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瑾 《中小学电教》2011,(4):157-157
艾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面对这些有思想、有感情、青春萌动的学生,如何对他们实施教育呢?我认为,首先要学会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主动接受老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幸福·童年     
万小龙 《海南教育》2014,(20):70-70
喜欢这样一句话:"幸福是一缕花香。当花开放在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悠悠的、让人陶醉的芳香。"从事小学教育20多年,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天天面对的学生——孩子。他们的童年幸福吗?童年的幸福又指什么?我们怎样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童年?"什么是童年的幸福?"我的理解是孩子的自我感知趋向和谐,精神得到和谐发展的一种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3.
"后进生"、"学困生"、"调皮捣蛋生",甚至是"坏学生"等称谓,我们并不陌生,究其原因,无非是我们的学生当中总是有一部分人不"听话",总是不断地让我们的老师处在尴尬或者是愤怒当中,甚至经常使我们"歇斯底理"、"怒发冲冠",让我们部分老师处于一种神经质的状态中。为什么总会有这样的学生出现?为什么我们很难"改变"他们?面对他们,  相似文献   

4.
本期讨论吧的话题是:要不要关注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的意外生成?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碰到过许许多多的"意外",这些"意外"要不要关注呢?怎样来处理这些意外生成比较合适呢?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意外"对学生的发展有没有价值;其次,如果有价值,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老师的教学支持下学生能否解决。要在课堂上立即作出这样的决断,对老师的课堂随机应变能力要求很高。本期这组讨论文章,作者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给出了遭遇课堂"意外"的不同应变策略,期望读过之后,会对您处理课堂"意外"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教育属于未来的事业,作为老师就要对学生一生负责。无论学生是"龙"还是"虫",是"鱼"还是"虾",教师都应以大海般的心胸理解他们,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彻底避免反教育产生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方海东 《班主任》2014,(10):13-16
为什么当我们对学生说"如果你不改正自己的某个问题,将出现某某结果"时,学生常常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根本见不到我们所说的那种结果。当学生见不到老师所说的结果时,他怎么会相信老师所说的并按要求去改正呢?面对这一难题,最好的做法是缩短从问题发生到产生后果的时间。"借物体验法"正是这样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刘霞 《考试周刊》2011,(23):136-137
教学过程实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要成功地完成这个过程,就必须有一定的信息差,否则就不能自然地完成信息的传递。学生和老师之间在他们掌握的信息上有一个差距,通过交际可消除差距,从而两者都掌握此信息。学生和老师是通过交际缩短或填补了他们之间的信息差距的,从而达到了一定的"信息平衡",填补了"信息沟"。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制造信息差,让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作为教师,该怎样与学生进行沟通呢?  相似文献   

9.
学生没有问题,教师上课有什么价值?这值得我们反思。在"去问题化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只是教会了学生机械、被动、教条的回答有着标准答案的问题,与此同时,却让我们的孩子慢慢地失去了他们该有的问题意识与能力。有位科学家曾说过:"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万有引力就是从"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这一问题开始的。那么,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0.
王玮 《考试周刊》2011,(84):210-211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一直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家庭"有哪些类型?如何教育"问题家庭"中的"问题学生"?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雷琴华 《成才之路》2012,(23):34-34
某日在教学《明天我们毕业》时与学生一起聊到了一个话题:小学六年,你最喜欢的班主任是哪一位?"目的是想和学生们一起回忆一下曾经教育过他们,并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借机激发他们对老师的感恩之心。没想到学生们竟异口同声地回答到没有!复问,答案还是一样。那一刻,我沉默了,甚至有点气愤。是呀,六年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六年里,哪一位班主任不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老师,你是否觉得累?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管住学生,为此,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去制定规章制度,绞尽脑汁去说服压制。可我们是否有想过:管不住,是不是我们什么地方错了?如果我们在教育中感到身心疲惫,那一定是我们在什么地方做错了。班级管理本就是"十八般武艺",构建和谐班级,只有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热切投身于班级管理实践中,才能让我们的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们对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公平性的质疑声不绝于耳,那么,到底怎样发展学生才公平?鉴于教育与人发展的特殊性,我们应当从"应得的公平观"着手理解学生发展的公平性,学生公平发展的实质是其个性的发展,其关键是其潜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校长经常会这么说。作为教师,是非常反感并委屈的,校长根本没有考虑到现在学生的情况,有太多的学生不喜爱学习、不喜欢学校,老师又能有什么办法?一、学情分析我的学生是"3+2"5年制大专生。在和这些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有一些共性:在对知识点的学习后,他们能理解课堂上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教室里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在杰出的教师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国家的传统,也能看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前言)
  推开一间教室的门,我们会看到一群学生,但更是一个丰富多彩而充满希望的未来。当我们经常自问"我给了他们什么,能让他们受用一生?"时,教师的意义就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者。那么,我们究竟能给学生什么。  相似文献   

16.
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使他们对作文感兴趣?……这是许多老师在探究的问题。那作为老师的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是孩子们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圣萍 《今日教育》2014,(10):44-45
在学生的心中,老师说的做的一定不是假的,而且他们坚信,老师说过的一定会实现。为师要珍惜学生对老师特有的信任,不容在孩子面前有半点虚假。玩牌是我们班上练习20以内加减法的常规游戏。午间休息,小宇约了几个小朋友跑来找我挑战玩牌。我一反常态地"杀"了他个片甲不留,他一张牌都没有赢到。  相似文献   

18.
从教十余载,寻寻觅觅,语文课堂的真谛是什么?面对课堂上三十多双清纯的眼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有效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语文课又应该教会学生些什么?大概,一千个语文老师会有一千种看法;大概,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的理解也都会有差异。或许这样的题目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每位语文老师又必须面临,必须思考,而且必须作出自己的应答。  相似文献   

19.
教师节马上就要到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淀粉们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跟老师说呢?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老师总是以最饱满的热情在讲台上为我们传授知识,如果你问他们"时间都去哪儿了",他们会说"都用来让一个个傻学生变聪明了"。所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必须要为老师们准备一份小礼物。可准备点什么好呢?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能够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充实生命的大事。如何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让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享受阅读获得的营养?可能有许多语文老师都在为此做着有益的尝试。怎样建立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邱道学老师的"读书小条法"不仅给出了答案,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学生持续发展的关注与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