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今年上半年,我们对湖南省常德市的两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城乡各一所)的128独生子女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独生子女消费水平普遍偏高。这128名独生子女人均每月吃穿玩的消费开支达68.7元,其中100元以上的有14人,最高的达130元。在这人均68.7元的月消费中,以吃的消费为最高,达45元(其中吃零食13.5元),占总消费的65.5%;穿的消费为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经在住宿生中做过一次调查,让伙食费和零花钱加在一起每月花200元左右的同学举手,同学们哗啦啦几乎全举起了手。再让每月花300元左右的同学举手,同学们面面相觑,最后只有很少几个人举手。又把钱数提高到每月400元、500元左右,就更没人举手了。这个调查不在于了解同学们的实际消费水平,而是为了了解同学们的消费态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师》2011,(20):4-4
本刊讯(林弘宁)近日,有媒体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及多所大学的数十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人均月支出980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在技校,不少技校生不顾家庭的承受能力,完全离开了对某一消费品的实际需要,讲时髦、摆阔气、追求生活上的高消费,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精神。根据对技校生进行的初步调查,发现在技校生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超前高消费现象,其消费正呈升温趋势,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就技校生中高消费的表现、危害、产生的原因等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日前进行了一次儿童消费市场调研,调查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5大消费先导城市,调查对象为0岁~12岁儿童的家长。调查显示,城市儿童人均月消费额相当高。5市平均每户家庭的儿童消费高达897元。其中广州儿童月平均消费最高,达1101元;其次为北京,平均每月为1009元;上海居第三位,为972元;成都和西安儿童消费水平稍低,平均为701元。儿童消费最高的广州市与儿童消费最低的西安市相比,高出1.4倍。调查显示,5大城市儿童消费市场的消费十分可观。据统计,5市有0岁~12岁的儿童约441万人,按平均每人每月897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高消费心理及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高消费现象令人深感焦虑与不安。据有关资料反映,一些城市大学生每月人均消费200元以上,沿海许多城市大学生每月人均消费达300元以上,远远高于当地城市居民人均月消费,也高于本科毕业生参加工作转正后的基本工资。笔者曾对本校1958名学生消费支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是月平均消费在150元以下的有152人,占7畅;在150-200元的有340人,占17%;在200-250元的有825人,占42%;在250—300元的有421人,占21%;在300元以上的有220人,占13%;少数学生甚至突破400元。本校地处经济不发达的广西东北部地区,这个消费水平是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问卷抽样调查,从大学生消费来源、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全面了解大学生消费状况,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当前大学生消费特征为:虽然理性消费是大学生的主流消费,但存在消费主义倾向。最后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主客观归因分析。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应采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实物和服务消费结构层次等多个指标综合衡量。根据这些指标的数据判断,贵州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严重滞后于全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低于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导致贵州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滞后的主要原因有: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比较高、消费观念保守和不尽合理、购物和消费环境较差、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提升贵州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需要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快振兴农村经济、巩固精准脱贫成效、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改善购物和消费环境、提高农村社保水平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贸易开放能显著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因此,研究贸易开放通过哪些途径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产生影响,是理清贸易开放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之间关系的关键任务。利用2010—2020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开放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推动了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在我国西部地区,贸易开放不能促进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贸易依存度能通过促进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降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来促进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因此,应不断提升职工平均工资,通过高水平开放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调查法,对四川省乐山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旨在为我国中小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研究提供范例和参考;并为促进为乐山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供一些建议,引导居民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罗鸣  鲜跃勇  郑国金  廖晓 《考试周刊》2012,(68):164-165
本文在调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对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方面的调查问卷,通过分析法建立起各种模型,进行统计,从而提出了高职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对其消费行为作出了价值评价,归纳出高职生消费心理特征。最后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阐述了对高职生消费行为进行价值引导的原则及必要性.并提出了高职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精确地预测城镇居民的社会消费水平,以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年度人均消费水平作为研究对象,以误差修正函数为工具,考察近十多年各种影响消费水平发展的因素及其统计数据,建立了该市社会消费水平的预测模型,并对其社会消费水平进行预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误差修正模型证明了年度消费水平对当年可支配收入水平具有绝对的依赖,即收入与消费有长期稳定关系,也证明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受收入变化率的刺激,同时会严格按照长期稳定关系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宁波市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市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缓慢增长,观赏性体育消费随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体育健身项目内容多样,但存在着性别差异;体育消费类型中实物型体育消费仍占主导地位;时间和价格是影响宁波市区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动机是健康的,但其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实物消费高于其他消费,消费结构单一,以自由组织与班级组织消费为主;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条件有限、体育场馆不足和没时间等.文章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柳州市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他们参加体育消费的不同水平、不同特点以及影响柳州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因素全面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柳州市的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较为合理;消费水平偏低,同学朋友、自身需求是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而体育场馆、时间不足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引导,扩大体育消费的范围,作为指导柳州市在校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及推动消费的发展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水平的现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0-2010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形成城乡消费差距及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最后就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于1996年4月在武汉市6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随机抽取了240名幼儿(包括大、中、小班),对他们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消费状况和家长对子女消费的态度。结果发现,当代独生子女消费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消费水平偏高被调查的独生子女中53%的孩子每月开销占全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39%的孩子每月开销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8%的孩子每月开销占总收入的二分之一,孩子的消费普遍超过家庭人均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侯雪 《华章》2010,(2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长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消费的动机、水平、特点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调查表明长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较为合理,但消费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阜阳市离退休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态度和动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群体的体育消费态度不积极,但动机明确;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传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目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中健身健美是主要消费动机、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以实物型消费为主、经济与时间的不足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