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图彬 《大观周刊》2013,(2):109-110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李小艳 《大观周刊》2013,(2):116-116
数学来源于生活,注重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是学生情感意识仍在发育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对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数学乐园”中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3.
赵香珠 《大观周刊》2011,(35):144-144
高中数学复习课,应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强化本阶段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注重知识的再现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在复习过程中,“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为此,提出数学复习教学的课堂结构的五个环节,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寻求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陈慧丽 《大观周刊》2012,(4):219-219
摘要:高中数学复习课,应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强化本阶段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注重知识的再现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在复习过程中,“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为此,提出数学复习教学的课堂结构的五个环节,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寻求看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立国 《大观周刊》2012,(30):237-237
高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相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艳辉 《大观周刊》2012,(26):195-195
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凸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就对关注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体会。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突出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中问题情景放在首位,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挖掘新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创设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能看到但必须跳一下才能够着,得到了又有新目标出现”的情境中,让学生数学学习空间逐步扩大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彭江渝 《大观周刊》2012,(43):339-339
提出了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情感投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重视过程教学增强学生体验和探究能力、加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新课标下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谢雪明 《大观周刊》2011,(20):57-5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正确解题的能力?本文认为,教师备课要有预见性,课堂教学运用系统化的思想,正确对待学生的解题错误,从解题后的反思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9.
陈玉兰 《大观周刊》2012,(34):331-331
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任其俊 《大观周刊》2011,(32):166-166,162
转变后进生与转变教学教学方法东圃很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期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王拱文 《大观周刊》2012,(48):277-277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现代生理学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势态.是一种不假思索就能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学生一生受益的内在素养,是真正的“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更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初中数学价值的体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探索.谈谈我的做法与感悟。  相似文献   

12.
章宗蓉 《大观周刊》2012,(41):294-294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现代初中数学教学所着力培养的能力,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要肩负起这一使命;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把这一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环节来抓,以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朱明学 《大观周刊》2010,(41):37-37
初中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为将来学习打基础的,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4.
邱述建 《大观周刊》2012,(30):238-238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注重对数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层次性,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玉英 《大观周刊》2011,(14):137-137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艳琼 《大观周刊》2011,(6):208-208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要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中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善于灵活运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从不同层次、角度、知识背号等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蒙锦连 《大观周刊》2012,(29):238-238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样,肩负着从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所必须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石跃宗 《大观周刊》2012,(24):181-181
新教材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师应该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熊贤瑶 《大观周刊》2012,(23):198-198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随着数学学习内容的增删,数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数学课堂教学也更加充满活力,数学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有关知识外,增加了空间图形的认识,数据的统计收集等内容,有理数一章侧重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第一章则侧重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生活中的数据这章重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学生的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培养则体现在其它章节。以下就空间观念的培养和推理能力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李智德 《大观周刊》2013,(3):135-13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