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杨晓时 《收藏》2009,(4):114-115
1933年3月8日,民国政府颁布了《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同年4月5日发出布告,于次日开始实施“废两改元”,并重新铸造了正面为孙中山半身像,背面为帆船图案的“壹圆”银币为国币(俗称船洋)。从此,中国由两、元混用制过渡到统一的银本位制,使货币流通的混乱状况有所改善。但货币发行权仍比较分散,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有本国币又有外国币,  相似文献   

2.
秦风 《收藏》2010,(2):142-143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鉴于西藏地方使用廓尔喀(尼泊尔)赁币的现状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乾隆皇帝亲自下庚子谕:“……莫若于西藏地方照内地之例,按设炉座,拨派官匠,即在彼鼓铸。驻藏大臣督同员役监制经理,自不可虞缺乏。”于是,西藏地方政府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铸造出一种名为“久松西阿”的银币(图1),其形制仿曾在西藏流通过的廓尔喀银币,正背外缘饰有联珠纹;正面方形框内铸有星月及藏历纪年“1345”;背面铸有象征藏族吉祥如意的扎西达杰图案。  相似文献   

3.
周传芳  周国卿 《收藏》2006,(4):100-103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新疆布政使王树楠向巡抚联魁建议,用内地各省拨来的财政补助银“协饷”为原料,在新疆(迪化)水磨沟机器局铸造银币。联魁于六月四日批准成立新疆银元局,铸造五钱、四钱、二钱、一钱四种银币,至三十四年七月止,共铸银32万两,主要用于军费开支,故称“饷银”。饷银五钱,正面主图为汉维文“饷银五钱”,背面主图系蟠龙。该币直径3.3厘米,重17克左右,成色85%。饷银五钱银币的版别较多,从正面看,汉文“饷银五钱”有字体大小、笔画粗细的不同,汉字中心有有花饰和无花饰的差异。从背面看,图案有无圈龙、线圈龙、珠圈龙,维文龙、蝙蝠龙的不同,蟠龙又有小头龙、尖角龙、小龙的差异。现就“饷银五钱”银币的具体版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陈传银 《收藏》2009,(11):120-120
笔者数年前集得一枚“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该银币铸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为江南省成立银元总局后的初铸币,因无干支纪年,俗称老江南银币。该币直径40毫米,厚2毫米,重26.51克(见图)。该银币直齿边,表面有轻度磨损,为保留原包浆,故未作除锈清理。其正面由S纹组成的圆圈内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为满文;圈外上方自右至左为“江南省造”,下方为“库平七钱二分”;两侧分列六瓣花星。背面中间为“珍珠龙”图案,龙背长刺,龙外无圈;上下均有英文字母及面值,两边亦有六瓣花星;边纹则与“珍珠龙”版相同。其成色符合标准,包浆入骨,色泽自然,找不出作伪之嫌疑。  相似文献   

5.
“船洋”是国民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铸造的海洋帆船图案银币的俗称,“船洋”约有八种主要版式。在我国近代发行的上千种老银币中,其影响仅次于“袁大头”银币。  相似文献   

6.
寇尚民 《收藏》2013,(5):104-109
"龙洋"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流通的银币,正面铸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有小满文,并有铸造地名和"库平七钱二分"计重;背面为龙图,四周铸有外文(见图)。这种既有龙图又有外文的银币被称为"龙洋"。此银币首先由广东造币厂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开铸,后各省陆续铸造。关于各造币厂铸成"龙洋"之数量,  相似文献   

7.
袁水清 《收藏》2014,(3):76-77
中国熊猫银币为世界六大投资银币之一,自从1982年发行后,每年更换一次熊猫图案,连续不断。该银币背面图案熊猫憨态可掬、惹人喜爱,且在当代银币板块中价位最低,  相似文献   

8.
“吉林厂平”银币,正面中央铸篆书“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局监制”,两侧各铸一龙纹图案,上端铸一圆形“寿”字,此字与二龙相联,构成双龙戏珠图案;币背面分别铸满、汉纪值文字,按币值可分为一两、七钱、半两、三钱、一钱五等。按正面两侧龙身有无毛刺,又可分为“光龙”和“毛龙”两大版别。其中,“光龙”版五等币值俱全,“毛龙”版只见一两、半两、三钱三等。另外,一钱币,又按纪值数字书体不同,分为大写版“壹”和古体版“弌”  相似文献   

9.
2021年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书法艺术(楷书)》金银纪念币1套5枚,含1枚8克圆形金币、1枚150克长方形银币和3枚30克圆形银币,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纪念币背面图案选用了“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和“北方书圣”郑道昭的书法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0.
王际朝 《收藏》2006,(1):101-101
西藏硬币中有一种“桑松郭母”银币,“桑松郭母”即藏语“三两币”的读音。公元1932年(藏历16~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土丹嘉措为统一西藏地区货币,对造币机构进行调整,将梅吉、罗堆、多带三个造币厂合并为扎什电力机器厂,简称扎什造币厂。公元1933年(藏历16~7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扎什造币厂始铸“桑松郭母”银币,有初版和第二版两种。由于较常见,故在国内外钱币目录中均有刊录。但究竟有多少版式,却未见有著述论及。现根据笔者多年收集的实物及相关文字资料,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林文君 《收藏》2010,(5):134-135
2009年末,在咸阳收集到一批古代丝绸之路上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钱币。这批银币共12枚,全为打制银币,有双面打压和单面打压之分。图案均以动物花卉为主,最显著的特点是每枚银币上都有孔雀和花卉(或太阳)图案。形制有圆形、方形和多边形(见图)。  相似文献   

12.
杨觉 《收藏界》2010,(6):102-103
日本贸易银币的币面铸有"飞龙戏珠"图案(图1),俗称"日本龙洋"。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上台,为开展对外经济和商品贸易,维新政府于明治三年(1870年)开始铸造面值"一圆"的贸易银元,直至大正三年(1914年)为止。  相似文献   

13.
王际朝 《收藏》2006,(5):92-93
1791年(藏历第13饶穷第45年),西藏地方政府始铸第一枚“久松西阿”银币,1959年8月10日作废,历时168年之久。  相似文献   

14.
寇尚民 《收藏》2013,(9):104-109
"龙洋"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流通的银币,正面铸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有小满文,并有铸造地名和"库平七钱二分"计重;背面为龙图,四周铸有外文(见图)。这种既有龙图又有外文的银币被称为"龙洋"。此银币首先由广东造币厂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开铸,后各省陆续铸造。关于各造币厂铸成"龙洋"之数量,因统  相似文献   

15.
杨晓时 《收藏》2008,(2):123-123
笔者收藏一枚铜元,正面珠圈内有中心花和直读“中华元宝”四字,圈外上方文字为“福建铜币厂造”,下为“每枚当钱十文”,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相同的五角花星。背面铸有三旗交叉图案,中间为当时民国的五色旗、左右分别为国民党党旗和18星军旗,外围上下铸有英文地名、币名及面值。其直径28毫米,厚1.7毫米,重7.2克,红铜质(见图)。据有关资料记载,辛亥革命后,福建省革命党人宣布推翻帝制,  相似文献   

16.
林南中 《收藏》2010,(9):139-141
1794年美国正式铸行币值1元的主币“自由女神像银元”,1873年美国铸造了著名的贸易银币“拿花银元”,这是一种专门用于远东贸易的货币。此后美国于1887年铸造“摩根银币”,1921年“摩根银币”由“和平银币”所替代。这些早期美国银币都曾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人中国沿海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7.
邓毅 《收藏》2013,(2):104-105
在四川军政府制造的五角银币中。正面中心为普通芙蓉花图案的较为常见(图1)。另有一种珍稀的版式,便是被业内誉称为佛手花图案的五角银币(图2)。该币铸造精美,有着“吉祥如意,佛手送福”的寓意,深得藏家喜爱。佛手花银币大都深藏不露,一币难求。  相似文献   

18.
陈锦山 《收藏》2014,(10):80-82
2001年12月,福建泉州北门街工地出土了一批窖藏中外银元,经过整理发现,这批银元的铸期为1881~1934年间。其中有民国时期孙像开国纪念币31枚,孙像23年帆船币2枚,袁像银币103枚;墨西哥鹰洋6枚;英国贸易银币55枚,英国爱德华七世头像银币1枚;法属贸易银币8枚;日本明治银元76枚,  相似文献   

19.
管建来 《收藏》2006,(11):140-140
江南省造银币始铸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当时币面上并没有纪年。光绪二十四年岁次戊戌,始于银币正面加铸干支纪年,自此后依次有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几种。戊戌银币是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干支纪年币中的第一个,颇受收藏受好者青睐。在钱币交易市场上,币友出示1枚江南戊戌错版银币,经多位同好相鉴,却是戊戌正币改刻的。戊戌正币与错币(不指珍珠龙)版别不同,若无实物相互对照,单枚上手是很难辩别的。  相似文献   

20.
吴志光  李蔼明 《收藏》2007,(7):166-167
偶得一银锭形有穿铜牌,正面铭阳文“金壹两”、阴文“南部马市”,背面铭阳文“天明六年秋九月”及“此通货于伪造者从椗处严罚者也,马役所”(图1)。此牌被列入《中国花钱图录》(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版,663页),并定为“昭和年间铸,日本臆造币”。对此笔者甚为困惑:日本确有“天明六年”,但此时该国有否称作马市的市场形式?即使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