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新闻记者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完成好"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的新闻实践活动,是目前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最直接和实在的问题。"俯身接地气,抬头谋发展",作为城市交通台的记者如何在这"俯身、抬头"间更好地为听众服务,助力城市交通广播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启动以来,各地媒体认真贯彻动员会会议精神,组织记者以各种形式开展"走基层"活动,一时间"走、转、改"成为社会各阶层的热门话题。作为地方广电媒体,记者们本身长期活跃在基层一线,节目栏目也都是依据地方受众需求,体现出很强的地域性。那么,怎样才能使此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使之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笔者以襄阳广播电视台扎实开展"走、转、改"活动为例,浅议如何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突破口,切实改进广播电视宣传和加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走转改"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党报的实践命题。2011年以来,安徽《马鞍山日报》坚持以"走转改"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推进新闻工作者着眼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推动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升报纸质量、报道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彰显了新闻报道的鲜活魅力,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走转改"让报纸刮起"亲民"风2011年8月起,一场名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全面推开并引起巨大反响。一段时间以来,"走转改"这三个字成为各种媒体上的"关键词",也成为广大读者的热议话  相似文献   

4.
"新春走基层"活动是各新闻媒体每年春节期间新闻报道推陈出新的常态动作,并成为新闻战线的响亮品牌,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力"要求的新形势下,本文结合韶关市广播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报道的实践,探索如何让"新春走基层"走出来的故事更好听、内容更好看、传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中如火如茶地开展着。通过这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笔者也获得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基层在哪里?基层既是厂矿企业,也是边疆哨所,更是田间地头……概而言之,基层就是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的场所,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半年多来,各地媒体认真贯彻动员会议精神,组织采、编、播人员以各种形式开展"走转改"活动。寻找"活水"不难,难的是抓住"活鱼",写出鲜活报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假若"走基层"仅仅是一句"口号",是一场"走秀",那么"走转改"活  相似文献   

7.
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下称"走、转、改")新闻实践活动。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各级新闻单位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一大批源于基层、内容生动、文风清新的优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自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地市报精心部署,广泛发动,让记者实实在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该活动的开展,是我们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报纸质量的一次极好机遇,是我们重温群众路线和坚持事实求是思想路线教育的一次良好机会。为了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里,我们选登3位作者的专题稿件,供地市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今年的两会报道紧扣"走转改"活动,深入基层民众、关注民意民愿、突出反映基层民众和基层代表的声音,综合运用各种报道形式,打通各种媒介平台,凸显出非常强烈的"走基层"特色。仅从栏目名称看",走基层"成为今年两会报道栏目设置的重要抓手,在栏目名称中涵盖  相似文献   

10.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实践告诉我们,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基层蕴含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一年多来,武陵都市报社全体采编人员深入基层、走近群众、融人生活,“走、转、...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媒体加强内部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举措.广大新闻工作者扑下身子接地气,挽起裤腿抓活鱼.在活动中,记者与新闻同行深切感受到,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生动的语言在基层.  相似文献   

12.
最基层的媒体要不要走基层在"走转改"活动的初始阶段,报社许多新闻工作者认为,县市区域报本身就生存在最基层,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没有必要再搞"走基层"活动.县市区域报真的不需要"走转改"吗?随着活动的开展与深入,对"走转改"的认识误区逐步得到纠正.现在浙江省的许多县市区域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走转改"活动,并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思想认识.一是身在基层并不意味着深入了解基层.二是真正鲜活的好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只有深入才能做好新闻.三是再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如果长期脱离基层脱离群众,也会变成两眼瞎,发现不了新闻,更发现不了好新闻、鲜活的新闻.四是走基层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转变工作作风、采访作风,改进文风,写出百姓关心喜欢的新闻作品,进而改进办报理念、思路,为报社自身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年多参加"走、转、改"活动,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只要深入基层,真正走进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写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新闻精品。走基层,触摸到百姓脉搏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  相似文献   

14.
杨琴 《今传媒》2012,(7):122-123
真正的基层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第一线,是人民群众火热生活的最前沿,是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平凡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和模范人物。新闻媒体如何走基层,必须做到思想在基层,行动在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和荧屏留给群众。当前的"走、转、改"活动存在着一些误区和盲点,应从建立常态化机制,杜绝短期行为;关注基层群众的思想实际;关注"大民生";把倾听民声舆情搜集结合起来;把"走、转、改"活动与提高媒体自身素质等等,结合起来。并以此为着力点,才能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三贴近",走群众路线推进新闻创新的生动实践。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讲好基层故事服务社会民生"为主线,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探索出了一条地方党报集团践行"走转改"、推进新闻创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新闻宣传更好地反映基层一线干部群众的工作生活,以生动笔触传达民情民愿,这无疑为促进党报新闻业务实现新的提升,践行"三贴近"创造了平台,可是,如何才能做好基层一线采访呢?深入基层一线,到田间地头,到车间厂房,到农民身边,到工人旁边,这是实践"走转改"活动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基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走转改"对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有哪些方面的改变呢?走基层:做接地气的新闻走基层是"走转改"最基础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中旬以来,中央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新闻工作者践行"三贴近"原则的重要举措。"走转改"活动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通过走基层接地气,践行"三贴近",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功能。各家新闻单位主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挂帅,组织编辑记者在田间地头、工厂矿井深入调研,以实际行动促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河北扎根结果。活动中涌现了大量贴近民生、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编者撷取部分精品推荐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9.
2011年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于新闻人而言,"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实践,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笔者以2012一年中央视《新闻联播》的"走基层"报道为例,对其报道数量,报道主题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走基层"报道可能引发的新闻理念革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0.
林振明 《东南传播》2013,(5):105-106
由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的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行业深入实践,已现成效。基层是"走转改"的实践方向,"走基层"为新闻采编指明了实践途径;在新闻采编中,"转作风"与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收受主体等三个主体产生关联,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三个主体的作风转变;而"改文风"则涵盖两个层面的改变。围绕"走转改"这一采编实践和理论探讨,厦门卫视努力探索有特色的"走转改"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