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以前,现实主义是纯粹的哲学名词,同文学艺术思潮、流派、创作方法基本无关。realism含义有“文艺的现实主义、写实主义”和“哲学的唯实论者,实在论者”两项主要内容,其词根real,则指“真实的”和“非想象的”思维特征。日文“现实性”也有类似的内涵:①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思潮、流派;②事物的切实性、真实性;③中世纪唯实论哲学。现实主义首先指认识和理解现实事物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它的词义本体,产生于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其次是指文学观念,这是它的词义派生衍化,产生于18—19世纪欧洲英、法、俄等国家的文艺活动,属于文艺学范畴。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主义被异化了。现实主义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它既指一种文艺创作方法,也指一种文艺流派、思潮,还指一种文艺创作精神。从创作方法来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与人类的艺术生产的产生是同步的,但是真正确立这种创作方法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并且把它命名为"莎士比亚化"。从文艺流派和思潮来看,现实主义历经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的革命现实主义,中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末期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等发展阶段,而只是在"现代实践转向"过程中现实主义流派和思潮才明确地发展起来,同时在"后现代实践转向"中逐步多元化,成为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和思潮相抗衡的强大流派和思潮。从文艺创作精神来看,现实主义是永恒的,因为文艺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永远在社会实践之中进行恒新恒异的创造。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仍然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精神,鼓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流派、思潮,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植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西方文坛,可谓流派纷呈,五光十色。传统现实主义不甘沉寂,于30至40年代掀起复兴之势;现代主义思潮演变不断,其作品之多、体系之庞杂,迅速占领了文艺舞台的大半江山。加上东方文艺的突飞猛进,前苏联随着“解冻思潮”而来的创作繁荣,整个世界文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观,在整体文艺潮流的涌动中,美国文学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在20世纪的文学史页中,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文曼 《文学教育(上)》2008,(23):126-127
唯美主义(Aestheticism)是19世纪后期在欧洲最先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艺术本身的美。“美”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关对美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到了19世纪的唯美主义这里,“美”的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着力梳理清这半个多世纪“美的艺术”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与唯实论哲学张连营19世纪以前,现实主义是纯粹的哲学名词,同文学艺术思潮、流派、创作方法基本无关。realism含义有“文艺的现实主义、写实主义”和“哲学的唯实论者,实在论者”两项主要内容,其词根real,则指“真实的”和“非想象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6.
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是指,出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欧洲,由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探讨,发展到浪漫主义流派,最后形成的一股以“天才”、“情感”、“想象”为三大口号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这股波澜壮阔的思潮涉及到语言、造型、表演等多种艺术领域,产生出了不少杰出的艺术家和众多优秀的作品,在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追根溯源,这股思潮的发端又可上推至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其真正的奠基人是朗吉弩斯,而非有些人所认为的柏拉图。  相似文献   

7.
“古典主义”,通常是指十七世纪欧洲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流派及其理论和创作原则。其实,崇古的倾向始于古代的罗马。古罗马文学是尊崇古希腊文学,仿效古希腊文学的。因此,后来的西欧文学理论家,习惯上把古罗马文学仿古希腊的倾向称为“古典主义”,而把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叫做“新古典主义”或“假古典主义”。  相似文献   

8.
19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在各国发动夺取政权的革命,先后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法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在文学艺术领域掀起了新思潮和运动,随着革命形式的起落和文艺思潮的变化,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这些美术流派通过其作品和理论,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将欧洲艺术发展推向高潮.在这个艺术高潮中,艺术观念得以更新改变,人们开始关注过去很少谈论的风格问题,并有意识地去追求不同的风格样式,造成了欣赏趣味的巨大差异,并形成了流派纷呈的艺术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曾倡导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才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他在《西方美学史》中时刻注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反对“唯经济决定论”,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有着自己的理解。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又是美学的基本问题,朱光潜根据具体历史现实指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将其分为文艺思潮运动和创作手法,认为作为文艺思潮运动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不具有普遍性。日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与西方文艺思潮运动的线性发展历程相颠倒,与朱光潜的观点形成映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美学观念,体现在哲学、艺术、文艺理论等各个方面。19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在欧洲成为被广泛认同的文艺流派。十月革命后,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现实主义理论被改头换面,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前后支配苏联文坛50多年。它使苏联的文艺批评与文学创作,演变为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尖锐斗争的工具,从而越来越侵蚀了文学的艺术价值。从这个角度上看,它日益遭到批评并最后走向消解,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相似文献   

11.
唯美主义(Aestheticism)是19世纪后期在欧洲最先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艺术本身的美。美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关对美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到了19世纪的唯美主义这里,美的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着力梳理清这半个多世纪美的艺术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4,(5):F0002-F0002
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特指19世纪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因批判的成分在他们的作品中占主要地位,所以冠名以“批判”。其内容多是揭露欧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深刻危机。代表作家及作品有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汤达的《红与黑》,左拉的《娜拉》《小酒店》,萨克雷的《名利场》,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复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白痴》,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赫尔岑的《谁之罪》等。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主义是文学史上一股强大的文学创作的潮流,从它诞生之日起,一直延续到现在,滚滚滔滔,汹涌澎湃,显示出永保其美妙青春的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然而,近几年来,在西方现代派文艺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某些文艺工作者却对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提出了种种责难。说什么“国家要现代化,文艺就必须现代派”,“现实主义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现代派文艺的出现从根本上否定了现实主义的原则”,说什么“冲破现实主义的框框,走西方现代派文艺的道路,才是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如此等等,不  相似文献   

14.
文艺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或文艺思潮影响之下,由一些在思想倾向、创作原则、美学风格等方面近似的文艺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而成的文艺集团或派别。文艺流派具有思想倾向上的主义性、创作原则上的排他性与美学风格上的识别性三个特点。文艺流派的本质关乎文艺创作的竞争力,能够推动文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它便不仅是一个知识学或学术史的概念,而且具有重要的文艺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艺术史上,由于作家、艺术家对文学艺术的见解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文艺潮流或文艺流派。这些潮流或流派尽管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但最主要的潮流或流派只有两个: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尤其是现实主义,更是源远流长,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与发展,起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现实主义的原则,就是生活本身所给予的原则。换言之,现实主义是从生活出发来解决创作上的各种问题的。所以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文艺家都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现实主义也就远比对其它文艺潮流论述得详尽,评价得高,肯定得多。我国的文艺创作,特别是能够包容  相似文献   

16.
茅盾毕生十分重视对外国文艺思潮流派的研究和介绍,他将它看成是“取精用宏,吸取他人的精萃化为自己的血肉”,从而达到“创造划时代的新文学”这一根本目的所不可缺少的步骤与方法。早在新文学运动初期,为了寻找并提供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思想武器,他就以“穷本溯源”的态度,对欧洲自古典主义以来的各派文艺思潮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与研究,并根据中国社会与文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始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了介绍。茅盾早期对外国文艺思潮的介绍,以“重人生”的写实主义(也即批判现实主义)为主,这  相似文献   

17.
为了顺应20世纪40年代对美学合学科规律性与合革命目的性相统一的历史性需要,蔡仪美学观表现出“学科的自觉”意识。一方面它坚持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原则,纵贯从文艺本质到文艺典型再到现实主义创作观的整个体系,表现出合规律性的美学建构意识;而另一方面则以合革命目的性为指归,因强调唯物主义-现实主义的绝对正确性而陷入了机械唯物论的窠臼,使“真理”接近了“谬误”。  相似文献   

18.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是指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出现的各种浪漫主义流派。浪漫主义方法的特点,就集中而典型地体现在这些流派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浪漫主义的论述,也主要是集中在评论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各国形成的浪漫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艺进入新时期后,文艺思潮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头推进”:一是现实主义的拓展和深化;二是以现代主义为代表的各种新思潮此起彼伏;三是通俗文艺势不可挡。文艺的多元和繁荣是一把“双刃剑”,在“三头推进”的文艺思潮裹挟下,新时期创作和评论也存在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四人帮”在他们独霸的文坛上,一直把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鼓吹成“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科学总结”。为了给这个“原则”抹粉涂金,他们的御用写作班子无耻地吹嘘“三突出”是什么“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典范”,是指导文艺的金科玉律。他们打着提倡“两结合”的旗号,强行要求“一切文艺样式”都按“三突出”的模式办事,不能有半点走样。一时间,不论创作,还是评论,言必称“三突出”,闹得乌烟瘴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