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本体聚合法来合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简称TPU)。本体聚合法又有两种制备方法,第一种制备方法为预聚体法,先将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端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在与扩链剂反应生成TPU;第二种制备方法为一步法,将多元醇、扩链剂和二异氰酸酯同时混合,无规熔融聚合成TPU:但是在本次实验中主要采用预聚体法来合成TPU,并采用对苯二酚-(β-羟乙基)醚(HQEE)作为扩链剂。通过对产品进行物理性能的测试和分析,可以证明,用HQEE作为扩链剂合成的产品都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蔗糖与甘油和环氧丙烷为起始剂合成蔗糖型聚醚多元醇,再将木薯淀粉与蔗糖型聚醚多元醇得到预聚体后,与二异氰酸酯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氨酯泡沫塑料。分别采用GPC、IR、HNMR、SEM、DSC、TG、XRD等测试手段分析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蔗糖型聚醚具有较高的羟值、较好的分子量分布和较高的反应活性。淀粉改性聚氨酯泡沫为共聚物,是一种无定型非晶态结构,淀粉的配比含量对泡沫结构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脂肪二元醇和二元酸,以熔融缩聚法,合成了聚酯,该树脂与聚醚多元醇的混合体成端羟基预聚体(甲组份)和聚醚多元醇与MDI的齐聚物端异氰酸根预聚体(乙组份),配合成胶可用作塑/塑软包装复合用的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wittig反应合成了含有二苯乙烯基团的单体。并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含有二苯乙烯基团的均聚物。然后,以此均聚物为大分子引发剂,NIPAm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两亲嵌段聚合物。而后,对单体,均聚物以及两亲嵌段聚合物的荧光发射以及两亲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等性能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5.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为原料,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为阻燃剂,选择一步法来制备阻燃剂含量不同的热塑性聚氨酯(TPU)。采用氧指数测定、酒精灯燃烧测定、拉伸性能测定、邵氏硬度测定等研究手段研究了不同阻燃剂含量TPU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实验结果表明:PTMG/MDI/BDO体系阻燃TPU随着阻燃剂BDP含量的增加,TPU的氧指数随之增大;TPU的硬度、拉伸强度和100%定伸应力都随着阻燃剂BDP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当阻燃剂BDP含量为15%时,氧指数为25,此时硬度为82.6HA,拉伸强度为10MPa,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研究纳米铁酸锌合成及防辐射性能;防辐射性能是现代防辐射材料发展历程中标准的重要衡量方法;传统的防辐射方法多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微乳液法单分子前驱体法,合成效果差,导致材料的防辐射性能不达标;提出一种纳米铁酸锌合成及防辐射性能评判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和溶溶剂热法相结合制备铁酸锌纳米晶体,合成后,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纳米级Zn Fe2O4晶体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最后,将材料合成到纺织物上,测试材料的防辐射性能,结果显示,采用基于纳米铁酸锌合成的防辐射材料,防辐射性能远远优于传统合成方法合成的材料,具有非常广泛的防辐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含量顺-1,4-聚异戊二烯的合成办法,属于橡胶产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量顺-1,4-聚异戊二烯的合成办法:制备催化剂,聚合及凝聚,干燥与压块,溶剂及单体回收。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微米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对影响粒径及其分布的各种因素,如单体、引发剂、稳定剂、分散介质以及反应温度等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大粒径微球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单体和引发剂浓度,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散性变宽;增加稳定剂的量,微球的粒径减小,分散性变窄;此外分散介质的极性和反应温度的影响也很明显。通过合理调节各种影响因素可制备理想粒径和粒径分布的PMMA微球。  相似文献   

9.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EG)、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EHMA为原料合成双键封端的聚氨酯(PU),再将PU改性丙烯酸酯制备复合乳液(PUA)。采用红外光谱分析PU与PUA结构。研究结果表明:PU与丙烯酸酯单体发生共聚反应,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单体的转化率和凝胶率均提高,引发剂的适宜用量为0.5%;增加PU用量,PUA乳液的稳定性增强,粒径减小,乳胶膜的耐水性变差,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了高聚物合成中不允许使用的"爆聚"方法聚合,成功制备了具有吸水能力的聚丙烯酸钠树脂,并对其使用特点、不同介质对树脂吸水倍数的影响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吸水性树脂虽有一定的缺陷,吸水倍数相对正常聚合时要低些,但却有聚合时间短,操作简单实用的优势,尤其聚合后的产物直接以凝胶状使用,有其独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一霖 《内江科技》2013,34(5):50+25
本文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合成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八酯)P(AM-SA),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结构,元素分析法分析聚合物组分,研究了聚合物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反应时间都是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出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丙烯酰胺(AM)10.000g,丙烯酸十八酯(SA)用量为AM的0.75%(摩尔比),表面活性剂(SDS)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3%,引发剂(APS)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0.25%,在N2保护下反应时间6小时,反应转化率可达86.7%,制得的产物分子量可达×106数量级,具有最好的增粘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小麦淀粉、苯乙烯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分别讨论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及淀粉与单体配比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淀粉58℃左右预糊化30min,引发剂用量0.3g,淀粉与苯乙烯质量比1/2(20g/40g),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小时,可达最大接枝率56.2%.  相似文献   

13.
结合可控Suzuki偶联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双可控"法制备刚柔嵌段共聚物聚9,9-二己基芴-b-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FH-b-PDMAEMA)。研究显示,以可控Suzuki偶联聚合得到的PFH分子量较高且分子量分布(PDI)较窄,并且以端基修饰的聚芴(PFH-Br)为大分子引发剂的ATRP成功聚合得到结构明确且PDI较低的PFH-b-PDMAEMA,该聚合反应符合活性聚合特征,可控性良好。对PFH-b-PDMAEMA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荧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荧光性能主要受PFH嵌段决定,并且共聚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聚集荧光猝灭现象。因此,要获得高强度的荧光性能,需要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2HCl)引发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与马来酸酐(MA),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探讨了聚合工艺条件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对该聚合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单体摩尔比MA:APEG=2.5:1,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聚合温度75℃,反应时间6h。合成的减水剂对水泥净浆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用其拌制混凝土,在保塌性能和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强作用都要优于市售同类减水剂。  相似文献   

15.
PMEO_n/PSHMLi 系共混络合物的凝聚态结构和导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合成了甲基丙烯酸齐聚氧化乙烯酯(MEO_n)和甲基丙烯酸已磺酸锂(SHMLi)两种单体,基于这两种单体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单一锂离子导电性的共混络合物;讨论组分聚合物结构,极性基、制样方法等因素对共混络合物凝聚态结构和锂离子导电性的影响;通过在位聚合法制备了室温下锂离子电导率为2.5×10~(-6)S/cm 的共混络合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常规浸渍法和泥浆浸渍法制备不同Mo负载量的MoO3/SiO2催化剂对草酸二甲酯(DMO)与苯酚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泥浆浸渍法制备的MoO3/SiO2催化剂比常规浸渍法制备的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和分散性能。且泥浆浸渍法无需高温焙烧,减少了能耗,也没有废液和含氮气体的生成,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制备负载型催化剂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泡沫塑料是通过将聚异氰酸酯与包括水和有机多元醇在内的含活泼氢的成分进行反应制成的,反应中会合成少量的甲醛分子。目前国内没有专门针对泡沫塑料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泡沫塑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描述了乙酰丙酮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的基本方法和试验步骤。  相似文献   

18.
以赤泥盐酸浸出液、NaOH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聚合、干燥制备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钙的研究。结果显示NaOH的加入量为1 mol,PH值为3,反应温度为60℃,较适宜于产品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制备可膨胀石墨,经微波膨胀得膨胀石墨。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配比对膨胀容积的影响。用所制备的膨胀石墨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然后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所制备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膨胀石墨经过氧化还原处理后得到纯度较高的石墨烯,并且石墨烯与聚苯胺之间的分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王婧  陈馥 《内江科技》2012,(8):25-26
设计合成了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对合成条件中的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温度、反应物单体比例、引发剂浓度和交联剂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的制备条件:丙烯酸中和度80%,AM:AA(g/g)=0.3,引发剂用量1%(质量分数),交联剂用量0.6%(质量分数),反应温度60℃。经试验,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于常温常压下,吸水率可达281克/每克树脂,吸生理盐水率93克/每克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