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日报高级编辑张登贵的第二部评论、随笔集《大题小作2》,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大题小作2》收入的是作者1998年至2001年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评论和随笔精品,共93篇。这些文章,大多是对重要新闻和社会现象发表的看法,有贬有褒,引人思考,给人启发。此书还收录了已故著名评论家、文汇报原编委全一毛对《大题小作1》的分析评价文章和作者于1992年发表的论文《顺藤摸瓜与顺瓜摸藤——新闻与言论写作比较谈》。作者在自序里,对评论以及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要求,也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此书具有一定的学…  相似文献   

2.
翟贵纯,二级美术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北天书画院兼职书画家,哈铁文联美协副主席,《哈尔滨铁道报》美术编辑,是著名国画家杨松杰先生的门生。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省、部级书画展,并多次获奖,有多幅作品在报刊上发表。  相似文献   

3.
从1996年1月起,金华日报在星期天的第一版推出了一个评论新专栏──《明月楼观察》。明月楼是金华的一座名楼,坐落在金华市区的古城墙上。以地方名楼作为评论专栏的名称,体现了专栏的区域特征,评论的地方性也自不待言。不过,编辑部推出这个专栏时,还蕴含着三层用意:一、清风明月楼,评论要写得轻松、形象些,有幽默感;二、登楼观察,评论要有一定的深度,针对某一类现象发表看法、观点,文字以800字为宜;三、登上明月楼凭栏观察,评论要联系金华的实际,有的放矢。到如今,《明月楼观察》专栏已办了4年多,发了200多篇评论,在读者…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2月起,人民日报在一版开辟《每周论坛》栏目,发表千字左右,由个人署名的评论。这样,继《今日谈》之后,个人署名的评论在党中央机关报的一版上,有了一个更大的专栏。《每周论坛》的开辟,为一版评论增加了一个新的档次。这个专栏里的评论,介于评论员文章与《今日谈》小言论之间,篇幅更接近评论员文章。但与评论员文章相比,它的选题范围更为广阔,风格也比较生动活泼一些,作者面要宽得多,主要是群众来稿。它为在评论  相似文献   

5.
工人日报有5件作品获2006年度中国新闻奖,其中通讯《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作者:付海厚,发表于2006年1月24日)获一等奖,消息《内蒙古2200万元罚单开出9个月一文未到》(作者:张玺张明,发表于2006年9月28日)、评论《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以公民的姿态站立》(作者:刘文宁,发表于2006年11月10日)和报告文学《九公里的女人们》(作者:孟可罗丹,发表于2006年7月7日)获二等奖,系列报道《2006:九省市农民工求职地图》(作者:集体,发表于2006年2月13日)获三等奖。在一个年度多篇、多类体裁的作品荣获一、二、三等奖的情况,工人日报已经多年未见。  相似文献   

6.
范宗武 《青年记者》2006,(12):41-41
有的作者写作评论,把文章的主题凝练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意象。读者记住了意象,就记住了作者表达的主题,而且这种意象还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甘肃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微笑并保持微笑》获得了人们的好评,并被多家报刊和网站转载。评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从发表、出书、得奖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时间.它一发表就受到读者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它在《当代》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作者和编辑部共收到三百余封读者表示赞扬的信件.《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作品与争鸣》、《小说选刊》、《文汇报》、《文艺报》和《当代》等报刊都先后发表了评论.一些前辈老作家如沈从文、沙汀等同志,读后也  相似文献   

8.
一、30年的学步与求索 我的评论实践,以在正式报刊上发表作品算,到今年正好30年;以练笔和相对比较成熟算,又可大体分为前20年和后1O年。 真正开始写评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70年代初我连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几篇国际评论,用的署名是“秦皇岛港务局工人评论组”。那些东西,现在看来很幼稚肤浅,可我与评论的正式结缘,当从那时算起。 1976年,“文革”结束,报刊开禁。1978年《中国青年》杂志  相似文献   

9.
17年前,我在1987年第4期《中国图书评论》上发表的一篇书评中写道,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畅销书《灵感学引论》是作者十多年业余研究、辛勤探索的成果。这个探索的意义,在于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当然,既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2月起,人民日报在一版开辟《每周论坛》栏目,发表千字左右,由个人署名的评论。这样,继《今日谈》之后,个人署名的评论在党中央机关报的一版上,有了一个更大的专栏。《每周论坛》的开辟,为一版评论增加了一个新的档次。这个专栏里的评论,介于评论员文章与《今日谈》小言论之间,篇幅更接近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图书评论》杂志1993年第6期的“期刊评介”栏目发表了周维强先生撰写的《对历史的敬意——1992年度〈史学史研究〉读后》一文。作者把握住“对历史的敬意”这一主题,对《史学史研究》杂志作了入情入理的评述。 多年以来,《史学史研究》杂志的编者也曾耳闻目睹过国内外同行对刊物的反映和评论,但如此有系统的公开评论,尚属少见,因而引起了编者的极大兴趣。 在常人看来,学术性研究往往是与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联系在一起的,学术殿堂也会使人敬而远之。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商品大潮的直接冲击所产生的在价值判断上的某种  相似文献   

12.
发表在《出版工作》1987年第9期上《〈鲁迅美术形象选〉指瑕》一文,从三方面提出了批评意见,我作为责编,诚恳接受,并向高信同志表示感谢。《鲁迅美术形象选》是一本容量较大的艺术画册,我在初审过程中,较多地注重对每幅作品本身的审查,而忽视了对原稿中文字的认真审查和加工,致使“陈赓”名字错印成“陈庚”,作者“谭尚忍”  相似文献   

13.
正事实上,展览权是一种著作权,其权利客体不是有形的原件或复印件,而是附着于其上的一种无形的智力成果。2014年6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草案》),第22条规定,"作品原件所有权的移转,不产生著作权的移转。美术、摄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可以展览该原件。作者将未发表的美术或者摄影作品的原件转让给他人,受让人展览该原件不构成对作者发表权的侵  相似文献   

14.
获得全国第12届好新闻二等奖的《制止国有资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以下简称“无偿”篇)一文,作者是新华社国内部记者贺劲松同志以新华社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见《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8月29日一版)。这篇1200字的评论,写得铿锵有力,观点鲜明、评论公正、以理服人,发挥了很好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全文共分6段,衔接紧凑,论述一层深似一层。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呢?首先,开门点题,指明要害。评论一开头就紧紧切题,单刀直入地把反面论点拎了出来:一些企业把  相似文献   

15.
《军人实用写作手册》(作者:叶宏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写作文体,如书信、军用文书、工作总结、报告、新闻报道、读后感、影视评论的写作特点、规律和方法等,并穿插有精彩的范文示例。《军人实用实用手册》(作者:陈玉先、仓小宝)介绍了实用的美术知识,如连队橱窗、食堂、俱乐部、黑板报等美术布置、插图设计等。作者集多年的美术创作之经验,深入浅出地展示实用美术的种种技巧!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军人实用读书手册》(作者:杨玉辰、杨玲)介绍了丰富的读书知识和方法,为各种读者推荐了不同的经典和名篇;以崭新的角度透视古今中…  相似文献   

16.
丁法章新著《灯下走笔》最近已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发行。《灯下走笔》汇集了作者多年来撰写的评论、散文、序与跋等计200余篇。书中的评论卷,从1978年4月的第一篇评论《要“知任善教”》,到1998年12月发表的《认真总结经验再创新的业绩———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其跨度正好为20年。在散文卷里,记录了作者这些年与著名人物、报坛前辈交往,出访亚非拉欧多国及祖国宝岛台湾的难忘经历。忆故乡,思亲人,颂恩师,叙友情;游记、日记、散记、随记,真情实感,跃然纸上。《终生难忘的接见》一文,形象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的“签名评论”,是指在报纸上以作者的手写体签名的评论。如将评论分为大型重型评论、中型评论、小型评论三类,签名评论一般属于小型评论类,且多为专栏评论。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签名评论是个新生事物,是大胆试验的产物。在人民日报报系里,《华东新闻》是最早开“签名评论”专栏的版面之一。笔者有幸于1997年到2000年间,与另一位同志共同主笔《华东新闻》的《每周经济时评》专栏,4年内共计撰写了100多篇经济评论。时至今日,出去采访与人交换名片时,还常听对方讲:哦,我知道你,就是在《华东新闻》上签名的那位记者。有一次,采访一位省…  相似文献   

18.
观察家评论和述评同本报评论员文章性质相近的,还有观察家评论、工作述评。观察家评论是“文革”前人民日报发表国际评论的一种形式,其重要性介于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之间。这种评论发表时只用《观察家评论》的栏目名称,既无“本报”字样,也没有作者署名,加上选题精慎,决不用于送往迎来之类礼宾应酬,也不用于一般国际事务的泛泛而论,写法上着重于分析,寓评论于“观察”之中,很引入注意。外电通常认为它是“中共高级人士”的评论,国内读者也很欢迎这种有分析、有见解的国际评论文章。“文革”中,漫骂代替了分析,“观察家评论”便消失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19.
观察家评论和述评同本报评论员文章性质相近的,还有观察家评论、工作述评。观察家评论是“文革”前人民日报发表国际评论的一种形式,其重要性介于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之间。这种评论发表时只用《观察家评论》的栏目名称,既无“本报”字样,也没有作者署名,加上选题精慎,决不用于送往迎来之类礼宾应酬,也不用于一  相似文献   

20.
消息、评论、通讯等新闻作品,一再强调要短些,短些,再短些!唯有新闻论文老是短不了。发表在各新闻理论刊物上的或是评为优秀论文的,很少有两千字以下的,千字左右的“豆腐块”更不配称论文。论文果真姓“长”吗?否。 1953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的题为《关于DNA分子双螺旋模型》的论文,被公认为生命科学史上的“时代之作”,作者华特森和克里克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1965年,美国物理学家彭齐阿斯和威尔逊,在《天体物理月刊》上发表的题为《在4080兆赫处天线附加温度》的论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宇宙背号辐射的科学论点,获197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两篇震动世界科技界的论文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