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娟娟 《成才之路》2012,(15):39-39
“放手”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放手”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境界!有人说教师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还教师一个惊喜。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课堂上学生被教师以一个个问题或要求牵着鼻子找答案之类的形式秀,而是需要教师放手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获得真实的自己的体验及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对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想可以从教师的“懒”开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保姆”角色,该放手的就应该放手,做一个“懒”教师。下面就谈谈“懒”教师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从师生关系双主体出发,该放手时就放手,唤醒学生学习的潜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还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引导学生学习走向更高效。  相似文献   

4.
“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讨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放”的技巧、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营造宽松民主学习氛围,他们只“放”不“收”,步入“放”的误区——“放”之不当,有“放”无“收”。结果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没了主见,教学也失去了主次,不能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新理念,数学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六年级学生更加具备了让教师放心“放手”的条件。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有以下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6.
现在大多数教师总是感叹教学任务重,教学工作累,面对新课改,备课唯恐不全面,上课担心学生听不会,对作业精批细改,教师倾其所能,教得筋疲力尽,到头来却是出力不讨好;学生埋怨学得累,对学习也没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该放手时就得放手,不要总诲人不  相似文献   

7.
【总评】纵观本节课,教师能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收集数学素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教师把课堂当作学生学知识的展示台,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8.
张洁  董洪滨 《成才之路》2009,(27):19-20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和激发点.创设物理情景,设“疑”激“思”,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在“疑”这一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多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敢于质疑、乐于探究,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五放”,即放手让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心得;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做到“五放”呢?  相似文献   

10.
“放”,指教师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讨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放”的技巧、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创设学习情境,自己带着好奇心去研读资料,自己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探究,自己感悟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启示1:“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变为组织,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盲人放驴不松手”的弊端,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缺乏思考。然而,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今天,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通过自学去掌握、更新和发展,可是现在很多学生不懂得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不.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高投入、低产出、负担重、效果差。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此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教师往往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利用满堂灌输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迫把老师的备课案搬到笔记本上。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学的发展,极大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一、解放自己的双手.不妨对学生放权。教师无需像“管家婆”一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该放手时就放手,对组织主题班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娱、体育、书法、卫生、黑板报等项目的评比,教师大可放心,退居二线,由班干部牵头,让学生自己组织策划。这样,一旦让学生自主管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可让教师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的中学语教学改革中,怎样对待学生的学,一直都是人们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广大语特级教师的基本观点是: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难落实的是“学生是主体”。为此,语特级教师在以下方面做了探索: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帮助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学。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将热点聚焦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上,而学会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必备素养之一。学生学会学习应该体现为:明确学习是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主动迁移,不带有半点牵强;学生的学是基于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是一系列流畅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放手不只是形式,而是从根本上让学生的思维进行一种适时的、有效的活动,让学生的"学"真正地发生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自主学习提倡主动参与,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表露情感、表达观点,充分体验和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深化完善、努力转换角色、增加教学的开放度、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  相似文献   

19.
王玲 《素质教育》2006,(2):26-26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己归纳结论。但这里的放手决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知识。我们在“放手”的同时,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如何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呢?第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第二、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1、想学生之想,关注、理解学生心声。2、把课堂还给学生。放心、放手、但不放任。3、尊重学生的见解,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