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风细雨除微尘─—学生昧书怎么办张万详前不久,看到校图书馆购进一批讲中学生学习方法的书,我喜出望外,图书馆管理员尚未造册编号时,我便“走后门”给班里每人借了一本,让同学们利用下午两节自习课的时间先睹为快。教室里鸦雀无声,他们看得津津有味。放学时,我让...  相似文献   

2.
中学图书馆既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有效时空,又能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知识源泉。如何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源,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我校图书馆开设阅读课,寓人性化服务于图书馆阅读指导课中,使其为学生创造性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为学生营造大语文环境,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听说读写的自觉意识,使生活的过程成为提高语文水平的过程。一、“听”与“读”的熏陶渐染“听”“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听”“读”水平直接影响“说”“写”能力。因此,我们提出了“有耳朵你就别闲着”的口号。清晨,校电台在音乐欣赏后,开播名家名篇、学生习作;午饭后,校调频电台播放散文、诗词,学生利用无线耳机收听;晚饭后,闭路电视系统播放《新闻联播》;周日用《三星智力快车》栏目上选修课;课外活动,利用校园网络系统播放教学课件、诗词欣赏。每周各班推荐…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持久、最普通的学习方式。在从事图书馆管理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图书馆老师,不仅要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品味,使学生养成终生利用图书馆的良好习  相似文献   

5.
学生图书馆管理员作为学生与图书馆之间的纽带,对我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展开起到积极的作用,不但部分解决了我校图书馆人手紧张的问题,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而且,他们也在图书馆工作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了自我,为毕业后的社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准确。  相似文献   

6.
开展课外阅读,以读促写,势在必行。针对目前这种状况,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并会读课外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充分利用校图书室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的“教纲”和“考纲”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那么,如何读?怎样才算读透了?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我把读和检验标准分为三个层次(阶段)或境界,即“不知肉味期、渐入佳境期和烂熟于心期”。1、不知肉味的雾里看花期。学生经过初中古文的学习,但对古代常用的实词、虚词及活用和各种句式特点把握不准,尚不知文言文的精妙所在。学生此时也许想得到文中奥妙,但形不成语感,读起来又缺乏诵读知识而常常读破句、读破音。这种现象的校治方法,我以为可让学生先听。在选择听读内容和诵读人员上,我就把人教社的教材录音带…  相似文献   

8.
田棠 《成才之路》2011,(12):4-5
幼师是一个特殊的专业,读幼师的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现今学生的分布状况来看,只要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从来不会考虑幼师这个专业的。根据我在幼师班的从教经验,我发现读幼师的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性:1.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幼师班的学生,都是在升高中无望的基础上才选择读幼师专业的。这些学生在初中读书的时候学习一直都处在班里的中下层,特别是英语这一门课,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简直就等于一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校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为例,从准确的教学起点和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公正的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的: 通过利用图书馆资源,在探索网络的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及查找、分析、整理资料。指导学生认识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及其作用,让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资源,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普纳荷学校的学生图书馆按照学生年龄分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图书馆、小学和初中部图书馆、高中部图书馆。图书馆的功能除了学生借阅图书以外,还兼有配合外语学习的听读支持系统。除此之外,我在小学和幼儿园图书馆亲历了一堂教学活动,使我对图书馆的功能有了更多的体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上要体现民主、开放、平等。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决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只有这样,学生的灵气、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在《第一场雪》的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本,凸现了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特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而将信息技术与特校图书馆教育功能进行有效整合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目前,特校图书馆要打破传统的书刊资料馆藏观念,积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书刊,建立资源信息库,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有效促进教职工更新特殊教育知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学生超越残障,提高学习能力,平等参与社会。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处理好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林黛玉进贾府》教学采用有别于传统的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用"我是红学家"为主题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尽可能多地了解《红楼梦》;和名家一起评点《红楼梦》;质疑名家,读出自己的《红楼梦》;激发兴趣,学生自觉利用课余时间再读《红楼梦》。  相似文献   

15.
李秀芳 《考试周刊》2010,(11):60-60
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欠读”。由于学生每天由家到校,由校到家,生活圈子狭窄,写作缺乏材料,加之现在学生极少阅读,只在课堂上泛泛地读一下课文,久而久之,势必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使学生对语文课文失去应有的兴趣和热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质疑式。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质疑并不断释疑的过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大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尽管课文前面有阅读提示,后面有指导性的思考题和练习,但学生读起来仍有不少的难点和疑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自读时质疑。比如,我班学生在学习自读课文《为学》时,就对许多问题进行了质疑。有的问:“古人是怎样对待学习上的困难的?”有的同学提出:  相似文献   

17.
古诗文教学纵横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从1999年10月开始在初中进行一项教改实验,是在两年的时间里要求学生背诵300首古诗词。我从几万首古诗词中挑选出300首,印发下去,每天利用晨读的时间领着学生读读,讲讲,背背。现在两年过去了,班级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做到300首古诗词烂熟于胸、倒背如流。在实验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让学生背诵古诗词的过程,就是在学生心田上播下民族文化的种子的过程。我想这项实验对学生来说,影响可能将是深远的。●我认为这项实验不仅仅对你所教的学生未来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语文教育的启示也是很大的。回顾上…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在聋校.有些班上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生,他们在学习能力与学习意识上与正常聋生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个性上也相当的孤僻、怪异.并且在智力上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他们没法与正常聋生一起参与快节奏的学习.常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类学生。我把他们称为特殊的“学困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张儒才 《贵州教育》2014,(12):13-15
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校园面貌,学生学习生活,教学条件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譬如,十年以前,我们读初中时,学校没有图书馆(室)、实验室,当时的实验教学就是在黑板上画、写,靠学生想象,学生要上交学费和书费。  相似文献   

20.
特殊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特教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提高学生的教学教学理论水平;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特殊校数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数学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