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记住常用结论数学课本中的定理、性质、公式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理应记住并能熟练应用.此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一些常用结论,以便简化计算和思考过程,赢得解题时间.如下面几个结论会经常用到.  相似文献   

2.
一、记住常用结论 数掌课本中的定理、性质、公式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理应记住并能熟练应用.此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一些常用结论,以便简化计算和思考过程,赢得解题时间,如下面几个结论会经常用到。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部编中学数学教材中,一些常用的公式没被编入,但教学时仍要交给学生,且非记住不可.有些公式则是在例题或习题中出现.这类未经法定的公式(或定理),学生不够重视,往往是最被遗忘的.笔者认为,这类公式(或定理)还是让它们“合法化”为好,不必给它们入“另册”. 这里仅举“射影定理”为例,公式a=bcos C ccos B,b=ccos A acos C,c=acos B bcosA尽管可用余弦定理代替,但毕意太繁了.事实上,射影定理的三个公式简单明了,有严格的轮换对称,很容易记忆.在解题中直接应用大有好处,我们为何不引而用之呢?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工具”的作用,无疑是很重要的。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1.要教给学生常用的解题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教学、对某些常用的解题方法也要引起重视。方法本身也是重要的,熟悉常用的解法是灵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构造适当的概率模型,运用概率的性质、定理、公式对一些常用的不等式加以证明,并说明了概率方法的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高效性、简捷性和实用性.阐述了概率方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显示了概率应用的巧妙性和优越性,同时为如何解决一些不等式的证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从而拓宽了不等式证明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6.
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是解题的依据,但人们学习了定理、公式和法则之后,往往反而忽视定义本身在解题中的应用。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不妨返回定义,利用定义解题,这也许比其它方法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7.
数学解题的典型性镨误主要表现在解题者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掌握不够熟练,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雯4和基本的逻辑规则及常用的解题方法理解不透彻。因此,要掌握数学解题的金钥匙,就必须让学生在掌握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有意识地赐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秦  相似文献   

8.
高考数学命题都源于课本.那么我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弄清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及掌握典型例题的解法外,若再能总结并掌握带有规律性的实用结论,解题时(特别是客观题)往往能事半功倍.下面例谈函数中一些常用结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是解数学题时常用的解题策略.由于思考方法不同,运用公式、法则、性质定理的不同,所以对同样的一道数学题,往往有着多种不同的解法.  相似文献   

10.
集合与简易逻辑对高中数学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学们在复习时务必要掌握本章中概念、公式及基本解题方法,其次要熟悉一些基本题型,明确解题中的易错点,了解一些常用结论,最后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  相似文献   

11.
有的题目中隐含着一些条件,这些题目常使学生感到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知如何抓住问题的实质,挖掘出隐含条件,为解题打开切入点和突破口.那么隐含条件应当从哪几方面去挖掘呢?一、回归定义数学的定义是推导公式、定理的依据,也是解题常用的一把钥匙,它能为解题挖掘出最本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在解题中主要存在下面三个问题(一)多数同学只满足于做出解答、方法呆板,不善于分析问题,找出解题的关键,寻求简便解法。(二)对于定理、公式、法则、常用解题方法等不能灵活应用。(三)解题不规范,运算不熟,过程繁琐,易犯错误。下面就自己在培养学生解题技能方面谈几点做法。 (一) 引导学生通观全局、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有很多物理概念、公式定理,只有通过夯实基础,才能够为学生的解题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解题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定理,让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让学生明白其发生的原理,从而通过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学以致用。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钱鹏 《数学教学》2006,(7):13-15,F0004
高考数学命题都源于课本.我们如果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弄清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及掌握典型例题的解法外,能再总结并掌握带有规律性的实用结论,那么解题时(特别是客观题)往往能事半功倍、避免题海战术.下面例谈函数中一些常用结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的产生过程,因此从教学内容上省略了老教材中的一些不常用的定理、公式,而是要求学生以“探究活动”的形式来探索、发现这些定理或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掌握基本概念,熟记定义定理解答习题的依据是基本概念和相关定义、定理,掌握好基础理论,正确地应用于解题中,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根本所在。倘若概念不清,在解题中错用征念,就无法谈到解题质量和解题能力。因此要记拉定义、定理的内容和基本概念,特别要注重其条件和结论。因为每个定理都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条件发生变化,其结果也相应改变。二、牢记公式算法,灵活运用技巧对所学的每个公式和运算技巧要牢牢记住。特别是重要的公式,不仅要明确公式的来盼去脉,还要掌握公式的不同形式,以便在解题中灵活运用,提高解题效率和解题…  相似文献   

17.
剖析《孙子定理》的解法,深入探究孙子原理,递推分析出另一种更为简便、更为直接、解题领域更为广阔、更能让人理解和接受的新方法——递推分析法.改进和简化《孙子定理》的求解步骤、算法和程序,扩大解题领域.  相似文献   

18.
<正>平面向量是连接代数和几何的桥梁,用向量知识常常能方便地解决一些几何问题.三点共线定理是其中常用的解题工具,一般的三点共线定理仅仅是使用相关的系数和为1来解题,然而利用本文所介绍的具有几何意义的三点共线定理就能够扩大定理的适用范围.下面举例说明.一、两个常用定理定理1 如图1,在同一平面内,若A,B,C三点共线,则对不同于这三点的任意点P,  相似文献   

19.
解题的过程,就是对题目中所包含的全部数学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判断、分析、评价和综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同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定理的深透程度和解题技能是否熟练解题经验是否丰富密不可分.一些学生解题能力不强,一个重要原因是受思维  相似文献   

20.
<正> 极限概念是高等数学最基本的概念,洛必大法则是求出这类未定式极限的一种简便而又重要的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忽视使用洛必大法则的条件而套用公式,常常出现解题错误.且由于对使用洛必大法则缺乏辩证的观点和灵活的方法,影响了解题技能的提高。洛必大法则是根据柯西定理推出的,由以下定理表述:定理:设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