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网络水军”的信息传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秀珍 《传媒》2011,(9):54-56
"网络水军"即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为客户发帖回帖造势常常需要成百上千个人共同完成,那些临时在网上征集来发帖的人被叫做"网络水军",他们有专职和兼职之分。到目前为止,"网络水军"已经在"封杀王老吉营销策略"、"蒙牛陷害门丑  相似文献   

2.
李云雅 《青年记者》2012,(17):14-15
“网络水军”是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为客户发帖回帖造势常常需要成百上千个人共同完成,那些临时在网上征集来的发帖的人被叫做“网络水军”,他们有专职和兼职之分.① “网络水军”参与的各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活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环境,极大降低了公众对互联网的信赖.网络水军的出现并快速发展壮大缘于各种复杂因素,而网络把关人的缺失是导致网络水军泛滥的重要原因.互联网突破了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编辑的权威被解构,把关权被分化乃至弱化,而这就为网络水军生产和传播信息提供了较为畅通的渠道和非常宽松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网络水军官方上讲是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在网上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同时,他们通过灌水来获取报酬,但是有些不收取任何报酬的普通网民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水军。  相似文献   

4.
"网络水军"通过"注水"、"发帖"等方式抢占舆论制高点,以此获取商业报酬,甚至逐步发展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职业。"网络水军"受商业资本的操纵,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目的是影响网络舆论环境。反思"网络水军"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加强对网络不良行为的监管,抵制恶性竞争,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公众意见的自由市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衍生了许多相关职业,"网络水军"即是以注水发帖来获取报酬的一种新兴职业。在"网络水军"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愈加显现。本文试从"网络水军"的传播机制入手,探寻其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衍生了许多相关职业,"网络水军"即是以注水发帖来获取报酬的一种新兴职业。在"网络水军"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愈加显现。本文试从"网络水军"的传播机制入手,探寻其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罗兵  杨衠 《新闻爱好者》2012,(13):48-49
网络水军涉及客户、网络公关团队、网络水军三个主体,并由此形成清晰的利益链条,迅速发展。网络水军的主要业务是网络营销,有时充当网络打手,其主要传播平台为QQ群、论坛、YY语音,学生、家庭主妇是网络水军的主要来源。网络水军操控网络舆论、制造舆论假象,扰乱了网络的良性发展。整治网络水军不能依靠行政力量,而需要提高媒介素养和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一个个网络人物顷刻间蹿红,一个个品牌迅速通过网络崛起,使我们深深感受到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和病毒式营销传播的神奇效果,感受到病毒式营销传播的工具——网络"水军"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席卷全国的抢盐风潮、船震门等网络恶性事件与恶俗传播使得舆论一边倒,对网络水军口诛笔伐,并誓欲斩草除根。本文认为,网络"水军"的作用巨大,但有两面性,我们应当遏制其负面作用,发扬其正面作用,而不是消灭网络水军本身。网络水军出现负面作用的重要原因是其"潜水"性、分散性等特征。在其整体运作机制中存在一个利益链。对其监管,就要在加强立法、建立机构、严厉打击、扭住水军运动的牛鼻子、建立行业协会、提高网民识别力警惕性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7,(7)
网络删帖是国际通用的网络管控手段。网络删帖属于新闻(信息)传播"刊后追惩制"范畴,呈现出即时性、规模化、商业化、智能化等特点。不当删帖和有偿删帖危害社会和网络环境,由此应建构起网络删帖行为的边界:涉嫌违法犯罪的有偿删帖应明令禁止、依法打击;网络删帖与表达自由的平衡可参照"明显而即刻危险"原则;完善法律规制、行业自律和监督机制是网络删帖科学化的有力保障;规范的删帖流程是防止网络删帖越界和删帖权利滥用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水军"谋求的是公共的注意力和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网民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并非基于理性选择,也无法直接辨别新闻事实的真伪。一些主流网站的编辑不顾舆论导向,片面追求名人效应,给"人咬狗"式的新闻开绿灯,为"网络水军"推波助澜。网络编辑严格过滤"网络水军"的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赵胜南 《报刊之友》2014,(3):121-122
网络舆论正处于一个高度自由、自发有序的状态,看似平静的网络环境下却隐藏着一股的“暗流”---“网络水军”,这股暗流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网络舆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以“网络水军”为研究线索,把网络水军的炒作分为人物的炒作、商业利益的驱使以及网络刷票三种表现形式。分析网络水军传播过程中对媒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水军”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特网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其高度的双向互动性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大大提高了一般受众的媒介信息传播地位,尤其是博客、论坛等的兴起,使受众真正实现了各抒己见。网络舆论似乎正处于一个高度自由、自发有序的状态,然而看似平静的网络环境下却隐藏着一股不易觉察的"暗流"——"网络水军",这股暗流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网络舆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拟以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网络水军"泛滥的原理机制,阐释"网络水军"造成的危害,并对如何打击这一现象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网络水军”的形成机制与传播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网络水军"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之中,这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本文旨在从"网络水军"的界定、形成机制、传播效力和治理对策等方面对"网络水军"进行研究。"网络水军"是互联网、新媒体的"畸形儿",它实质上是网络公关营销的一个工具,它带来了一些难以预料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10年以来3Q大战等事件的发生,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相继报道了潜伏于网络之中,为某种目的传播信息并最终以引导舆论为目的的网络水军现象。文章试图以"网络水军"的产生为出发点,分析"网络水军"的影响以及正确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5.
周光清  刁宗鹏 《传媒》2016,(20):67-69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水军"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针对"网络水军"协助实施侵犯公民人身权、民主权、财产权,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等行为,提出应增设相关法律法规来遏制其从事非法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阴立影 《今传媒》2012,(2):96-97
新媒体时代受众地位获得极大地提高,使大众信源传播成为可能。伴随着新媒体迅猛发展和受众话语权日益提高,似乎正在形成一个高度自由、自发有序的网络舆论状态。看似平静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却有一股"暗流"——"网络水军"隐藏着,这股"暗流"给新媒体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水军"的形成、生存环境以及传统媒体如何避免成为"网络水军"的打手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上有支队伍,他们特别擅长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发帖、跟帖,迅速吸引受众眼球,制造出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形成自编自导的舆论场;他们还经常受雇于某企业,提供品牌推广、口碑维护的服务,迅速删除对己方不利的帖子,同时对竞争对手进行诽谤、栽赃和陷害,通过网络舆论传播,打击、破坏竞争对手的形象,因为他们往往如洪水般来势汹汹,所以被网民们形象地称为网络水军。水军的存在和活跃,使网络秩序的监管问题又一次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网络水军分两种,一种是自发的喜爱在论坛"灌水"的人或群体,一般称其为"灌水者":另一种是出于商业或私人目的专门组织的网络群体,通过雇用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商品的目的。这类为了商业利益以各种手法在网络上发贴、灌水的人群,被称作"网络水军"。本文所指的网络水军是第二种,  相似文献   

19.
赵洪潭  吴月娥 《新闻界》2012,(11):38-40,51
"网络水军"的大量潜伏,使网络议程被"蓄意"设置,网络舆论被"人为"操控,网络营造的"媒介环境"已经严重偏离了"客观环境"。本文拟从网络水军操控舆论的网络环境和具体路径入手,探析虚假舆论的形成过程与客观舆论的引导策略。本文认为:政府应尝试推行"后台"实名制规范信息发布、网络媒体应设置内部"把关人"过滤不良信息、网民应提高媒介素养自我把关,三体联动齐力杜绝虚假舆论。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水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网络水军”的涵义出发,阐述了“网络水军”存在的危害:扰乱市场秩序、造成网络信息泛滥、引发网络信任危机等。对于“网络水军”的有效治理,需要政府、行业及普通网民的共同努力,以此维护网络社会的良好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