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对泸州市高职大学生进行个性心理检测,并对其结果从各年级大专学生16种人格特质测验的平均值与标准差、次元人格因素分析、男生与女生的人格特质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比较、城市与农村学生的人格特质比较等几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将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农村学校具有不同于都市学校的独特之处。农村学校地处农村,可以为训练活动提供广阔的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心理训练活动更适宜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农村学校由于师资的限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很难全面开展,把学生带到离学校不远的自然环境中,比城市学校更加便利。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成长训练营是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危机的相关性,以河南省内三所高校的218名贫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等方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贫困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在对贫困生心理危机的影响上,所起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人格特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因此,贫困生消极的人格特质对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红 《职教论坛》2006,(12):45-47
建设体验式拓展训练营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团队训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值得探索和研究。本文阐述了团队训练兴起的背景和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团队训练的重要作用。介绍了体验式拓展训练营建设的目标、培训方式及如何组织体验式拓展训练营的初步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张蔚 《职教论坛》2012,(8):72-74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劳动力市场要求和高职毕业生的实际需求,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检测指标,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实践活动、专项行为训练三种不同形式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可操作的教学与活动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专项训练三位一体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为高校创造性的开展大学生政治思想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对国家示范院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78人实验组高职学生进行测试统计分析,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各种学习心理因素的影响。结论:认为该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水平具有很好的效果。它是改善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于江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2):109-110
阐述了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对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高职院校大力推广心理行为训练,以推动心理咨询工作深入开展。同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行为训练的实施应分阶段、有侧重地开展,注意避免出现影响训练效果及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研究证明.人格特质是影响心理应激的决定性因素。当代高职生人格中主要存在悲观、低自尊、孤独、羞怯、情绪化等危机易感特质,该文讨论了人格特质对高职生心理应激系统及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从中获得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应激干预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介绍学校积极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设计思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并接受行为训练。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元月24-2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26位学生主动报名,在南京校园情感教育研究所参加了第一期小学生学习动力训练营的主题训练活动。这次训练营活动由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南京校园情感教育研究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共同主办,三家单位的心理辅导专家和有关领导全程参与,悉心辅导。学习动力训练营的主题训练虽然只有四个半天,三家单位却准备了一个多月,演练了很多次。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几天只是个平常的日子,而对于参加训练营的孩子,这几天的欢乐与震憾却是刻骨铭心的,那种脱胎换骨般成长的感觉给他们今后的成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姜微  王悦 《辽宁高职学报》2014,(2):91-92,106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90后大学生的新的特征,给高职辅导员的学生心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工作,建设稳定和谐校园,成为我们新的课题。团体培训就成为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方法,为高职辅导员学生心理工作带来了新的篇章。鉴于此,团体培训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问题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五年制高职恋爱学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筛选出正在恋爱的36名学生作为实验组,36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八次团体心理辅导。相关测试与调查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和变化。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对五年制高职生进行恋爱指导产生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办法,旨在通过“两课”课堂教学的渠道进一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非理科专业高等数学竞赛,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数学基础课改革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章结合竞赛、集训工作实践,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了高职学生的培训方式。针对数学基础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需探寻科学合理的培训教学模式;期望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指导,使之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并促进高职高专学生的高层次智力开发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大学新生的适应心理困境的主要表现与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心理资本训练营的基本概况及其构建模式,并对其在干预大学新生的适应心理困境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必须开辟新的途径。民办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建立严密的心理普查制度,针对不同心理类型学生,开展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加大对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和在院系班级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等方式,不断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虚拟社区信息的丰富性、形式的互动性、身份的隐匿性、价值的多元性,一方面对高职生提高认识自我、满足自我需求,养成健全的人格和社会性,促进自我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虚拟社区在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它与现实的差异和相互影响也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把高职生作为独立群体,研究其幸福感,对提升高职生的幸福感,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和分析性别、年级、专业、成绩等因素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学生干部对高职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分配实验班对照班前后测的实验设计,对40名大二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班相比,采用心理讲座+团体训练+心灵茶座+自创报刊的综合团体心理干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实验班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及其状况,并且干预后间隔2个月有延续效应。这说明,综合性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及状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疲软状况,再加上其内容比较枯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引起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兴趣。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教学是对学生人格品质的教育及培养,这是深入培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而死板的教育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培养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加强其认识,才能达到教人、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