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事实观念是新闻观念体系中的基础观念,关系到对新闻本体、新闻本源、新闻属性、新闻真实、新闻价值、新闻规律等新闻领域主要问题的实质看法,对新闻实践具有根基性的作用和影响。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事实呈现的具体形态,但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事实地位、属性、功能作用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包括新闻实践与新闻研究)拥有自己比较稳定的事实观念:在本体论上,认定事实是新闻的本体(本原)、本源;在认识论上,认为事实是可认识的,表征事实的新闻是能够正确反映呈现事实真实面目的,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性的终极标准。而最具当代中国新闻特色的事实观念是:新闻传播主体尤其是以党媒为主体的专业新闻媒体,应该在树立全面事实观的基础上,特别坚守正面事实观,努力实现全面事实观与正面事实观的统一事实观。或者说,正面事实优先、正面事实主导是当代中国新闻事实观的硬核。总而言之,当代中国新闻的事实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事实观,是价值取向鲜明的事实观,是当代中国新闻整体观念体系的基础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当代中国自主新闻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工作应当遵守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然而,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各种各样的虚假报道经常不断、失实新闻层出不穷,究其原因,除了少量是恶意造假外,大多是因为新闻采编中的方法不当,特别是没能做到用完整的新闻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事实”意思相近、相关而又有差异的系列概念,如新闻事实、法律事实等。中国著名新闻记者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写道:“事实是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概念,同时也是最模糊、最不确定的概念。”本文对新闻事实及法律事实概念进行辨析,旨在阐明新闻事实和法律事实在现实生活中的关联与区别,而后从法学角度剖析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的辩证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对于新闻事业来说,也不例外,如今,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有新闻发生,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新闻,人们也必须了解外面所发生的事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构成需要具备六要素,也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构成了新闻事件.新闻有新闻策划这一过程,新闻策划不等于策划新闻,新闻策划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的,而策划新闻不一定全都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新闻策划是需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其新闻事实也需要一些生成机制.本文笔者就新闻策划中新闻事实的生成机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闻官司与新闻真实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新闻实践中,相对于一般性报道,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真实性上要求更高。但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无时无刻不在的变动性,决定了新闻真实尤其是舆论监督报道真实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近年来,一些党报舆论监督报道在真实性上屡遭质疑,甚至屡遭反诉和新闻官司,而且报人败多胜少。  相似文献   

6.
新闻事实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学术界几乎公认这样一个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究竟是先有事实还是先有新闻 ?先有事实产品还是先有传播 ?西方学术界认为 ,事实是记者在传播实践中生成的产品。记者罕有机会深入信源的内部信息世界独立地确定事实。本文从事实的图解、事实的叙述框架、事实与信源及“新闻事实”的全球化等视角为我们理解新闻事实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能够捍卫新闻监督的生命在于新闻本身的真实性,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增强新闻舆论的公信力,赢得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这是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8.
报道新闻必须要用事实说话,离开了事实,传媒的公信力、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在互联网等各种新媒体迅猛发展、媒体生存与经济效益关系愈加密切、舆论监督与政治文明的诉求日益增强的今天,坚持在报道新闻事实过程中体现正确导向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新闻事实和新闻立场在新闻报道中是不能分割的,处理好事实与立场的有机统一,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讨论事实的时候,是从事物的本源出发的,客观事物的社会事件是关于我们的认识,我们强调的是事物、事实的客观性,这时的事实是自在的自然事实。当我们提出新闻事实的概念时,我们已经引入了认识的主体,即传者。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新近发生、刚刚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基本功.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听众或者观众阐明某种思想和观点.那么,怎样用事实说话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新闻用事实说话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新闻事实和新闻立场在新闻报道中是不能分割的,处理好事实与立场的有机统一,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中还有一种地位更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等待着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它是新闻评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开展舆论监督,不仅要敢于监督,还要善于监督。“善于”,即是讲策略讲手法讲艺术以求得最佳效果。用事实说话,往往胜过滔滔雄辩,是搞舆论监督的一个基本功。舆论监督报道由于其指导性、评价性、批判性强,对新闻事实的要求就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5.
如何对待新闻事实,是检验新闻人能力素质的试金石。有些人面对一大堆新闻素材,往往因不得要领而无从下手,而有些人则善于提炼出最能反映新闻主题的典型新闻事实的材料,迅速写出一篇新闻佳作。作为一名新闻人,要不断提高提练新闻素材的能力,在用典型新闻事实说话上下功夫。刊登于2013年2月26日《前卫报》二版头条位置的消息《履新40天装备练过关》,就是一篇善于用典型新闻事实说话的范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闻策划中新闻事实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闻策划只能决定事件的产生,不能决定事实的性质.新闻策划不是对事实的策划,而是对事实的显现.事实的总体包括显事实和潜事实两大部分.潜事实只具有事实元素,却不具备可资报道的新闻要素.新闻策划活动一般都是围绕新闻要素展开的,完备的新闻要素可以构成完整的新闻事件.新闻策划就是通过策划具有结构力和浮现力的新闻事件,以新闻形态来显现那些无形的、潜在的、不具有表现能力的潜事实或者说弱事实.新闻策划不是策划事实,而是策划新闻形态或者说是策划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7.
宋颖 《新闻前哨》2002,(11):9-10
根据新闻批评的定义,凡通过新闻媒介用新闻和评论两种形式进行批评的都叫新闻批评。故本文不谈对批评性新闻的采访(主要为隐性和体验式采访),因为光采访而未报道的事实不属新闻批评的严格意义范围,新闻批评的最大属性便是公开性,没公开便构不成新闻批评。行使新闻批评的责任。好比穿钉鞋,拄拐棍,要小心谨慎,要做到:第一:“用事实说话”新闻批评的权威性来源于用事实说话,不但关注时间、地点等细节的真实,更关注事实的整体真实,即“二度客观”。二十多年来成功的舆论监督或批评报道,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在“叙述事实”,有时其“…  相似文献   

18.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在各种新闻媒体上的再现。但新闻事实,不就等于新闻。为什么有的新闻事实能够成为新闻,能够成为好新闻,而有的新闻事实,却不能成为新闻,至少不能成为有影响、即有相当价值的新闻。这里除了新闻事实本身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外,在大多场合,取决于新闻工作者是否发掘和把握了该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换句话说,我们的编辑记者是否具备识宝的慧眼。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理论研究中,“什么是新闻”是最基本的问题;而新闻又是对事实的报道,因而“什么是事实或新闻事实”就成了更基本的问题。如果说“新闻”是新闻学大厦的基石,那么,“事实”就是新闻学大厦的地基。陆定一晚年还说: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性问题。而真实性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准确把握事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郑晓迪 《编辑之友》2018,(1):108-112
新闻的前提是真实,为保证新闻的客观性,有必要对新闻进行事实核查.新闻事实核查是指运用多种方式对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查,在西方新闻史上已经存在近百年的历史.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旧的事实核查手段辨别虚假新闻的难度增大,新闻事实核查的检测和鉴别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介绍西方新闻事实核查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对我国当前网络欺骗性新闻的辨别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我国当前网络新闻中存在的新闻失真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