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正>开普勒定律与太阳系开普勒在丹麦天文学家布拉赫观察、收集的精确天文资料里发现,行星的运动遵循着三条定律,即——每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大阳,大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各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开普勒第三定律可表述为: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若把行星的椭圆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即行星运动周期的二次方与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半长轴长的三次方之比是一个定值.如果运行轨道不是椭圆而是圆,则公式中的R表示圆半径.k的值与行星无关,只决定于中心天体的质量.此定律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只是k的值有所不同,但k总是由中心天体的质量来决定,与卫星无关.  相似文献   

4.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相等.其数学表达式为R3/T2=k,其中R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为公转周期,k是只与中心天体有关的常量.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比例关系在数学应用中特别重要。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涉及计算的问题,大都可以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并使解题过程简洁明快。例析如下:1.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C.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由开普勒天体运动定律:轨道半长轴三次方与公转周期平方之比等于常数,有r31T21=r32T22,答案C正确;由圆周运动公式:v=2πrT,有v1=2πr1T1,v2=2πr2T2,v1v2=r1T2r2T1。答…  相似文献   

6.
乔永海 《地理教育》2022,(z2):112-113
一、行星的椭圆运动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的,其运行速率也是变化的,近地点速度大,远地点速度小,遵守开普勒定律.可以用GeoGebra制作出模拟行星运动的三维情境课件,如图1所示,行星的运动遵守开普勒定律.该课件还具有交互性,比如,等时间地按动"显示轨迹"按钮,能够显示出单位时间内行星和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7.
1 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Kepler)是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的学生和继承人,他根据第谷毕生观测留下的宝贵资料,孜孜不倦地对行星运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是根据观测数据总结的;  相似文献   

8.
总所周知,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在按照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进行公转,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的运动遵循开普勒三定律.笔者发现,在各类物理竞赛中,常会涉及到天体运动速度的计算.本文拟从能量和行星运动的轨迹方程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究行星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相似文献   

10.
乔永海 《物理教师》2002,23(8):43-43
我们知道 ,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太阳处在所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一定律 ) ;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 ,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也就是说 ,离太阳越近 ,行星的速率越大 ,离太阳越远 ,行星的速率越小 .这一宏观运动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 ,曾经见过不少同行制作的类似课件 ,他们主要是用Authorware的“运动图标”模拟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的运动 ,美中不足的是 ,行星的运动为匀速率运动 ,这样的课件用到课堂中 ,会使学生对这一运动产生错误认识 .本人用Authorware5 .1制作的这一课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