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体重超重、肥胖对体质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研究体重超重、肥胖对学生生理、心理及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河北省大学生肥胖率低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但超重形势不容乐观;超重、肥胖的生理疾病检测还处于空白;超重、肥胖对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江苏高校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与生活方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超重和肥胖与吃早餐方式、饮食偏好方式、体育锻炼方式、睡眠方式和应激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建议的干预措施为:学校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早餐促进大学生吃早餐;对学校体育工作实施"运动锻炼参与率"、"运动习惯巩固率"和"体质健康指标改善率"三项考核;强化作息制度和改善宿舍环境保证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学校、社会和家长对肥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4000名学生(男生2000人、女生2000人)的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师范大学学生体质指数(BMI指数)相对集中,总体分布正常,且男生的肥胖率高于女生肥胖率。通过对4000名大学生的体质测试得出,大学生BMI指数对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都有影响,尤其对肥胖和超重的学生影响较大。分析结果表明,在肥胖和超重的学生中,耐力、爆发力、速度和移动都随着BMI值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分阶段运动处方教学,观察身体素质和锻炼意识的变化,分析运动处方教学与正常体育教学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郑州大学80名体质弱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以期改善体质弱势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太极拳运动干预前后肥胖大学生体质与身体自我概念的变化,探讨太极拳对肥胖大学生的影响与价值.采用16周太极拳练习进行干预,选取身体成分、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部分指标进行前后比较,并通过身体自我描述问卷评估身体自我概念前后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运动后BMI指数变化不显著,体脂率和甘油三酯下降,肺活量、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上升,身体自我概念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通过探究消除体重污名的有效手段,为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内21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调查对象,采用Antifat Attitudes Test(AFAT)、体重偏见内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论:大学生对体重污名态度差异显著,BMI值未达到超重、肥胖的大学生中自感超重、肥胖的群体以及低体重BMI值体型大学生和超重、肥胖大学生群体相比,前者体重污名内化程度更深,男大学生较女生来说表现出更高水平的体重污名。通过树立大学生对肥胖的正确认知,营造良好的校园反污名化环境;通过科学的运动训练,提升肥胖大学生的体重管理能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从而缓解与抑制肥胖污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法,对河北省超重与肥胖青少年的运动与营养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了超重与肥胖青少年的膳食和体育活动特点,归纳了影响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因素,并提出了建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干预的防治模式,实施运动和营养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学生超重、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研究证实单纯性肥胖症可损伤大学生体质和健康。运用有氧运动 饮食习惯矫正 医务监督等综合减肥方法,对男大学生经过18周综合干预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实验前后实心球、50 m和1000 m跑3项运动成绩有非常显著差异;体重、皮脂厚度、综合反应时有显著差异;5项生化指标均有差异;结论:综合干预减肥方法对学生身体素质、形态、机能均有良好影响。干预过程应加强医务监督,循序渐进,要达到标准体重还需克服困难、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群血压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州市6所高校大二学生共6225例的个人资料,对其体重、身高、体质量(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超重肥胖学生采用运动干预措施。结果:肥胖组SBP与DBP分别为(134.2±15.32)mmHg、(88.54±9.21)mmHg,超重组SBP与DBP分别为(121.6±12.54)mmHg、(81.63±8.45)mmHg,体质量正常组SBP与DBP分别为(114.6±11.28)mmHg、(72.31±8.11)mmHg,低体质量组SBP与DBP分别为(102.3±10.35)mmHg、(67.21±8.22)mmHg,两两比较具有统计意义差异(P0.05)。对体重肥胖组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后发现,肥胖组学生BMI、SBP、DBP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BMI与SBP、DBP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入学时间无相关性。结论:大学生血压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体检过程中可将BMI偏高作为预测肥胖大学生高血压的指标之一;通过对肥胖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控制学生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河北省中年超重与肥胖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针对我省中年超重与肥胖人群的身体特征及机能特点,设计了符合我省中年超重与肥胖人群减、控体脂的运动方案:运动时间分别为120min和30~60min,活动方式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方案设计体现了运动类型的生活化及灵活多样的运动特色,以期通过持之以恒的运动干预,达到改善超重与肥胖人群心肺功能和减、控体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健美操与慢跑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8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有针对性地将30名存在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分为慢跑干预组、健美操干预组和对照组三组进行8周的实验。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科学对照与分析,得知健美操运动干预对强迫症状和偏执因子的缓解和改善作用显著,慢跑运动干预则对抑郁和敌意因子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健美操与慢跑运动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有着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群血压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州市6所高校大二学生共6225例的个人资料,对其体重、身高、体质量(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超重肥胖学生采用运动干预措施.结果:肥胖组SBP与DBP分别为(134.2±15.32)mmHg (88.54±9.21) mmHg,超重组SBP与DBP分别为(121.6±12.54) mmHg、(81.63±8.45)mmHg,体质量正常组SBP与DBP分别为(114.6±11.28) mmHg、(72.31±8.11) mmHg,低体质量组SBP与DBP分别为(102.3±10.35) mmHg、(67.21±8.22) mmHg,两两比较具有统计意义差异(P<0.05).对体重肥胖组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后发现,肥胖组学生BMI、SBP、DBP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BMI与SBP、DBP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入学时间无相关性.结论:大学生血压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体检过程中可将BMI偏高作为预测肥胖大学生高血压的指标之一;通过对肥胖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控制学生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健康教育干预对广州市小学生肥胖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晓港湾小学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运动健康教育干预,同时以万松园小学作为对照,测定干预前后学生身高、体重,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根据年龄别BMI分类筛选超重肥胖合率。结果:1)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身体形态生长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0岁男生9,1、0岁女生的身高的增长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8岁男、女生体重的增长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长(p<.0.05)。2)91、0岁男生及9岁女生的BMI有显著的下降(p<0.05);男女生的超重肥胖合率的增长速度,干预组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结论:运动健康教育干预通过对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和将营养知识宣教与科学的运动健身方式相结合的学校健康教育,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对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对学生BMI、超重和肥胖的增长速度起到较有效的控制和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随机抽查我校1~2年级的3067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以及对2013年~2016年超重、肥胖检出率的二次开发利用,采用BMI指数分类法,对我校大学生超重、肥胖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将变化趋势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校男生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生,且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以1985-2008年间6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分析我国大学生20多年来体质变化趋势,包括肺活量和其他身体素质指标以及超重和肥胖等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身高上逐年增高,但仍然表现为城市大于农村,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渐缩小,体重无论男女均逐年增加,男生BMI城市大于农村,而女生则基本上表现为农村大于城市;肺活量、50 m跑及耐力跑男女均随着年代推移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男女大学生耐力跑成绩农村组好于城市组学生;男女生立定跳远,耐力跑及肺活量指数各年代超重及肥胖组显著性低于正常组,并且除了立定跳远以外,随着年代的推移,成绩逐渐呈下降趋势。表明:但是城乡间男女大学生身高差距逐渐缩小,各年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影响了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通过运动处方、自觉训练和监督指导的运动干预方式对肥胖学生进行长达6个月的实验研究,探讨运动干预对改善BMI指数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引起高职院校学生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运动;运用运动干预的方式对改善肥胖学生的BMI指数有明显的效果,为降低高职院校学生肥胖率找到好的方式和方法,也为职院肥胖学生科学减脂提供好的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试验法探讨运动处方和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结果:运动处方和心理辅导干预后,网络成瘾者摆脱了网瘾状态;网络成瘾者心理指标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等3 项因子经过干预恢复到了正常,而精神病性、人际关系等因子需要进一步干预;运动处方和心理辅导明显改善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体适能健康指标BMI、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和最大摄氧量.提示运动干预和心理辅导的结合是有益于网瘾戒除的,在帮助戒除网瘾的基础上增强了学生体质,是大学生网络成瘾戒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内地藏族大学生不同BMI指数大小,将其分为五个类别,并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体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内地藏族大学生体质指数总体处于良好状态;营养不良组女生多为瘦高型,而男生为瘦矮型,超重的男女学生体型都较高大;体重偏轻学生的身体机能要优于超重和肥胖学生;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男女生下肢爆发力普遍较差,耐力水平普遍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以7234名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为研究对象,揭示大学生BMI的分布特征.根据体质指教大小进行分类,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BMI等级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质指数总体上处于正常范围,男大学生的肥胖、超重程度要比女大学生严重;大学生BMI指数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不...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研究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健康水平的促进效果,从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对参加选项课学习的大学生进行了教学前后健康指数的对比分析,明确不同选项课对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个性化的学生体育选课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和心理自评量表数据,评价学生各项健康指标,并推荐适合的体育选项课,帮助学生针对自身健康状况、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科学地选课,提高运动项目对学生健康的改善效果,培养终身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