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趣是少儿学好外语的动力。少儿阶段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起源于情趣,外语学习更是如此。当他们能用几句简单的外语同他人对话,尤其是外国人,并受到相应地回敬和赞扬时,这将在他们的心田里激起数层感动的涟漪,这种兴奋持久的情绪渲染了周围的亲人对其热心地支持和耐心地鼓励,也更增强了他们学好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情趣在无形之中就变成了动力。情趣的培养关键在于前几课的  相似文献   

2.
刘金玲 《成才之路》2009,(19):85-85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地区从幼儿园时代起就开设双语教学,到小学阶段毕业时英语已经作为考核科目之一。一部分学生进入中学时,外语已学多年,在几次考试(包括小升初)中连遭失败,他们对外语已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抵触情绪。在工作中我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对他们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外语的状况,找出其成绩差的原因,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初期外语学习者心理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语言学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兴趣、意志等)在外语学习初期阶段起关键作用。年龄不同,心理特点也不同,对外语学习效果影响就不同。我国外语学习起步目前仍以初中开始为主。初中学生年龄小、思想、性格、意志等心理因素尚处发展阶段,兴趣对他们是否能主动学习外语十分重要。初中英语教师应以首先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点.课前、课中及课后应把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开发学生初期阶段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把4~8岁儿童单独列出来谈他们的外语学习呢?原因有二:一是4岁的儿童,母语已基本掌握,大多城市孩子都进了幼儿园等正规教育机构,可能会遇到要不要学习外语的问题;二是我国政府实施了从小学一年级或三年级开始的外语教学,儿童大多到8岁时会在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外语教育。而4~8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学习语言最容易的时期,我们有必要对此做一研究。说到儿童学习外语,我们需要与成人怎样学习外语做一对比。这样,儿童怎样学习外语的问题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大部分都在中等教育阶段接受了英语教育,他们对于外语现象的理解是通过英语学习来实现的。大学日语专业教育尤其是基础日语阶段的教育不可避免的要在学生汉语和第二外语即英语习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对汉语s和英语的迁移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基础阶段的日语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外语动机学的研究经历了社会心理学研究阶段和认知情景模式阶段,近几年则是以Eǒrnyei为代表的过程导向模式下的外语动机时间性、动态性为特征的研究。文章就外语动机变化情况对一名在英国留学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初步检测了外语动机时间性的特征,希望该个案研究能为中国的外语动机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并有利于深入研究有效的外语学习动机策略来保护和维持外语学习这一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高凤仙 《甘肃教育》2008,(23):63-63
一、掌握后进生心理,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后进生进入中学时,外语已学三年,在几次考试(包括小升初)中连遭失败,他们对外语学习已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教师应该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他们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找出成绩较差的原因。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外语学习者所具有的外语综合能力,是衡量他距离成功远近的唯一尺度和标志。外语综合实践能力包括四个阶段和五要素:启蒙阶段、基础阶段,入门阶段和成功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程度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徐仕琼 《高教研究》2006,22(2):21-23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除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可忽视,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焦虑是影响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通过分析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探讨了克服和减轻外语学习焦虑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卢健庭 《中学文科》2009,(16):133-133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已经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很多学生还只是跟在老师后面跑,外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他们的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较简单的重复上,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1.
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分析了影响学生外语学习进步的因素,如学习态度的差异、语言能力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外语基础的差异、教学效果的差异以及学习方法的差异对学生外语学习所带来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一些学习策略。建议教师帮助学生找出影响其学习的因素,以及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阶段。故事的形象性、情节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了宽广的想像空间,同时也为其外语学习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宝库。故事教学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激趣和增效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为使外语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有声的语言,真正成为交流、思想传递信自的有效工具,从一开始就必须培养学生学外语用外语的习惯。我在1986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中,在着重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方面作了一点尝试,初步取得一点成效,具体作法是: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积极的学习情绪。初一学生大多只有十二、三岁,他们模仿力强,对新开设的外语学科有着很大的新鲜感;他们的性格活泼大胆,无拘无束,这些都是学习外活的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法指出,外语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呈现,实践,迁移。呈现是掌握课文阶段,要求记忆范例;实践是从课文中认识规则的阶段,要求变换、延伸、扩展范例;迁移是应用所学语句阶段,要求复用以至自由表达,也称运用。这一理论在现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中。一、在呈现过程中,使预习成为习惯1.单词的预习及其发散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想说而不敢说或不知如何说。其原因之一是每一课的新词汇对于他们来讲是“消极”的词汇,他们不熟悉新词的发音,这阻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提出了预习新课词汇的要求。要求学生通  相似文献   

16.
试谈公外课堂中厌倦情绪的产生及其对策梁淑新,唐辉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科学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外语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倍受青睐,这种学习外语的热潮把我国的外语教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使外语教...  相似文献   

17.
成年外语学习者不可能非常容易地习得外语,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无意识习得语言的天赋。语法教学可以作为成年外语学习者用来弥补他们对语言缺乏直觉的重要而有用的一种方式,从而使他们能成功地学习外语。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在起始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浓厚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全新的东西。他们的求知欲很强,迫切的想要知道生活中看到的各种事物用英语该怎样说出来。但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扩大,难度加大,学生个体的外语学习又受其学习目的动机、勤奋努力程度、语言环境、老师教学方法、语言天赋、学习方法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逐渐产生了差异,直至严重分化。进入高中阶段,由于学生入校时外语学习基础的差异,加上高中外语学习难度和知识面的进一步扩大,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要求,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日益激烈,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近年来新乡外语培训机构林林总总,笔者在2004年暑假期间走访了几家较具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外语培训机构,对他们的招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一些看似反常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反常现象其实并不反常,其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原因。最后,笔者对新乡市各外语培训机构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在各培训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新乡市的外语培训市场能早日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前提。外语教学法指出,外语的学习一般经历呈现、实践、迁移三个阶段,因此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