢得,而是让学生敬重进而信服;威信中的“威”是慑人的力量,但离开了“信”所包含的信任、信服、信誉等含义,再强大的慑人力量也起不了实际的教育作用。可以说,具有较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和力量:一种是官制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但是,由于缺乏行政隶属关系,实际上前者的这种垂直权力结构在乡村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垂直与平行相交的权力结构,即包括街头官僚、乡村精英、权威人物、能人等几种权力主体的模式。在这种权力结构模式下,虽然他们处于中国权力体系的最末端,但是却在基层政府与民众之间搭起了一座通向信任的"桥梁"。因为他们掌握了其他政府组织或群体所不具备的获取村民信任的特殊资源———能力、威信和依附。在这种权力结构与信任资源获取方式共同影响下,中国乡村社会中"权力-信任"关系也表现出"强权力-强信任"、"强权力-弱信任"、"弱权力-强信任"和"弱权力-弱信任"四种特征。  相似文献   

3.
强化教学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耍探索管理的规律,达到管理高效的目的,必须正确认识这几对关系。1.权力与权威。权力是组织上赋予某种特定对象的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威则表明具有某种权力的人应该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有了权力,但不一定有权威,有了权威,...  相似文献   

4.
几乎每所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几个比较调皮、后进的学生,一般表现为品德不良、学习成绩差.我们称这类与大多数学生不同的少数学生为个别生.尽管为数不多,但教育不好,给整个班级工作带来的麻烦却不少.因此,个别生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会碰到的课题.本文就此谈点看法.一、尊重是个别生教育的前提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尊重与羞辱对于他们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尊重学生就是对学生自身力量的信任,这是新型尊师爱生关系的具体体现.个别生的自尊心往往被自卑感所掩盖,对他们的尊重与信任尤  相似文献   

5.
教师课程权力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权力"和"课程"概念的分析,本文认为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课程主体在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或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教师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教师在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它具有强制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媒介性.它与教师的课程权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任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社会如何有秩序?信任无疑是最重要的建立社会秩序的微观机制之一.早在17世纪霍布斯就提出著名的"丛林假说":人与人之间如果缺乏信任就将陷入人人相互为敌的生存困境.100多年前社会学家齐美尔对信任发出了"社会何以可能"的追问.他认为信任是促进社会整合的力量,我们的社会联结是无法建立在对他人的完全了解的基础上,如果人们缺乏起码的信任,社会就会解体.  相似文献   

7.
顾明远先生曾说:教育是理解,是信任,要沟通,在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可见,沟通是一种教育方式,同时也会形成一种教育力量,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班主任的基本功之一。一、主观性:说教之根与对话之障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人的想法都是主观的。但  相似文献   

8.
邓和君 《班主任》2004,(4):21-22
"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用爱和信任的目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在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信任是和谐的教育生态元素,是教育的基础.但当前的教育系统却表现出信任缺失的状态,特别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信任缺失,导致教育的"信任危机".在分析教师对学生信任缺失的原因和表现的基础上,从学校和教师个人两个方面提出了信任重建的几点策略,包括制度建设、学校文化重建、强化教师承诺和责任、加强师生心理沟通等信任机制和具体做法来重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10.
学校中的信任之于治理共同体的诞生以及学校治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因为研究者的忽视以及信任本身的复杂,学校中的信任很少被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探索,有关信任的定位、基础、形式、功能等基本问题也经常陷入"概念沼泽".学校中的信任作为一种"社会事实",产生于学校场域中社会关系的互动;作为一种关系性的社会现象,信任渗透于学校的不同层面.信任关系主要发生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是学校中的一种角色期望.这种期望可能来源于"先赋",也可能是情境"获致".学校限定了期望形成的情境,也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信任形式,即在学校相互依赖的角色关系中建立特殊的"关系信任".信任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在调整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在创立和维护学校团结以及整合多种力量等方面,发挥了其作为"粘合剂"和"润滑剂"的重要功用.  相似文献   

11.
一切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都蕴藏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中,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与美德.教师热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热爱"后进生",给这些学生以温暖、信任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
<正>信任人的可塑性,敬畏教育的力量,是教育工作者的安身立命之本。"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适用于学生,也同样适用于班主任。在职前班主任教育体系严重欠缺、职后班主任教育质量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唤醒班主任的学习意识,提升班主任的学习力,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3.
人、财、物是幼儿园管理的基本要素,其中人力资源是最主要的,管理首先是做好人的工作.一般来说,园长具有两类影响力,即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因园长的职位、职务所产生的使教师必须服从的"强制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则是由园长的自身行为素质造成的,它对教师产生的影响力是自然的,而非强制性的.它是经过领导者自身努力获得的,有些时候权力性影响力可以发挥效力,而有些情况下则发挥不了效力.就影响力的整体效果而言,非权力性影响力它比权力性影响力更有力量,起着决定性和主导作用.具有这类影响力的园长,会自然而然地受到人们的敬爱,让人由衷地觉得亲切,并产生信赖感,心悦诚服地服从领导.  相似文献   

14.
阅读2021年《人民教育》第24期《家校之间:没有真实表达,难有真诚合作》一文,深以为然.家校关系像人与人相处一样,需要有真诚的表达,并由此建立起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凝聚起育人的合力.尤其是"双减"以后,学校教育的功能得到强化,学校更需要来自家庭的信任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请用好教育惩戒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便是最好的老师,有时也会遇到学生违反纪律,不服从管教.单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是不足以维持教育教学秩序的.道德需要"自律",但道德具有非强制性,其约束力是有限的,因此还需外部力量,特别是纪律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自律是"软件",他律要"软硬兼施",得到权力的支持,这就涉及到教育惩戒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马卡连柯认为尊重与信任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尊重人、信任人,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他看来,对少年儿童的尊重和信任,是误入迷途的孩子成为有责任感、荣誉感、朝气蓬勃的社会成员的最重要的法则。一位被劳教的学生曾这样问马卡连柯:"请您坦率地告诉我,您相信我吗?"他严肃而亲切地对该生说道:"我相信!"  相似文献   

17.
论审美权力     
审美与权力是一个被"浅描"的文化景观.审美具有强大的力量,它引导着全面、自由而完满的人的达成;审美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中介,在日常生活和理论范畴等方面广泛而深刻地体现着权力特性.彰显审美的权力论可以还原与丰富美学认识,在文化景观和文化空间中更好地理解当下审美文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信任的教育学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育学的立场看,信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它存在于教育诸要素的互动之中,从信任中显现出来的是"以关系为本"的教育世界。作为一种策略,信任能够简化教育的复杂性,能够打开通向未来和世界的道路,实现各种力量的自由的真正的联合。信任为教育打开了更宽阔的视界,它使道德教育具有关系性、公共性和正义性,使智慧教育具有探险性、创造性和反思性,使情感教育具有安全性、健康性和发展性,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育权是国家公权力在教育领域行使的资格和力量,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国家教育权力系统的控制和制约.继续教育作为针对学校教育之后的全民化教育活动,重点仍然是成人教育活动,结合成人教育中国家教育权力运行特点,从长远来看,成人教育发展与改革应放在继续教育整体统筹背景下进行.当前国家教育权力系统在成人教育中行使权力包括知识的确定、教育行政管理权、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权、教育管理监督权及惩戒权力等方面,但国家教育权力在成人教育中行使存在权力界限不明、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机制缺位、道德失范等问题,国家教育权的行使需要尊重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由.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青年。"后进生有自己的长处,也有其闪光点,只是他们身上的长处暂时少了点,或是不容易被人发现。因此,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