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劲 《文化遗产》2008,(1):154-162
宋代沉船"南海Ⅰ号"经整体打捞进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本世纪中国水下考古的盛大事件。对"南海Ⅰ号"持续二十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保护,从此也将进入新的篇章。"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法进行古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体现了我国文物保护、海洋工程的综合实力,开创了多学科进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是我们获取考古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而要想获得丰富而又准确的资料则又非考古发掘莫属。每一项考古发掘工作在选点之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布方。在我国的田野考古中,一般采用坐标系按象限对探方进行区域分布。在探方的方向和规格的选择上基本采用的是正南北向的5m×5m和loreXlore这两种方。多数隋况下,我们需要成片的布方,怎样才能快速而又准确又节省人力地布好这些方了?  相似文献   

3.
孙键,男,45岁,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水下研究员。1987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进入国家历史博物馆做文物征集工作。1994年开始从事水下考古工作。10余年来曾参加过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福建碗礁一号水下考古、西沙华光礁水下考古、广东阳江“南海一号”水下考古。孙键是此次“南澳一号”水下考古队的领队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档案工作,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古档案是在考古发掘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真实的原始记录和重要的保存价值,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业务发展和科研提供珍贵的物质基础。收藏管理好考古档案,无疑是文物考古研究所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说考古发掘工作是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中心工作,那么考古档案工作则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的基础。考古学者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进行考古发掘,在发掘过程中经过严格的发掘程序,即原始记录、摄像、拍照、绘图,然后形成文字材料(年度发掘报告),最后组合成完整的考古…  相似文献   

5.
“南澳一号”,一艘沉睡在海底的明代商船,渔民的盗捞打破了它400多年的沉寂。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实物例证,它免于再次被破坏的唯一途径就是抢救性发掘。“南澳一号”沉船考古被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2010年的“一号工程”。5月10日至20日,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水下直播,更让亿万观众目睹了“南澳一号”考古发掘的现场  相似文献   

6.
从2000年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北京老山汉墓发掘,到世纪之交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勘探,再到去年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媒体介入文物考古报道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文物考古”、“重大发现”类似的  相似文献   

7.
考古工作的全部价值不仅体现在发掘出土的文物之中,还体现在各项文物资料的获取上,而文物资料价值的实现又取决于数据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考古档案的管理有别于其他档案的管理,应按照发掘项目将各类考古档案资料分类存放管理,合而是一个完整的发掘项目,分而则可细致地查阅每一个探方、每一座墓葬、每一件器物的情况,从而为研究者提供全面、详细的历史资料,这也是考古档案管理的目标和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考古工作中的钻探、发掘、资料整理、实验分析等阶段,会产生丰富的档案资料,包括遗址的钻探资料、遗存的原始发掘资料、发掘简报和报告、遗物的研究等,其内容有文字资料、照片、图纸、卫星航拍图片、录像、拓片、摹本等,这些资料可以统称为"考古档案".考古档案是考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个具体考古问题研究最翔实的资料,更是考古研究的直接资料来源,严文明先生曾指出"任何考古报告都应该是田野考古工作的忠实记录和集中表述".因此,考古档案是古代人类社会和文物研究的基石,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收集,以及科学、规范的归档管理,为以后的考古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董燕平 《档案》2012,(2):55-57
考古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是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考古档案管理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措施,档案利用率不高,一些文物考古单位重发掘、轻整理,重实物、轻资料,发掘与研究脱节.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科学规范考古发掘活动各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凝聚着考古学者们辛勤汗水和心血的学术新成果《湖南古墓与古窑址》终于出版了。这批珍贵的文物考古发掘资料,原得自上世纪50年代。当时,湖南省和中南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云集长沙和衡阳等地,配合湖南的城市建设,进行了繁忙而艰苦的考古发掘。在这次开发与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前提下,我省的大型基本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主要是能源、交通、水利等方面。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陡然增加,文物保护工作的压力加重,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抢救性考古工作,是我们面临的较为深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解析考古新闻“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焰 《新闻前哨》2002,(4):29-30
有关考古素材的新闻近两年来有愈炒愈热之势。从四川三星堆发掘、“彭公大墓”、老山汉墓、雷峰塔地宫开启,到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报纸追踪,电视直播,网上视频直播,可谓是全方位出击。媒体引发了受众对一向冷门的考古前所未有的兴趣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魏峻 《文化遗产》2008,(1):148-153
"南海Ⅰ号"南宋早期沉船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水下考古发现,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南海Ⅰ号"本身具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本文首先回顾了"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过程,指出针对该沉船的考古工作是水下考古与海洋工程的有机结合,开创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全新模式。这一考古项目提倡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原真性"、"完整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下(沿船)考古,在国际上诞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考古学的分支之一。我国的水下考古,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已经在广东正式建立了水下考古基地,而且还建立了国家级相关机构——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年来,我国水下考古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展的项目十数项。本文仅以"碗礁Ⅰ号"沉船资料为例,通过出水瓷器品种、器形以及装饰风格等方面特征的分析,主要探讨当时景德镇瓷业生产和海上"陶瓷之路"贸易情况以及清代瓷器外销路线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博档案包括考古档案和文物保护工程档案两部分.其中,考古档案是指在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基础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考古发掘报告、科研报告等.而文物保护工程档案是指在文物保护建筑在维修、重建、复建时的立项申报、规划设计方案及施工设计等工作环节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材料,以及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的专业资料集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有多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和文物保护维修设计项目档案,包括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图纸、幻灯片、录像、照片、拓片、保护方案、文物标本、电子文件等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是历史时期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缩影、文化的沉淀,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价值,它们能带给我们跨越时空的记忆,并启迪后人获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蒋文孝 《中国博物馆》2000,(2):54-56,77
秦俑博物馆近年来作为遗址博物馆做了一些有益的新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一,秦俑博物馆在发掘二号坑时,改变了以往等发掘彻底完毕后再放观众进来参观的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摈弃昔日发掘结束后参观的旧习,代之以一种全新的、独特的展出形式、即边发掘边参观,让观众身临其境,目睹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的原始面貌,打破心中对考古工作的神密感,从而对考古工作有一个亲身的体会和了解,而且加深了对文物及文物环境的了解。对博物馆来讲,可以及早收回投资。现在,博物馆事业不景气,盖一座保护大厅动辄几百万、上千万,这钱从何…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2018年6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期三个月。2017-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彭山江口遗址进行了两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出水文物共计4.2万余件,种类丰富,形制多样,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出水文物根据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底,买断新闻源第一次闯入湖北新闻界的视野———湖北电视台斥资50万元,买断枣阳九连墩古墓发掘的首家报道权。如今,九连墩考古新闻大战硝烟散尽,余音犹存。我们有必要通过梳理九连墩考古新闻报道的前前后后,冷静地全面审视这个全新课题,客观权衡利弊,以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买断:报道引入市场机制九连墩考古发掘,是建国以来我省最大规模的考古活动,意义重大,引起省内外广泛瞩目。在考古发掘“收官”前,省文物局向新闻界宣布:湖北电视台以50万元买断发掘过程的电视、图像、图片、文字、网络信息等首家报道权…  相似文献   

19.
刘彬 《声屏世界》2017,(2):22-23
近年来,考古发掘事件日益引发关注,相关的媒体报道也越来越多,作为以视觉呈现为主要手段的视频报道,在考古发掘事件中如何作为,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本文以汉代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为例,从呈现、解析、述评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期为以后的考古视频报道提供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20.
王霖 《声屏世界》2016,(8):28-29
直播考古,对广播媒体是一个挑战。解决主持人知识储备有限与考古发掘直播专业性强的矛盾,直播的时间有限与考古发掘周期长之间的矛盾,考古直播的专业性与听众需要的通俗性之间的矛盾,是做好广播直播考古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