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斌  陈玉芝 《中国教师》2010,(Z1):446-446
<正>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的功利思想日趋严重。表现之一就是初中学校重视入学教育而忽视毕业教育,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大多数初中学校都能组织召开开学典礼,但是很少有学校组织召开毕业典礼。大部分学校只是想着怎样把学生"平安"地送走了事,却没有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学校心理教育论(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心理教育的对象和任务(一 )学校心理教育的对象学校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学校的所有学生。这些对象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心理正常的在校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主要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并对他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遇到的诸如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第二种情况是心理偏常的学生。这其中既有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 ,也有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症状的学生。在上述学校心理教育的对象当中 ,应把第一种情况作为教育的重点 ,因为对正常学生直接或间接…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单纯的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初中学生的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初中生成长的环境,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初中生的成长施加教育影响。学校是初中生德育的主体,但学校教育又不是万能的。要做好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人们把学生赞喻为“花朵” ,把教师赞颂为“园丁” ,一棵棵小苗在园丁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如何使他们在学校里学好知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就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学校的老师就必须面向每个学生 ,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的发展千差万别 ,有相当部分学生的行为会发生“偏差”而成为“德育问题生”。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培养成绩好、表现优的学生 ,更重要的是要把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表现有“问题”的学生转变成…  相似文献   

5.
教育永远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多边的、互动的社会活动。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相互之间的联系,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学校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一课堂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就是社会的因素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学习文化,还要学会接触社会、探索真理。很多的生活百态其实都是在社会中才能够完完全全地体现出来的。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没有谁能代替谁,也没有谁是可以缺少的,如何能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务必要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往往对父母封闭,而有的家长却一直把他们当作小孩子看待,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以致造成学生满腹心事无法表达,出现许多心理问题。为了构建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我校积极搭建亲子沟通平台,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都受到周围人群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把学校和家长看作是与学生发生密切联系的生态系统,那么,学校、家庭和社区就是这个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有时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根由在家庭和社区环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心理辅导体系,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8.
李玉明 《湖南教育》2005,(19):39-39
农村初中学生在全国初中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不小,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初中阶段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特别是校长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列在突出位置,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利用周会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家庭、社会配合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如召开家长会,请社会有关人士向学生做报告等;学校政教处和团支部应配合校长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知识竞赛、演讲活动,或请校外优秀青年向学生谈体会、谈理想,并经常性地开展文体活动等,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先进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是…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评论家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不道德。学校无视学生的需要,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幸福了。学生在学校受到的伤害最严重的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他们在课堂上变得忙于预测教师下一步的行为,根本不能支配自己的学习,也不能参与其中,因而逐渐丧失了好奇心、机智、信心和自尊。二是课堂教学的低效率。美国教育评论家霍尔特·伊利奇和贝雷特早已把彻底的教育低效确定为学校的主要丑行之一。他们认为学校浪费了学生一生中五分之一的时间,而这段时间正…  相似文献   

10.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标,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11.
蔡梓勉 《师道》2011,(7):74-75
学校应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要适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积极增强他们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情感三个方面;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加强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包括: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等等。  相似文献   

13.
郑东阳 《成才之路》2014,(13):12-12
正科技的发展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学校教育要为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应承担的任务来说,高中体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之外,还要把加强青年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学校体育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一、渗透道德品质教育,提升学生品德素养就高中学生而言,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不仅仅是学得丰富的知识,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大学毕业后能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情感三个方面;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加强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包括: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等等.  相似文献   

15.
<正>学校教育更像是一个生命展开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从一粒种子到大树,永远面朝未来。近来,有关上海某重点高校学生袁某因"看不起学校"而单方面退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参与骂战和笔战的人常常把矛头指向教育。的确,学校教育人人经历过,人人能言说,可学校教育到底该指向什么?学校和学生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人们似乎很少思考。不少人眼中的"教育"只有"教",没有"育"。如果我们把"育"作为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结果。至于学校,最应该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试想贝多芬、莫扎特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吗?他们本身就有天赋异能,在任何环境下他们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当然,学校教育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使校长、老师谈及安全而色变,他们大有成为学生保姆的势头,把学校教育安全工作也一时间推到了学校教育的风口浪尖。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那就是必须要把比"泰山"还重的安全工作做好。一、从思想方面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 ,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我校从八七年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 ,面对只有十几岁的学员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完全形成 ,可塑性大 ,法制观念、是非观念都十分淡薄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予以高度重视。一、健全德育管理体系当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以及竞争能力最终都取决于培养出来人才的质量 ,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走向社会不仅要有为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特殊性——多是初中毕业生中成绩为中、下水平的学生和少数初中未毕业的学生,因此,中等职业学生的教育难度是非常大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学校应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要适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积极增强他们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这种联系,善于利用这种联系,就能迅速将心理健康教育推向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涂强 《成才之路》2012,(1):11-11
正当前,应试教育在一些学校仍然存在,以致把生命教育拒之门外,部分学校片面重视知识教育,把知识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却轻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分辨这些教育理念?我认为:生命教育、知识教育、心理教育都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