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文摘     
○国情教育的内涵国情,是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历史传统的风俗习惯,等等。简言之,就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国情教育是指对自己国家的人民进行基本情况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考虑问题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依据。国情教育同历史教育可以相辅相成,互为渗透,同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国情?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国情是个综合概念,包括一个国家的基本状况(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社会性质、历史传统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国情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教育,一般是指以宣传国情知识为主要内容,重在培养、激发人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活动。鉴于几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严重失误,不少青少年学生在一些带根本性、方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其实施必须建立在国情教育基础之上,知国才能爱国,知之切才会爱之深。国情教育任务的完成需要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协同进行,每一学科都有其不同的国情教育内容,其中地理国情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素质型人才,就必须进行地理国情教育。一、地理国情教育的内容体系地理国情是指具有地理特点的国情,由于国情的复杂性和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国情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从内容上看,地理国情主要包括自然国情和人文国情两类。…  相似文献   

4.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现实状况,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基本情况、社会性质、历史传统等许多方面的基本内容。国情教育就是指对国民进行自己国家基本情况的教育,这是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责无旁贷的责任。那末,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突出国情教育呢?第一,运...  相似文献   

5.
一、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的重要地位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的、相对稳定的、客观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人口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国情教育则是对国家这些基本情况的传授过程,是对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6.
国情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概念。科学地分析国情对作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策起着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应着重处理好同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一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地理课是我国中小学生国情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我们一定要把小学地理课的国情教育搞好。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认识水平有限,加之课时限制,小学地理课的国情教育,不可能全面开花,而应当是有重点的、从最基本的常识讲起。我们一定要明白,进行地理国情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作为国家小主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实事求是地了解我国现状,正确理解我们的基本国策,自觉地遵守有关法令、法规,并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故的著名地理教育家和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曾经讲过“知国、报国、爱国”,就是要青年们对国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地理知识包含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因素,能潜移默化地进行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知识内容和培养对象,确定对学生进行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与国情教育张秀玲(临沂师专地理系,276005)1我国的基本国情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情况,它是指那些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其...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就地理知识内容来讲最大易懂,整个教学内容,渗透了极为丰富的国情国策、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教育因素。国情教育是学生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国情教育与地理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机渗透,把品德知识较好地转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决定地理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我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第一,深入挖掘概括出我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11.
乡土历史教学与国情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教学如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我认为,除了认真搞好统统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外,还必须搞好乡土历史教学中的乡情教育。一个人爱国主义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开始的。了解乡情是了解国情的前提,爱家乡是爱祖国的基础。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他们对国情的了解,往往只能是先小而大,由近及远,先个别而后一般,逐步深入。因此,把乡土历史教学作为国情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它能弥补教材的不足,使国情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落到实处?我认为有这么几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明确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战略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人才,不但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技能,而且要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觉悟。要使他们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和国情。只有懂得了历史,把握了国情,才有了认识、思考、解决我国一切社会问题的起点和依据,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作为专门培养造就人才的机构——学校不能不把历史和国情教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现实国情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放在学校教育的核心位置上。二、把握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内容的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具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是历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不断深化。教育者应该由浅入深地向学  相似文献   

13.
文摘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社会、教育等方面最基本的情况(或情形、情态)。国情教育,则是向本国人民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上述基本情况知识的过程。这些基本情况,从时间上讲,是历史的特点、过程和规律;从空间上讲,是地理的特点、过程和规律。国情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地理,资源、环境、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我们忽视了甚至忘记了国情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乃至干部对我国国情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在近几年,国情教育才被提上议事日程,有计划的国情教育才在全国推展开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情教育尚在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未尽人意之处。例如:教育的内容面面俱到、浅尝辄止,使人不得要领;教育的形式枯燥乏味,流于说教,使人昏昏欲睡;教育的目的性若明若暗,心中无数,游离于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之外。那么,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国情教育应当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突出重点,提高现实针对性,紧密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开放服务。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刻不容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情教育(包括我国的国情国力、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环境等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理论课”尤其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世纪之交,纵观国际风云变幻,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反思我们的国情教育,由于长期缺少危机意识的教育,结果令人感到深深的忧虑。 美国人用炸弹袭击我驻外大使馆,这个偶然事件中包含有必然因素。这类事件,或大或小,或轻或重,不在此时此地,就在彼时彼地,总会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6.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两方面的基本情况。地理学科是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地理教学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阵地。国情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知国、爱国、报国”,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观点。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民族、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献身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国情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当前的国情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落到实处。本文重点介绍教育机构如何与媒体合作,合理地构建未成年人多元化的国情资源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8.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状况,人口状况,国土和自然资源状况,历史发展及民族状况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中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辽阔,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底子薄,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大国.了解和解决中国的问题,一定要从我国基木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中学生自觉地按照国家的需要努力学习,锻炼成才.中学地理课,特别是高中地理,国情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地理教师要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事业心,自觉地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任务.深挖教材内容,理论联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国情教育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从价值旨归、内涵定位、实践理路三方面破题。国情教育要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在认清国情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洞悉国际方位中凝聚民族复兴力量,在增强国家认同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处理好国情教育与基本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坚持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统一、稳定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深入开展国情教育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追寻历史根脉、讲好国情故事、倡导躬身实践,实现据实说理、知史明理、以情寓理和笃行悟理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20.
国情教育是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的历史与现实情况,进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国情教育具有厚植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国情教育应当从多角度出发,与高中历史课堂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对国情的了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