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汉以前的历史散文主要是写历史事件。《史记》则以记述人物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去体现历史事件。这是由历史散文进到传记文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为其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划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这篇传记,不仅有较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在人物刻划上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传记文学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公元前五十多年,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的绝唱,无韻之离骚”这一巨著中所记叙下的众多历史人物,被《中国文学史》称为:“‘列传’有许多篇具有很高的传记文学价值外,还有一些‘本纪’和‘世家’也是杰出的传记文学作品。”(12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北京版)影响所及,我国历代史家专著以至古代散文中都有传世的传记文学作品。 本世纪初在欧洲,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从1903到1911八年间,共撰写了《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三部巨作,为人类留下了极珍贵的传记作品。这对促进欧美国家传记文学作品的发展,起了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记是一种采用文学手法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纪实性散文体裁,也称传。它以史实为根据,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和细节描写,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我国,司马迁的《史记》可谓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他的《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便分别记叙了项羽等人的生平事迹,其间还常以“太史公曰”的形式进行评说。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记叙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一种是以形象化的手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的文学性传记。具体说来,还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史传这是指史官写入正史的人物传记。这种体裁,取材于历史,作者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随意虚构。名称有叫“列传”的,也有称“传”的。不论称列传还是称  相似文献   

4.
《史记》开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先河,为中国近世小说叙事艺术之滥觞。其小说叙事艺术的超前成熟,代表着古典文学的一个高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史记》中的叙事名篇,其人物刻画与叙事结构都已臻化境,由此可管窥《史记》小说叙事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正>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它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事迹,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列传”是人物传记的一种,分为分传、合传、寄传、杂传四种类型。《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是合传,即把几个人的生平事迹并传。原文以记述廉颇、蔺相如为主,还记述了赵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文本、美学、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记文学的渊源,指出中国传记文本可分为史传体“纪传”模式、“列传”分类模式、“论赞式”叙述模式、“序传式”自传模式四种。两汉时期出现的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以其鲜明的美学风格,影响后世的中国传记文学创作,成为“撰述”与“记注”这两种传记艺术风格的美学渊源。中国传统文化极看重人生之“三不朽”。撰写传记以求“不朽”的文化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章家心中,代不乏人且成为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文化渊源。这强烈地显示了中国文学文化不同寻常的延续性,并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过:报告文学写的是今天的人物,而传记文学写的则是昨天的人物。关于传记文学,说到它的历史,我们的太史公司马迁的《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应该是鼻祖;在国外则有《巴尔扎克传》、《拜伦传》等煊赫一时;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将军传》也烩炙人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陈毅传——霜重色愈浓》,伍修权的《我的历程》,张杨的《黄金的品格——记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赵树传》、《张大千敦煌三  相似文献   

8.
《史记·列传》中,主要人物不是文人学者,而是英雄豪杰。在《本纪》、《世家》中塑造的政治人物固然还继续活动在《列传》中,但他们已不是主角。各《列传》中出现的英雄豪杰,是各具特征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是一种象征。他们不仅仅是联合起来推动世界的兴亡继起,而且是镶嵌在各《列传》的画框中的色彩和构图各异的人物画像。如果我们也从司马迁这个角度来看,他们不过是些有个性的人。是作为人的英雄豪杰,作为《史记》世界的组成部分的英雄豪杰。司马迁以自己的观点来记载和评价他们。他对英雄豪杰的评价,即是他对“人”的评价,又是他对历史的评价。英雄豪杰对于他,乃是再亲切不过的  相似文献   

9.
《廉颇蔺和如列传》一课中,编者对“列传”作了这样的注释:“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用以记述天子、王侯以外的人的事迹。”这样的注释,可能是受了张守节的影响。张守节引用裴松之的《史目》说: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于是编者照此推理:“列传”纪述的当然是天子、王侯之外的人物了。旧时为《史记》作注的现存只  相似文献   

10.
书报之窗     
今年以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辟了“学术流派简介”专栏,分别介绍一些学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迄今为止,这个专栏已连办了五期。在三、五两期里,分别刊载了王安国、叶盼云写的《朱东润教授与传记文学》和陈允吉写的《陈子展教授与<诗经>研究》两篇文章。传记文学在我国起源很早,但直到二十世纪开始以后。由于西方文学的影响,我国才出现了现代意义的传记文学。然而,作者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史记》《管晏列传》的时间跨度较长,它不像《廉颇蔺相如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等同代人物的合传,可以用人物之间直接发生的尖锐矛盾冲突来组合,而是靠特殊的内住联系,靠一种特殊的精神感应将相距百余年的人物“契合”。这个内在联系的  相似文献   

12.
《史记》开创了以写人为中心的述史体系。司马迁对进入本纪、世家、列传的人物选择,的确存在所谓“自创其体”而又“自破其体”的情况,这正表现出史家在名、实问题上对实的注重与“稽其兴衰存坏之理”的写作意图。《史记》作为社会全史,叙写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却未给史官作传,未始不是一项缺漏。  相似文献   

13.
沈裕 《文教资料》2013,(24):13-15
《海上花列传》作为作家张爱玲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其世态人情、情感对话及“平淡而近自然”的美学追求,表现了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及人生态度.细读张爱玲一系列“传奇”小说,不难发现《海上花列传》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本文从《传奇》第一篇《沉香屑·第一炉香》出发,通过张爱玲笔下的葛薇龙与《海上花列传》中的赵二宝的形象分析,体会此篇小说受《海上花列传》的影响及张爱玲对此的延续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传记,它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史的记传性散文,它的形成不会晚于秦汉。乔象钟等人在《中国古典传记·前言》中说:“传记文学的正式登上舞台是在西汉中叶的武帝时期。”这显然是将《史记》的问世同传记文学划上等号。褚斌杰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说:“至司马迁的《史记》产生以后,我国正式出现了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史传文。”若把《史记》的问世同史传文联系起来说“正式出现了”,那还不失为一说。不少人认为“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传记或类传记文也始于《史记》那就失诸偏颇了。史传应属传记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史学史上,爱国主义是一支永不熄灭的接力火炬。《国风》中的《载驰》、《无衣》,《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弦高犒师”,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伟大诗篇,《史记》的《屈原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等,都在它们各自的历史阶段发出过灿烂的光辉。而班固也是一个较早地提倡爱国主义,并且突出地把自己的爱国思想通过个人著作表现出来的历史家和文学家。我们认为,在我国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应该有班固的一席位置。  相似文献   

16.
《史记·滑稽列传》是司马迁为下层士林所写的传记之一。本文对司马迁作《滑稽列传》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战国士林的价值观”影响了司马迁的平等观,同时也提出了滑稽人物“谈言微中”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一) 在中国古代散文的历史长河中,传记文学源远流长,作品众多,是一股充满了生命力量、闪辉着绚丽色彩的文化激流。《尚书》是上古之书,是记言的史书。在这部被称作“书经”的史料里,或留下人物的三言两语,或记载人物的片断行动,保留着某些历史人物活动的侧影。后来,在《左传》、《国语》、《战国策》中,更有一些记载历史人物活动的名篇。它们不仅记载了一些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活动情况,更留下了这些人物富于个性特征的完整形象。这是我国传记文学的雏形与开端。到了汉代,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史记》不仅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而且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山鼻祖,是书分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活动与统览历史事件。其中,孔子之登入世家,向来颇多争议。无论是后世注家及相关学者之说,还是司马迁本人之说,其"世家"与《史记》"世家"本身均存在矛盾;登孔子于"世家",既因孔子在"当代"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更凸显了司马迁对这一重视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5):F0003-F0003
“传记文学研究”栏目作为本刊精心打造的特色栏目,近年因其塑造了鲜明的学术个性,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国外文学》2005年第2期综述将其誉为“传记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谢娟,西墙《第九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综述》)《中国出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可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传记文学名著,《史记》记录了四千多个人物,其中给人深刻印象的有一百多人,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往往代表了社会上的某一类人,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有的达到了一定的典型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