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新史学》共六部分,依次为“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而对“中国之旧史”的批判是“新史学”论纲的突出部分。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旧史”有“四弊”:一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是“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是“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是“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相似文献   

2.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众;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不知有理想。” ——引自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第八章第三节 转引自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  相似文献   

3.
邓一光在《父亲是个兵》、《我是太阳》等历史话语小说的宏大叙事中,将历史视角聚焦在军人身上,着力宣泄一种强烈的历史认同感及怀旧情绪。“父亲”和关山林的生命激情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获得充分的释放,故他们在和平年代也无法走出其光荣的铁血历史。他们坚决拒认眼前的现实,却又痴情而无望地等待战争的召唤。在这一现实与历史断裂的尴尬面前,我们看到了“老兵”们的失落与焦躁,但也看到了信仰的力量。这正是“后新历史小主义小说”的创作品格。作家的不足之处是在对历史的热爱中,忽略了对历史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选择教学内容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在培养学生目标上,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历史教师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把历史教学与现实衔接起来,即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我认为“以史为鉴”既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应只学习“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所谓“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应只学习“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所谓“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怎样把历史课教‘活’,如何给历史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历史也有现代气息?”长久的思考和实践,使我有了一点感悟,一点收益。以“观点”为历史和现实的联结点梁启超在倡导“史学革命”时,曾狠批过封建旧史学有四大弊病,其中就有两句说到封建旧史学“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不知有理想。”亦就是指封建旧史学记载的仅仅是过去的事实,而不去研究这些事实有什么借鉴作用,更不从纷繁的事实中摸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线索。作为资产阶级史学观的倡导者方能重视“今务”和“理想”,更何况我们从事唯物论史学教育的人民教师?虽然当…  相似文献   

8.
历来注家对《论语》中“知之次也”,“一以贯之”等重要章句有不同理解,有的片面地强调孔子的先验论。一笔抹杀《论语》的积极方面。在学术界重提全面评价孔子的今天,就《论语》中孔子认识论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恢复孔子认识论的本来面目,应当是必要的。《论语》多闻、择善、多见、识之等认识环节,不能全盘否定,因而有必要重新提出讨论。《论语》提出大溉有“不知而作”的人,孔子说自己不是这洋的人。不知而作的人,是通过“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获得知识。这样得到的知识,是决于“一以贯之”的知识。理性认…  相似文献   

9.
怎样把历史课教活?如何给历史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学生能站在2l世纪的今天,立体地感知、认识历史?这是我走上教学岗位之始就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有了颇多的感悟和收益。1·以“观点”作历史和现实的联结点梁启超在倡导“史学革命”时,曾狠批封建旧史学“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不知有理想”。就是指封建旧史学记载的仅仅是过去的事实,而不去研究这些事实有什么借鉴作用,更不从纷繁的事实中摸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线索。作为资产阶级史学观的倡导者都能重视“今务”和“理想”,更何况我们从事唯物论史学教育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与“史”的关系有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代诗与史是不分的,诗即是史,史即是诗。清钱谦益《胡致梁诗序》:“孟子曰:《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未作以前之诗,皆国史也。人知夫子之删诗,不知其为定史。人知夫子之作《春秋》,不知其为续诗。《诗》也,《书》也,《春秋》也,首尾为一,书离而三之者也。三代以降,史自史,诗自诗。”  相似文献   

11.
历史评论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作出比较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对某些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与分析”。对历史评论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评论式问答题是考查历史评论能力的最佳题型。为答好评论式问答题,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专门的训练,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总结出了一套解题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汤永成 《新高考》2005,(10):22-23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在于知古鉴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而历史人物的评价又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合情合理、客观地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历史科考试大纲》在其考试能力要求的“历史阐述”部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学会“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任世江主编在《历史教学》(中学版)第8期发表了《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其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所举事例让中学教师实在困惑,因此有了第9期胡运珉老师的《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一文。中学老师的专业理解水平有限,不知选择哪家学说的观点,要想把这些观点定于“一”更是困难。面对中学老师的无奈,陈新祥老师在第10期发表了《换一种思路“求真、求实”解“困惑”或许更好》,  相似文献   

14.
陈广荣 《新疆教育》2012,(16):215-215
历史讲的是过去发生的事物,着眼点却是现实与未来,是引导青少年一代向前。鲁迅先生说:“读史可以知今,治史有助于研究现状。”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变化,如何使历史这门古老的学问焕发青春,充满激情与活力?赋予历史讲授以现实意义,这是一个久远而常新的课题,做法很多。这里试作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时光过的真快,眨眼之间《历史教学》创刊已是50周年。孔夫子说过:“吾十有五而老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历史教学》创刊50年,已是“知天命”之年,应该祝贺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一个诗人的悲剧是什么?终其一生的创作而没有代表作品为读者所铭心,为历史所留存。而诗人最大的慰藉,也正在于无论其作为诗人的际遇是得意还是落寞,总有立身入史之作存活闪耀在现时和未来的艺术长河之中——“光荣只有一种:在历史留下你的诗人之名时,也留下了你的作品,那怕只是短短的一首……”①在一篇题为《谁是诗人》的评论中,我曾将诗人分为三类:其一是知其名而不知其诗的诗人。一生没有优秀之作,仅以量取胜,最后皆成过眼烟云,凑了一阵热闹;其二是知其诗而不知其名的诗人,在生命的某个时空,“神灵附身”,挥洒就几首天…  相似文献   

17.
冒锦华 《新高考》2004,(7):87-88
高中历史教学“应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这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意见。与此相适应,历史高考命题“要反映历史学科关注当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世界变化趋势的学科价值,并通过试题考查发挥历史学科特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的主义中的“历史”概念并不具有本体性的含义,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译本的解读,发现马克思所设定的“历史”概念是建立在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论之上的,所谓“历史的原初的四重关系”也不具有本原的意义,而只是对于“历史”起源的探讨。历史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现实的人们生活过程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汉宫秋》是元代杂剧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作品取材于“昭君和塞”。作家根据现实需要对这一历史题材进行了艺术改造,寄寓着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和对现实的感受,使之成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20.
曾经听一位老先生这么说,假如说哲学使人聪明,文学催人产生感情,那么史学教人冷峻。这里所谓的冷峻,并不是冷酷,没有感情,而是一份坦荡的心灵。历史的跨度非常之长,文明的盛衰、王朝的兴替都需要千百年的时间,这对生命有限的人类来说遥不可及,对历史长河来说却只是一瞬而已,所以看历史需要一种大时间感。有了大时间感,在对待历史中的跌宕起伏时,才会有足够的胸怀和体悟来品味和思考。历史仿佛一幕幕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看戏”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旁观者,还喜欢评头论足,分析总结,以便审视现实,展望未来。中国又恰恰是一个最注重总结历史经验的国度,这方面的著作汗牛充栋,名言也不少:“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鉴于往事,有资予治道”等等。以下7篇文章,有用优美的文章或独特的笔调介绍历史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也有展显作者独特的人文关怀的。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说,希望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们的栏目虽然不能达到这样宏大的目标,但希望通过所选的文章,为大家提供思考的火花,让我们在思古察今时更多一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