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份科学、规范、实用的《考试说明》——学习’97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浅见●江西王道信199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在保持与前三年《考试说明》延续性的基础上,在编排结构和具体要求方面都有较大改进,改进后的这份《考试说明》更科学、更规范、更实用,对高...  相似文献   

2.
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语文教师和考生面前。说它以全新的面貌是因为2000年《考试说明》增加了透明度且透明度很大。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带号的内容不考查:语音、标点、应用文;第一次明确地公开了试卷每部分要考查的题量及赋分情况,对于全社会关注的作文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一题60分;第一次在作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一、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规定2000年高考语文试卷共分七个部分。第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 6题 18分第二、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4题 12分第三、文…  相似文献   

3.
吴红英 《课外阅读》2011,(6):143-144
纵观《福建省201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凸显新课程理念,突出主干知识,坚持能力立意,重视创新实践。深入研读《考试说明》,思考其可能引发的2011年我省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的各种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更好地把握我们的教学方向,从而使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少走弯路,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更好地适应我省的高考。为此,本文想从《福建省201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说开去,寻踪、反思,以便更好地前进。  相似文献   

4.
《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与《199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相比变动较多。其中一处虽变化细微,但不可忽视,即将原来的“变换和选用句式”改为“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是第一次正式、明确地将“仿用句式”写进《考试说明》。其实,句式仿写早在1994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  相似文献   

5.
欧阳睿 《高中生》2011,(21):58-59
每年高考的《考试说明》是每位考生必须熟悉的,同时也是最权威、最准确的高考信息。2011年湖南高考《考试说明》是2010年湖南高考《考试说明》的进一步完善,相对于2010年的《考试说明》来看,2011年的湖南高考《考试说明》整体保持不变,局部进行了微调。本刊现分别对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考试说明》进行解读,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明确"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欧阳睿 《高中生》2011,(7):58-59
编者按:每年高考的《考试说明》是每位考生必须熟悉的,同时也是最权威、最准确的高考信息。2011年湖南高考《考试说明》是2010年湖南高考。《考试说明》的进一步完善每相对于2010年的《考试说明》来看,2011年的湖南高考《考试说明》整体保持不变,局部进行了微调。本刊现分别对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考试说明》进行解读,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明确“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修传 《新高考》2008,(4):16-17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名著名篇阅读"定位在理解能力层级,这就意味着名著名篇的阅读以识记理解性阅读为主,借鉴2007年福建省高考名著名篇阅读考查经验,结合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2008年江苏高考名著名篇阅读题将会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人文素养。为此,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删除之后,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此再度列为“考试内容”。鉴于复习时间过于仓促(考生看到《考试说明》已是2001年3月),2001年高考语文暂未列入考试范围,但它将是2002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如何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牢固识记面广量大、需要高中三年掌握的名句名篇,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笔者以为只…  相似文献   

9.
姜有荣 《考试》2004,(3):8-10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的修改,是在整体上保持与2003年连续性基础上的一种局部微调。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准确把握“微调”中所透射出来的变化信息,现对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的八个变动点逐一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被删除之后,2001年以后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再度将它列为“考试内容”。“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月,今年的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开始发售从最新的《考试说明》看,今年由北京自主命题的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试题结构将有较大调整。其中,语文、数学两科目将减少客观题所占的分值,相应地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变化,高度重视,把作文复习训练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 由于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不断提供着崭新的、令人振聋发聩的经验,也由于高考作文命题研究本身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于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尖锐而中肯的批评。2000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与往年相  相似文献   

13.
2000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的命制是成功的,它不仅完成了自身承当的任务,而且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良性影响。2000年高考语文试题,忠实地体现了《考试说明》的精神。从整体看,题目的立意、情境、设问,与《考试说明》的有关规定高度一致;与去年相比,试卷的总体结构、长度、能力检测趋向没有变化,保持了三年来命题的稳定性,恪守了高考命题的公平性原则。绝大部分考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备考效果能够在今年语文  相似文献   

14.
高考已迫在眉睫,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在尽短的时间内做到胸有成竹,自然就成了每个考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依笔者浅见,要想提高2003年高考语文复习的效率,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一、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方向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下发一次的《语文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是高考语文的指导性文件,它明确了考试目标及考试内容,规定了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明确了考试的基本题型,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因此,最准确、最可靠的高考信息,尽在《说明》中,根本用不着东奔西走、…  相似文献   

15.
冬去春来,2001年高考去声渐远,2002年高考又遥见桅尖。每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都是考生当年高考复习的重要依据,那么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又告诉我们什么呢?与200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相比,2002年《考试说明》有了较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提高了能力要求、增加了考查内容、调整了试卷结构三方面。  相似文献   

16.
97与98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比较分析河北省秦皇岛市教委中教室周树华1998年1月出版公布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98说明”)与199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97说明”)相对照,虽然没有大的变动,但也有小的调整。调整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引入课改理念,认真研究考纲考题《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范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依据。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每年高考考纲的变动上。以今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为例,语文科主要变动情况解读如下:1.今年  相似文献   

18.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把这一考点再度列为“考试内容”。笔者认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字音识记”这一考点的。一、明确识记重点根据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的精神,“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复习范围应为现代汉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但要在短时间内  相似文献   

19.
一、考点阐释“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删除之后,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再度将它列为“考试内容”。鉴于复习时间过于仓促,2001年高考语文暂未列入考试范围,但它将是2002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S):C001-C001
《2004年语文科考试说明》现已出台,与2003年《考试说明》比较,基本上体现了近几年高考改革“迈小步,不停步”“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走势,但也有一些“微调”。须引起广大高三师生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